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延平区紫云英种植情况分析

2019-12-27 06:31康水英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南平市紫云英播种面积

康水英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农业农村局,福建南平354200)

南平市延平区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6°15′~26°51′,东经117°50′~118°40′,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最冷月平均气温9.1℃,最热月平均气温28.5℃,近10 a 平均气温在19.7℃~20.9℃,年平均≥10℃的积温为7 053.9℃;年平均降水量1 463.5 ~2 516.7 mm;年蒸发总量为1 313.2 ~1 587.5 mm,下半年往往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出现供少于求的现象,年平均相对湿度73%~79%;多年平均实照时数1 709.9 h,无霜期286 d。延平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合紫云英的栽培。

紫云英原产中国,有1 600 多年的栽培历史,紫云英属豆科,其根瘤有固氮作用,是一座天然的氮肥制造厂,鲜草富含氮、磷、钾养分,每1 000 kg 鲜草的养分相当于7 ~8 kg 尿素、5 kg 磷肥、6~7 kg 钾肥;紫云英鲜草还田,有机质也相当丰富,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得力助手”[1-2],紫云英是中国南方水稻种植地区主要绿肥作物之一,但从2000 年以来在南平市延平区播种面积大幅下降,至2017 年播种面积有较大上升。

1 紫云英播种面积下降原因

1.1 水稻种植面积下降

紫云英最主要的种植方式是与水稻套种,一般于水稻收割前10 ~15 d 播撒紫云英种子,有利紫云英出苗。延平区统计年鉴显示,水稻播种面积自1980 年的32 465.2 hm2下降至2017 年的8 792.3 hm2,可套播的水稻面积大幅下降(表1)。

1.2 种植结构调整

排灌方便的田块改种经济作物比例大,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耕地茬口安排紧凑,稻—菜、稻—烟、稻—花模式比例大,无法给紫云英安排足够的生长时间,造成紫云英播种面积下降。

1.3 气候条件影响

延平区气候条件9 月、10 月秋旱,交通不便及偏远乡村的田块荒芜或改种经济作物的比例不低,其中一部分山地水田改植成果园,若配套的灌溉措施不到位,紫云英播种后难以发芽、生长,造成播种紫云英后能正常生长的面积减少。

1.4 化肥使用影响

化肥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绿肥生产则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南平传统农业的施肥,主要是施用农家肥,自1945 年8 月,福建省建设厅配给南平市农民试验场碳酸氢铵300 kg,过磷酸钙4 000 kg,开创延平区使用化肥以来,伴随20 世纪80 年代化肥工业的发展,化肥施用在农作物生产中的施肥结构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为节省时间和劳力,越来越多农民以施用化肥来代替紫云英绿肥等农家肥的施用,化肥用量不断增长,表2 可见施肥量从1980 年至2017 年增加近1.5 倍。广大种植户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肥种植面积连年下降,1991 年播种面积4 698.7 hm2,2002 年下降至260.97 hm2,绿肥生产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数据来源延平区统计年鉴、南平市延平区志[1991-2005],2014 年出版)。在福建省推广实施沃土工程前,紫云英在延平区几乎不见了踪影。

表1 延平区各年度水稻、蔬菜、绿肥种植面积

表2 延平区各年度化肥使用量

1.5 生产者主动安排绿肥轮作的积极性不高

绿肥种植主要是培肥地力,直观效益不明显,随着农村宜居搬迁工程、城镇化的推进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其缺乏,劳动力成本逐年大幅上升,农田开沟排水及绿肥翻压又比不种绿肥翻耕费用大,因此生产主体种植绿肥的自愿接受程度较低,对项目补贴的依赖较大。

2 对策与建议

2.1 坚持绿色发展,推广绿肥种植

化肥能快速补充作物所需的氮、磷、钾、钙、镁、锌等速效养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而由单一施用化肥所导致的土壤板结、地力退化、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产品生产也由原来的求量发展向求质发展变化。因此,通过有机肥培肥地力的传统农业措施重新受到了重视,其中种植紫云英等豆科作物是有效的培肥途径。豆科绿肥作物利用根瘤菌进行生物固氮,是一座天然的氮肥加工厂,通过种植紫云英等豆科绿肥还可活化和富集土壤中营养元素来提高土壤肥力,翻压还田后还能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3]。果园种植紫云英还能防除杂草,节约除草成本;紫云英的生长旺盛期在春季,恰逢雨季,通过种植紫云英就能覆盖裸露的表土,防止雨水冲刷,治理水土流失;为害虫天敌提供生长场所,有利生物防治病虫害。何春梅、江学海等人对水稻、葡萄套种紫云英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紫云英翻压还田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在施肥减量10%化肥情况下还能保持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实现稳产、优质,达到稳产又增收的目的[4-5]。

2.2 培育种植主体

福建省委省政府以实施沃土工程、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等财政补贴项目为载体,调动农民种植绿肥的积极性,2010 年开始,延平区被定为有机质提升项目建设县,区农业局一方面积极拓展紫云英与桃、猕猴桃、葡萄、茶、柑桔等果蔬的种植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扶持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种植绿肥,发挥新型经营主体有规模效益、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种植绿肥作业成本较低的优势,调动这类主体种植绿肥的积极性。

2.3 因地制宜推广绿肥种植

以公路沿线、美丽乡村建设等为重点实施区域,充分利用冬闲田、果茶园的光热水土资源, 推广冬闲田绿肥种植、果茶园套种绿肥,既有利于培肥地力,又美化农田景观,促进休闲农业发展,成为乡村经济振兴的新增长点。

探索绿肥与稻米、水果、蜂蜜等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产业整合,推广紫云英—水稻、紫云英—经济作物套种等种植模式,形成合理套种、轮作种植制度,使绿肥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产业选项。

以新垦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续熟化耕地和培肥地力为重点,发挥绿肥种植在减施化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等方面的作用。

猜你喜欢
南平市紫云英播种面积
南平市4个脆李品种的引种表现及评价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不同播期和配比对油菜与紫云英混播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那一片紫云英的海
梁永英:盛开在田野的紫云英
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
健康扶贫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关键——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