「森林中沒有單一的真實,沒有單一的因果關係,也沒有唯一的「真實的」(true)樹。森林是由無數的樹或者無數的「真實」(truth)組成的單一實體。不能僅僅因為可能無法判定哪顆樹最早出現,就為森林假設一個起源。」
—— Gilles Deleuze
「重構、重塑、聖靈感孕,塊莖、生成、綿延、解域、再建域,感知與感受。」德勒茲哲理重回到前輩們的本源,並和他們建立起一種超越的引用,旨在創新的關係。精心謀劃的創造發展前人的思想,重讀與創新拓寬視野的智慧。德勒茲哲學思想回蕩在互聯網、電影、電視、視覺藝術、建築、政治思想等諸多領域,一種非線性思維的哲理!
思想如根莖般蔓延、生成,吸收前人的養分創造出新的概念。
一種可以啟發創造性思維的哲學,以物質的根本原則出發:生命正在發生,生命如其所是(is),強大的執著生命的動力為根本。一種生產性的哲學,回到本源,不斷發問,在物質中尋找新概念和思想。以少數的方式探索,保持鮮活,不斷被重新定義,重新檢驗,重新質疑。思想是繼承的發展,永遠尋求其他有創造力的個體一起創建各種新合作與新火花。靈活運用人類物質和當下物質,了解前人研發延續,接受新事物再從中生成突破。框內任由,框外俯視!打破常規任意飛翔的思想家。從腦到心的研發,從物到物的生成,時間與空間的綿延,無限塊莖式的蔓延,逆天行者思路的作風。
哲學關係到生命思想的提升,而這些創造性的哲學向我們敞開了思想的權利。
目前大陸有關德勒茲的書籍翻譯相對有限,翻譯好的更有限,有關他的哲理我深信他的拓展性。漫無目的的篇章,處處充滿了創意幼苗和點子,無處不在的以舊換新思路,滿滿的情節與故事。智慧和愛智慧的表白徘徊在重塑再構,馬克思、尼采、萊布尼茨、柏格森、斯賓諾莎、康德等人的思想生成與延續。他的世界觀裏超越拿來主義,拼貼或整合,具有豐富性的創造前人哲理。歐美建築師早已受到他大撲面的腦襲,德勒茲哲學思想對宇宙生命從心到物的大搜索,紮根在我們生命裏的實用性。
靜觀、沉思、溝通不同進而生命不同,在物質中保持自我,創造新概念、新思想。
「軀體從來不是現在,它包含以前和以後,疲倦和期待。疲倦,期待乃至失望都是軀體的態度。」
——Gilles Deleuze
差異與重複,是不同類型還是程度?千高原裡的遊牧思想,想象生成和塊莖,柏格森的蔓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巴洛克的褶皺知覺……時間影像、視聽情境與感知運動情境,源源不絕的理念,德勒茲世界不缺乏新鮮的觀點與看法,一切由微觀創新和變向思考出發。幾十年來歐美建築學術界離不開他的哲學論——「爭議與追崇」,德里達、巴爾特、福柯、拉康、奧塔德不是唯一的思維。
除大自然外,文學與哲學裏的奧妙遠遠超出你我的想象,無形的思想、有跡可循的文字記載著人類的智慧與內涵,善用我們的智慧,人學的表現在建築裏無懈可擊。如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說的:我想要體會中國人所謂的「道」,雅典人所謂的「理」,印度教徒所謂的「智」,佛教徒所謂的「法」,以及基督教徒所謂的「靈」。多元思想,海納百川,拓展思維,不斷的自我提升,研發解讀過去未來,掌握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