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勇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6100)
郭庄矿地质构造复杂,3#煤层煤质松软,顶板含厚度不稳定的泥岩层。2112工作面北部坡度变化较大,根据三维地震资料,2112工作面内底板起伏变化较大,多形成褶曲结构,褶曲结构区域内顶板裂隙发育,巷道煤岩体松软破碎,极易出现片帮、冒顶现象。2112工作面共存在7个小型断层,各断层发育情况如表1所示。工作面在揭露断层位置,煤体破碎,掘进工作面通过断层构造区域时,支护困难,需进行加强支护。
2112工作面回采巷道在掘进过程中遇夹矸,由于夹矸赋存区域破碎严重,若巷道采用矩形断面,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巷道顶板极易垮落。因此,为提高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可将巷道易冒段设计为直墙拱形断面。直墙拱形断面的拱顶能够在巷道顶部预留一定的“让”压空间,当顶板沿垂直方向产生形变时,各岩层之间可形成一定范围的挤压拱,并与顶板锚杆所形成的压缩拱形成组合拱结构,增强巷道围岩的承载能力,降低顶板冒落范围。
表1 断层发育一览表
在围岩破碎区域,为降低应力叠加效应,促使围岩中的高应力得到有效释放,需适当加大巷道断面的宽度。设计巷道顶板与两帮的预留变形量均为150mm,考虑到巷道顶板与两帮注浆支护厚度为150mm,底板混凝土厚度为300mm,可设计巷道断面开挖规格为6200mm×5600mm。
对于直墙拱形巷道的开挖,常用的施工工艺为全断面掘进一次成巷,通过综掘机或钻眼爆破掘进施工,切割形成直墙拱形巷道。该工艺能够大大提高掘进效率,但针对围岩破碎区域极易引起顶板大面积冒落。因此,可采用分层台阶掘进技术进行直墙拱形的巷道开挖,沿巷道断面分步开挖,使其逐步成形。施工时,依次对巷道上分层与下分层开挖、支护,通过降低掘进扰动的强度和影响,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沿巷道开挖轮廓线布置超前钻孔,在超前钻孔内安装超前管棚。喷浆封闭后,再利用超前管棚进行注浆加固。在形成的超前管棚结构维护作用下进行巷道的掘进和支护施工,可有效防止可能出现的顶板垮落问题[1]。
超前管棚施工采用规格为Φ60mm的钢管制作,管棚长度与搭接长度分别为30m、3.0m,各管棚间距为500mm。超前管棚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管棚管身设若干规格为Φ8~12mm的溢浆孔,各浆孔按梅花形排列,将管棚加工成锥形并封焊严实[2]。管棚加工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超前管棚加工示意图
在围岩破碎严重的区域内,在完成超前管棚的加固后,还需通过超前小导管进行预加固,增强围岩的承载能力。施工过程中,当钻孔中有水流渗出时,选用单液水泥进行注浆加固,钻孔中无水流渗出或者渗出水流极其微弱时,可选用双液水泥进行注浆加固处理[3]。
巷道在通过断层破碎区域时,岩层松软分散,常用的主动支护形式如打设锚杆、锚索等难以起到有效的支护作用。对于直墙拱形巷道而言,U型钢支架结构能够有效适应巷道围岩变形,为围岩提供良好的支撑力。根据2112工作面回采巷道推进情况,需在巷道开挖后架设3~5排U29型钢支架作为临时支撑。为提高支架的稳定性,钢架间采用拉杆连接,各钢架排距为800mm。U29型钢支架临时支护示意如图3所示。在锚网喷初次支护后,可将U29型钢支架撤出,依次沿着巷道轴向往前移,直至将超前管棚加固范围内的巷道掘进完毕。
锚网喷进行初次支护时,锚杆选用规格为Φ22mm×2400mm的高性能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杆体采用规格为Φ22m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筋,保证锚固长度≥800mm,锚固力≥150kN,预紧力矩≥400N·m。托盘选用规格为150mm×150mm×8mm的拱型高强度托盘。锚网喷初次支护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
金属网选用规格为Φ6.5mm钢筋焊接,网片与网孔的规格分别为4300mm×1100mm、100mm×100mm。网片之间通过勾接连接,勾接长度为100mm。
混凝土喷射强度等级为C30,配合比1:2:2,掺3%~5 %速凝剂,厚度100mm左右,保证内注浆锚杆孔口外露长度不少于30mm,以便于后期复注加固。锚网喷支护结构如图3、图4所示。
图3 U29型钢支架临时支护
图4 锚网喷初次支护结构
为保证巷道围岩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在进行单一的锚网喷支护后,还需进行二次注浆加固。二次注浆加固采用低压浅孔充填注浆,低压浅孔注浆管选用规格为Φ38mm×1000mm的结构钢注浆管,风钻打眼的孔径、孔深与间排距分别为Φ45mm、2500mm和1600mm×1200mm。低压浅孔注浆管的布置如图5所示。
图5 低压浅孔注浆管布置示意图
现场施工中,采用单液水泥-水玻璃浆液进行注浆,水玻璃与水泥用量配比为1:20,注浆压力控制在1.5~2.0MPa之间。为保证喷层能够形成有效的固结[4-5],要进行现场监测,保证浆液结石率≥92%。
在巷道的顶板、巷帮等部位布置多点位移计,进行围岩松动圈的连续监测。在2112工作面支护完成后,布置了1组表面变形测点,监控围岩变形情况。通过为期15d的观测,绘制出巷道围岩变形量随天数的变化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巷道围岩变形量
通过测站数据可以看出,在对2112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完成后,顶板下沉量与两帮移近量大大减小,围岩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中巷道顶板累计下沉量为17.5mm,在12d后逐渐趋于稳定,巷帮累计向内收敛量为6.2mm,在8d后逐渐趋于稳定。巷道顶板与两帮位移变化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巷道围岩变形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该工艺保证了巷道顶板和煤帮在回采期间的稳定性,控制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施工要求。
郭庄矿2112工作面回采巷道在通过断层破碎带时,顶板破碎严重,影响到工作面正常施工。为控制围岩变形情况,保证巷道稳定性,针对该掘进破碎区域,对巷道断面形状进行了调整设计,在掘进前期对巷道进行超前加固,适时实施锚网喷和注浆加固,构成锚固与注浆加固的动态迭加耦合支护结构,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