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颖敏
水,是这座城市的生命之源
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白居易的“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袁枚的“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都在用文人的笔触描摹、涂抹、复制桂林的山水之美。
可你知道,塑造了桂林大美风景里的功臣,是贯穿了桂林的漓江吗?《国家地理》曾这么描述漓江:“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山水有相逢,终会到漓江。”水流不止,生命不息。有河流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传奇,有传奇就能铸造文明,漓江,便是桂林这座城市的生命之源。
回顾历史长河,中国古代有三大水利工程,赫赫有名的都江堰,其名声之大以至于位于陕西的郑国渠、桂林的灵渠隐没不彰。灵渠与漓江也有一段渊源故事。
在漓江的上游,有一处分水口,当年秦国因战争运输的需要,在江中筑了一条坝,只是这条坝不同于拦江横截水面的普通大坝,而是扭转了90度,用一头的坝尖对准江流,江被分成了两半,于是有了漓江和湘江。
而灵渠的凿通则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秦兵士气大增。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在今天,漓江作为桂林最重要的河流,她仿佛一片叶子的主脉络,能量充沛,源源不断地为八桂大地提供着养分。市区段的小东江、灵剑溪、清风河、南溪、宁远河等数十条支流均匀散布,孕育了桂林两千年的城市文明,而大圩古镇到阳朔段的山水更是形成了一个个精致的场景: 九牛三洲、黄牛峡、半边奇渡、石人推磨、水帘洞府、鲤鱼挂壁、单笔峰、九马画山、七仙下凡、黄布倒影、美女照镜……桂林的水如此精致,精致得深入骨髓,在游船上游览的我们恨不得跃入碧波中,与山水融为一体。
漓江的支流们随意繁殖,她们随心所欲地向各个方向延展,最终将桂林这片土地浸润得绿油油、翠生生。可以说,如果没有水,桂林将隐于大地的黑暗中,正如没有光,世界将失去色彩一样。
Tips
“我十几岁时曾到过漓江,还情不自禁地跳到江里游过泳。我记得,游完泳以后,衣服都是在漓江岸边晒干的。当时,江面是湛蓝色的,泛光见底。江边卖鱼的渔民,鱼篓里都是金鲤鱼。那个感觉,就像置身于神话故事之中。”(中新社记者张朔《习近平回忆44年前漓江游泳经历 谈两个“生态保护”》)
山,是这座城市的性格符号
“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蜿蜒于群山之间的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挺立在似玉带般流动的江岸上的山峰,是桂林山水的点睛之笔。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桂林的山虽不及北方地区的高大豪迈,却是南方地区极致山景的佼佼者,她的美源自喀斯特奇观,源自举世无双的峰林与峰丛,源自三分靠感官七分靠想象的大自然抽象画。
初入桂林,入眼皆有山,桂林整座城都嵌在山峰之间,长期生活在美景里的人,对地质名词的解释自是有一番趣味,他们把山比喻成手掌,手掌朝上,把五个手指掬起来的样子就是峰丛的样子,许许多多的手掌排列在一起,便是峰林的样子,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峰丛的疏松和峰林的密集。你完全可以把这里想象成江南水乡,但要在水乡的平原上摆上一些错落有致的峰丛和峰林。在水乡的温润婉约里,添上了硬朗和刚劲,这不恰恰就是桂林人质朴与直爽的性格写照吗?
不仅如此,漓江两岸峰林峰丛的组合,还是这座城市的地标“建筑”,构成了世界上自然景观中“最精致”的盆景。桂林最大的峰林区在阳朔县葡萄镇一带,有世界自然遗产南方喀斯特二期的翠屏五指山峰林,她有“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首的美誉。
桂林名景,漓江边的象鼻山,几乎不用赘述,这座因象鼻山伸鼻畅饮漓江水而得名的桂林市城徽,却总会有人将其与免费开放的西湖作比较。可我却不得不为她申述一番,象鼻山景区比起西湖景区而言面积小得可怜,无法靠设立商业网点维持运营,更别提环境维护。将这一举止理解为桂林对象鼻山环境保护的执著,或许就能读懂桂林这座城市了。
除了刚柔并济,桂林的山还有个特点:无峰没有洞。徐霞客作为游遍中国山水的资深旅行家,他的游记里也点到了游桂林的重要攻略:除了游漓江、攀山峰之外,主要就是钻溶洞了。几乎每一个石峰都有溶洞,甚至一些石峰内有多个洞穴。洞穴的外沿通常也是攀岩地的选址之一,在桂林漓江岸边、神奇喀斯特山脉中,每年都会举办大型攀岩节和攀岩比赛,让世界各地的勇者在壮丽山水中享受极限游戏的快感。
古往今来,桂林的山山水水浸透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800年前宋代钦命官员王正功最早在独秀峰上发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震撼感叹,获得了历史的呼应,山中摩崖石刻留下的痕迹里,都是属于中国人的山水情怀。
Tips
2014年6月23日,桂林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成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也标志着桂林漓江峰丛和葡萄峰林美景的稀缺性被世界认可。
山水相依,桂林的故事更动听
漓江的水,贯穿桂林,是城市历史变迁的见证;桂林的山,散布漓江岸边,将水文与山景串珠成链。桂林甲天下的风景,是山与水共同缔造的果实,山水相依里的文化底蕴,才是桂林最动听的故事。
在人人都说“文旅融合”的旅游新时代,在众多主题乐园、演艺服务等新文旅势力的冲击下,传统的山水玩法人气大不如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古语似乎很难再收买旅游新生力量的心。漓江、青山中的神话,秀水中流淌出的动人故事,又要去何处寻找呢?
去漓水人家吧,那里有叮叮当当的打铁铺,拉风箱烧铁块,门环锁扣、菜刀农具在叮当声中抡锤锻打而成;那里有来自酿酒世家的老师傅,酿出的小锅米酒蜜香清雅、入口绵柔;那里还有打草席的匠人,席草穿过芒草将席扣往下压,穿完3000根席草,1 张草席才算完工……时代的前进,新鲜事物的冲击,使越来越多的桂林传统手工艺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幸运的是,花一辈子时间守护传统的手艺人们,在漓水人家得到了新舞台,继续守望文明的薪火。
去桂林千古情景区吧,去看一场科技与传统结合的视觉盛宴。穿越历史的烟云,在距今3万年至7000年前的漓江沿岸溶洞上,聆听那来自远古人类制陶狩猎的呼唤;在艰苦环境中建起来的中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灵渠背后,是“秦英嫂”这位伟大桂林女性的形象,她将米磨成了面粉,给修建灵渠的大批士兵们送上家乡的味道,这一碗小小的米粉,竟是秦始皇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伟业的工程……在水陆空三维立体空间,八桂大地穿越时空的真善美传奇在里面唱响,掩藏在八百里漓江山水下的八桂文化以更震撼的形式进入大家的视野。
还要去桂林老城区的文化新地标逍遥楼,去古色古韵的正阳东西巷,去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靖江王府……去看得见桂林千百年文化底蕴的地方,去听山与水讲述的桂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