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利
【摘要】《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是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南。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多年来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依然需要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加强考核和管理;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功夫;提高党员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党员 教育培训 政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巍然屹立,关键在于锻造一支智勇双全的高素养的党员队伍。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南,各地区各部门应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充分肯定多年来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办好党员教育培训的关键之一是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规划》提出:“各级组织部门和党员教育培训机构要建立开放式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就目前而言,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需要的师资主要来源于:党校专职教师;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解读管辖行业内的政策,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社会成功人士,分享人生体悟和管理经验,对学员来说更加亲切有效;高校、社会科学院系统的专家教授,见解深刻,给人以深刻启迪;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师。
《规划》提出,“县级以上党委选聘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员教育讲师”,这对从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要求。党员培训比普通学校的教学难度系数大,原因在于教师既需要掌握富有说服力、能够打动人的理论知识,也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现实中,有的教师理论功底不扎实,实际经验不足,特别是缺乏基层实际工作经验,无法熟练地运用理论对现实问题作出透彻的分析;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讲现象多,因基层调研少,所讲的材料和事例缺乏第一手材料,理论阐述和理性分析深度不够;有的教师作风飘浮,耐不住寂寞,沉不下心来研究理论,扑不下身子去开展调查研究。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到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效。
当前社会思想价值观多元化,国内外各种思潮在社会各个层面渗透,师资队伍的思想也难免复杂多样。党校是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主阵地,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党校的教授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应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现实中有些党校教员的表现令人痛心,一些从事党员教育工作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赞成西方的“普世价值”等。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过去,我听到一些反映,说一些人在党校讲课时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有的口无遮拦、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妄加议论,有的专门挑刺、发牢骚、说怪话,有的打着党校的金字招牌随意参加社会上不伦不类的活动。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影响很不好。这样的问题在党校不能发生!”党校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党校教授们应该慎言慎行,严守党的纪律,因为“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听到党校有人说了什么话,就如获至宝,大肆炒作,说党校里的人都对党中央说三道四了,共产党内部有不同声音了。党校出现这些言论,杀伤力很大,不要低估。”
对此,有必要精选教师。对于在思想上带有一般性错误学术观点的学者,只要其初衷是愛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分清思想性质,弄清问题,坚持团结教育的方针。对于长期坚持错误政治观点,并且与西方反共反华势力相勾结者,应给予党纪政纪处理。需要明确的是,精选师资队伍,并不是缩小选择的范围,而是要扩大优质师资资源。“现身说法”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党员教育中,可以让优秀县委书记登台讲述工作经验,与其他县委书记们切磋、分享。师资既要有高深的理论家,能够讲清楚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也要有接地气的基层“土专家”。广大优秀基层干部、“土专家”、技术能手等走上讲台,对学员有很强的吸引力,更受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一些从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者,需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有管理人员曾经对党员教育培训领域一度出现的混乱局面麻木不仁,置若罔闻,不敢对错误思想亮剑,而在中央强调意识形态工作之时,简单粗暴地执行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方针政策,既压制反对现有体制的错误言论,也毫不手软地压制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的正确言论。因为没有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训练,也不愿意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个别的管理者缺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一般性常识,缺少明辨政治是非的能力,缺少分析复杂社会思潮的能力。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正视与解决,将成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政治隐患。
思想多元化的当下,出现了不少错误思潮,需要马克思主义学者站出来与之开展思想斗争。有高校继续教育培训处的管理者,缺乏政治分析能力,当满脑袋西化思想的学员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教师加以诋毁时,不去分析这些诋毁性言论的来龙去脉,反而接受思想错误的学员的意见,拒聘在课堂上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的教师。也有的党员教育培训部门,对开设课程审查不严,给那些哗众取宠的时髦课程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不太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课程。有些高校的论坛、讲座的审批人员,回避或排斥一切有关“思想政治类”的学术讲座,而不管是否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不管是否传播正能量主旋律,一律不问情由地叫停。所以,需要提高从事党员教育工作者的政治辨别力,使其了解各种社会思潮的来龙去脉及其新动向,成为明辨政治是非的马克思主义者。
