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继云 彭晓东
姜夔的《扬州慢》这首词,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依我浅薄的见解,在经过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的古诗词学习后,学生已经接受了或者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到现在的选修课了,应该是延伸、拓展、补充、巩固、提高一下这方面的能力。难度和容量自然应该有所增加,但同时也要考虑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跨度不能过大。简单的来说,现阶段教学这种古诗词,大体上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设计教学:“写了什么(景)”以完成对“意象”的理解;“怎样写(景)”以完成对“意境”的把握;“为什么要写这些(景)”以完成对“文化”的升华。
围绕“缘景明情”这个目标,按照这三个层次,对这首词,我觉得大致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来讲讲。1.写了什么地方的景?(扬州)2.写了什么时候的景?(眼前,过去)3.过去是什么样子的景?有什么特点?(“名都”“佳处”“春风十里”“青楼梦好”“豆蔻词工”、“明月”下“玉人吹箫”的“二十四桥”)4.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景?又有什么特点?(“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下“无声”的“二十四橋”)5.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景?(对比,拟人,移情,通感……)6.这样写景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比如,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愁绪。)7.造成景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需“知人论世”。原句是“自胡马窥江去后”,表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古代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胡马窥江”用借代手法,代指南宋初年,金兵屡次进犯。)8.置身诗境,想象一下诗人面对此时此景:以前“春风十里”,现在“清角吹寒”;以前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现在是“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以前是“名都”“佳处”,现在是“空城”。他会有什么样的感慨?(因“空”而“惊”,进而生“悲”。再引导学生参看注释,了解相关知识,懂得姜夔选取此题材正是为了抒写他的“黍离之悲”,表达他因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这样,由“意象”到“意境”,完成诗歌的内容鉴赏,已经达到了第二层面。然后,像第三个层面“文化”这一点,按照单元教学目标,还是谈谈“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这个文化特性或许最好。
借景抒情、创设意象是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诗词极为典型同时技巧又很高超的创作方法。古人(似乎从先秦就已开始)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借景抒情”?这是一个很深的话题。只能这么简言之,关注作为个体的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天然的情感联系是古人喜爱“借景抒情”的发端。那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自然的物我感应向文学的表情手法过渡。也就是说,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写了什么景,还得想象一下景中的人,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还要理解作者怎么样表达和为什么要表达这样的情感。因为我们和学生面对的是古诗词这种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就是表情达意。“情”即情感,“意”即意志、价值观。文学不是政治,文学作品不是德育论著。文学作品传递价值观必须有情感介入,也就是说,通过阅读,以审美的方式调动情感的力量来实现价值观的传递。这一点,我又觉得在分析完本词的内容后,又可以把它和《语文》必修四里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作个比较。两首词的共同点很多,比如都写愁情,都借景抒情,都运用对比、移情等手法,都遵守音律,词风都是委婉纤柔……为什么两位诗人(其实还有更多的诗人)都喜欢“借景抒情”?为什么他们都喜欢使用“今昔的对比”来表达愁情?这样一思考,从感性认识延伸到理性分析,应该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通过分析讨论,我们或许可以弄明白:可能是因为今昔的巨大反差更能激起人的悲苦,面对沧海桑田,使人兀然惊醒:生命中的一切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总是日出日落、山河依然;可是,唯一不变的恰恰就是什么都在变:昔日位高权重的,说不定就会一落千丈;曾经生死相许的,说不定就会势同水火;平时合家欢聚的,说不定就会曲终人散;长久繁华热闹的,说不定就会萧瑟冷寂……而这种种“变化”才总会引发“有情人”的多愁善感,并借助文学表达出来,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于是,以自然的变化来反映生活的巨变,来反映我们人类的痛苦,这也就构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比较突出的文化特性。而展示人类的痛苦的情感,在我们语文课本中多有显现。通过阅读,我们自然就能感受到这种情感。比如,学习《祝福》《孔雀东南飞》《窦娥冤》,我们自然就可以体会到主人公的生活的苦痛绝望。打开《边城》《大堰河,我的保姆》,初步阅读,我们就可以体会出爱情、亲情的温馨美好;深入下去,更会激发对美好事物逝去和破碎的心疼。掩卷之余,我们又会在心疼中激起对美好的向往和珍惜。所以,美学大师朱光潜认为,苦痛引发的情感反应具有更大的文学价值,描写人的苦痛的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取得杰出成就的悲剧家也是人间最伟大的天才。将之放在这两个人和这两篇词上似乎也是可以的。
当然,再深入分析下去,柳永和姜夔两人的“愁情”或者说“痛苦”还是有不同的。简单点说,一个沉湎于个人的离愁别恨,身世之感甚浓;一个看到了扬州(实则是国家)的盛衰兴亡,爱国之情甚深。由此,作品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和作家反映出来的思想境界也就有所不同了。这是不是也可以跟学生们讲讲,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当然,如果有兴趣的话,我们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比如内容、结构、手法等方面对这两首词作更深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去找到更多的这种类型的作家,找到更多的这种类型的作品,拿过来认真比较比较,做个“探究”,一定会有着更大的收获。
作者通联:尹继云,江西吉安市永新县永新中学;彭晓东,江西吉安市永新县永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