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
摘 要 在短视频风口的大趋势下,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能够在市场上异军突起,其成功的原因以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与“共情”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情感传播是共情产生的前提,若要赢得市场和观众,就得在创作和传播之间形成高频词的情感振动。
关键词 《早餐中国》;情感传播;共情;共鸣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1-0110-02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初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也有人将其翻译为“同理心”,指的是个体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在特定情境下做出准确情感反映的一种能力[1]。一集5分钟的《早餐中国》之所以引起极大关注,在于创作者善于用人们拥有的共同情感体验,唤起受众情感的“最大公约数”,引发受众的“共情”心理,从而引起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二次发酵。本文就以心理学角度来探究《早餐中国》的共情传播,以此剖析其赢得市场和观众的关键点。
1 实现与受众的情感连接
《2019纪录片内容及用户报告》显示,纪录片主流用户主要年龄集中在18~30岁,且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①。从纪录片受众群呈现出年轻态势的这一结果來看,吸引优质、年轻化的用户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对纪录片的创作而言,实现与受众的情感连接是作品的制胜点。那么什么样的情感最能实现与年轻受众之间的连接?
《早餐中国》将传统、朴素、日常、几乎被忽略的早餐,与记忆、故乡、怀念、满足感、幸福感等情感勾连起来,唤起受众内心深处的共有情感。从前期宣发到视频上线,主创团队利用文案就引起了广大年轻族群,尤其是在大城市中打拼的游子以及海内外留学生的强烈共鸣,“人在异乡,胃在故乡”“你有多久没有吃到故乡的早餐”“喜欢一个城市的理由,从早餐的味道开始”“难就难吧,吃了早餐再说,今天要加颗蛋”,这些简单朴实的话就是出自片中早餐店老板和食客之口,而这也是广大观众对生活最真实的感受。当这些共同的感受和情感浮现之时,也唤醒了人们对早餐的久远记忆。
可以看出,《早餐中国》从一开始就找准了目标受众,并且仔细洞察了这一群体的心理需求,去触达受众心底最细腻的情感,从而加大受众对于作品最终上线的期待值。
2 用生活里的真实引发共情
《乌合之众》里提到“人与人之间差异最大的,或许就是智力了。但是,同一种族的所有人却有着非常相似的本能与情感。大凡事情一旦涉入到情感领域,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消失了。”[2]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面前,人们很容易产生相像的情感反应,这是共情产生的良好契机。《早餐中国》中的早餐很寻常也很简单,但观众却能自觉自愿的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日常。这便是创作和传播之间形成的情感共振让观众产生的共情心理。
越是生活化的、真实的,就越能引发共情。从观众的弹幕来看,《早餐中国》吸引他们的不止是让人垂涎的美味早餐,还有附着在早餐里的烟火气。在策划立意上,表现早餐是内核,让观众动容的还有平凡人对平凡生活的坚守和早餐店老板两口子相濡以沫的爱情。摄制团队在表现早餐的同时捕捉到更能打动观众的情感,让整部作品在内容上更加丰满,也带领观众更好的进入共情状态。
澎湃而又鲜活的生活形态往往会触动观众。片中的早餐店门脸都不大,窄窄小小的,位置不显眼,装修很简陋,有的甚至只称得上是一个路边摊,可一到早餐时间,门脸外站着的、蹲着的人,全都在不顾形象的埋头享受着自己碗里的美食。没有摆拍,没有修饰。这家店很像自己家门前的早餐店,里面吃早餐的人也似乎就是自己。这个想象的过程是观众主观的心理活动,他们会根据自己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去对作品中要传达的信息进行解读和联想,不论是片中的美食还是早餐店老板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都会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情。
3 构建情节关联
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只能通过细微之处去阐明主题。在什么都变得智能化的时代,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互联网,对现实观察的敏锐度远不及在网络上。短视频风口下产生的微纪录片,在创作上更要善于构建关联,用贴近观众,贴近生活的主题去凸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才更容易走进观众的情感世界,自觉地在呈现出的人物关系和生活图景中去构筑一种情节关联,继而产生共情心理。
《早餐中国》短短5分钟的视频,主要表现一道美味的早餐,而除此之外,观众还记住了一位总是记得住老顾客喜好的老板娘,会匿名出资给龅牙叔开店的贵阳一中的校友,每天都要化一个精致的妆容再开始工作的黄姐,还有即使再忙也会陪伴自己爱人的烤乳猪老板。在这些人物身上,观众解读到了高于纪录片主题的内容,溢出的感受与现实生活相关联,提高了观众对于纪录片的接受度。
4 互动交流的氛围增强代入感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用户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上变得更加多元化,在内容的呈现上,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在传播方式上,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人人都变成了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在这种“传播接受双主角”的新型传播环境中,要想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缩短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交流,达到心灵上的共鸣,才能引发共情。《早餐中国》与观众的互动一方面体现在主创团队与受众之间,另一方面体现在创作手法上。
从选题立意到视频上线,《早餐中国》利用官方微博、微信、视频弹幕与观众频频互动。在每集播出后,摄制组会认真看观众们留下的评论和弹幕,根据反馈来调整后续播出的内容。在播出过程中,官方微博先后发起#就问你看完饿不饿#、#早餐记忆#、#老板的早餐哲学#等讨论性极强的话题,不仅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勾连,也增强了观众黏性。另外官方微博发起的#送我家的早餐C为出道#话题,用来向网友们征集早餐老店的信息,作为《早餐中国》第二季中的拍摄备选,一时间内吸引了众多网友在评论中留言。这一系列的深度互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作品带来了传播效果。
与观众产生互动和交流感的还有创作手法,相比传统的纪录片,《早餐中国》显得很不严谨,画风新奇可爱,语言俏皮,音乐欢快,这种反常规的做法使得该片带有很明显的互联网气质,但也正因为如此,恰好对应了当下互联网用户观看的兴趣点。片中常出现编导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对话,有时是声音,有时是字幕,有时甚至是音乐。在相对应的情境里,编导与观众是同一视角,每句话也正是观众所想,这样的一种内容表达形式让观众有了一种与片中人物正在进行交流的错觉,在不知不觉中被赋予一种参与的角色,有了更强烈的代入感,从而更容易引发共情。
共情的发生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有情感传播才可能产生共情。《早餐中国》能够在众多年轻族群中引起共鸣,是用“小碎片”的时间,唤出受众心底排山倒海的情感。总导演王圣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国人骨子里有早餐的情节和对故乡早餐的怀念,我们的作品不过是将其激发了出来。”受众透过镜头,去感受熟悉的事物,理解片中传达的情感,进而引发共情,又因共情引发关注和进一步的讨论。
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微纪录片的共情,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在研究受众需求。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正在被市场重新定义,如何赢得观众和市场,需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充分借助共情的力量。所以,本文置身于共情理论之上,去探讨其成功的原因。成功绝非偶然,背后是观众看不见的精心策划和安排。《早餐中国》在创作手法上去贴近受众,在内容的呈现上,用那些被忽略的城市角落,以及久违的清晨等有温度的内容,透过镜头的记录成为真实且可感的气息,也使得内容和受众之间形成了情感共振。
《早餐中国》在时长和内容深度上做出了新的尝试,从形式上看虽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不少观众也吐槽其制作上的粗糙,但它却带来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在视频内容更趋于精细化的今天,纪录片的创作不仅要具备写实性和故事性,更要注重与观众产生情感关联。
注释
①数据来源:Admaster《2019纪录片内容及用户报告》完
整版。
参考文献
[1]唐润华.用共情传播促进民心相通[J].新闻与写作,2019(7).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戴光年,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