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是影响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规划》倡导党员教育培训应“丰富教学方式”。在目前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积极探索,细化了教育方式,主要有专题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影像教学;激情教学;红色课堂进万家;党建主题活动设计;远程党建教育;先进事迹专题报告等形式,以及运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我们调研发现,不少“一把手”领导干部工作繁忙,集中学习较为困难,而网络技术的应用给党员教育提供了技术条件。目前,农村基层党员也有条件使用智能手机,通过开发一些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推送一些能够激起党员学习热情的微型党课,很受学员欢迎。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化、红色遗址、红色故事,富有教育和启发意义。目前,陕西、湖北、河南、贵州、河北、黑龙江挖掘了当地的红色资源,开辟出延安、大别山、红旗渠、兰考、遵义、大庆、西柏坡等干部教育基地。一些英烈、先进模范如焦裕禄、雷锋、狼牙山五壮士、王进喜、史来贺等人的感人事迹也成为党员教育的素材。在完善已有现场教学点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适量拓展一些现场教学点的种类,可以继续补充挖掘党员教育培训教学的素材和场所。因此,《规划》提出“组织党员就近就便到红色基地学习、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
《规划》富有针对性地提出“严格考核评估”和“加強学风建设”的具体要求。近年来,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逐步介入党员教育培训领域,增强了党员教育培训的活力。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力量主办的党员教育培训的个别班次,学习纪律松弛,管控不严,监督不力,降低了教育培训的标准;忽视学风建设,没有形成严谨的学习氛围,学员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屡见不鲜。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是保证党员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一环。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办法已有相关规定,但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多数考试流于形式,存在着重教育教学、轻考核的现象,如何建立一套考核党员教育培训效果的机制,是一项亟需完成的课题。
《规划》提出“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和“体现不同领域和群体特点”的思路,对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民族地区等部门和领域的培训内容作了安排。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个别地方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没有坚持问题导向,没有注意党员教育培训的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没有聚焦党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以全局性、前瞻性视角教育党员研究和解决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达不到促进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传授、政策任务解析与业务技能培训、传统授课模式与新兴教育平台的有机统一的要求。在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中,内容设计理论性太强,枯燥乏味,与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具体工作难以接轨。有的讲课专家在讲课过程中不时地秀外语,夹杂一些让党员摸不着头脑的外国名词和概念,教育培训内容不能切中要害;有专家讲述案例时,大量使用外地和外国的案例,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的培训课程,多年没有变化,教授讲课的课件没有更新,教学模式单一化程式化现象严重。
对此,要在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研究不同党员的不同教育需求。可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走访和座谈等方式,了解党员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党员需要什么,想学什么,就教什么。可采取“菜单式”选学,突出党员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培训重点,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普通党员和“一把手”党员领导干部的需求区别;要体现后备干部、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的不同需求。对所有党员而言,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等7个方面基本任务”。具体而言,对“一把手”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要突出“深”。他们参加工作多年,经历了许多风浪,见过大世面,富有实践经验。教育培训“一把手”党员领导干部,不应拘泥于理论知识,而应把重点放在利用理论知识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提高他们的政治站位,提高他们的战略决策能力,以促进工作创新。对乡镇基层党员的培训要突出“土”。“土”不是“低”水平的教育培训,而是让他们更加贴近工作实际和基层群众,成为农村实用技术的专家和实用政策法规知识的“秀才”,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日常工作生活中,大部分党员都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愿意学习,愿意接受教育培训。曾担任河北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的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对知识充满渴望,经常看书学习,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原著,还有法学方面的书籍。并利用空闲时间,专程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听名家讲座,在53岁那年,考取清华大学博士生,57岁时获取了博士学位。这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追求,仅仅是为了满足学习知识的兴趣爱好。但是,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接受教育培训的意识不强。有的党员干部以工作忙为由,不参加教育培训活动;有的领导在党员教育培训的大讲堂开幕式上致词后,匆忙离开大讲堂,好像与下属一起接受教育培训,自始至终地听完一场讲座,是相当丢面子的事情;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接受教育培训时,不懂得“职务清零、级别清零”,没有抛掉自己的官本位思想,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不能平等地与专家教授交流看法。对此,很有必要使其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进而提高党员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杨丽丽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