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地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方案研究
——以江门台山为例

2019-12-27 08:00陈秋明黄发明林燕鸿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护岸滨海海域

■ 陈秋明/黄发明/林燕鸿/覃 玄

(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2.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福建 厦门 361005)

0 引言

2017年围填海专项督察[1]结果显示,我国沿海各省(区、市)均存在围填海填而未用、大量闲置的现象,其中以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尤为突出(表1)。

造成我国围填海大量闲置的原因,从政策层面考虑,一是海域使用监管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2],海域管理长期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事前、轻事中事后”的局面,海岸带管理权责模糊是围填海工程泛滥的重要因素[3];二是相关法律法规对围填海处罚力度过轻,违法成本在高额的围填海经济利益的对比下,显得无足轻重[4];三是国家产业政策或者规划调整可能导致已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无法落地[5]。从经济层面考虑,是由于土地经济给围填海带来巨大利润,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而违规违法批复围填海项目甚至主导围填海建设,然而由于管理不力或者招商困难,造成围填海大量闲置。

多数围填海工程,尤其是大规模围填海(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已经引发了一系列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要求,违规违法围填海工程应“恢复海域原状”,但事实上对于已经形成陆域的围填海工程,很难完全恢复原状。如若一刀切强行要求恢复原状,非但无助于海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反而容易引发二次污染,且成本比围填海要高得多。与其如此,莫若强化围填海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引导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消化存量围填海资源[6]。

鉴于上述问题,国务院和自然资源部等政府管理部门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等一系列文件[7-8],明确要求“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对围填海工程开展生态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对海洋水动力和生物多样性等影响。”“针对具体围填海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处置。”同时出台了《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等技术规范[9],对围填海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市香港惰性拆建物台山处置区围填海区域为例,分析总结处置区存在的围填海大规模占用滨海湿地影响广海湾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围填海平面设计生硬,围填海护岸形式单一、硬质化,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效果较差等主要生态问题;提出“陆海联动、河海共治”等方案设计原则,方案设计以重建生态岸线及滨海湿地功能与景观为出发点,构建北以红树林滨海湿地典型生态系统、南以人工沙滩修复为重点的生态修复空间格局;以期为制定其它区域历史遗留围填海项目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表1 围填海专项督察反馈部分省份围填海及闲置情况

1 广东省江门市香港惰性拆建物台山处置区围填海现状

广东省江门市香港惰性拆建物料台山处置区工程位于广海湾内赤溪镇西侧海域。填海物料为香港的建筑废弃物和弃土,主要成分为砾石、砂石、泥土以及混凝土、瓦砾、砖等。2006年1月27日,国家海洋局批准广东台山广海湾工业园区作为香港惰性拆建物料在内地海域处置试点区,面积674.44公顷;2010年7月5日,国家海洋局批准台山处置区范围扩大至1040.95公顷,从北往南分为A区、B 区、C区、D 区和E区。截至2018年10月,C区、D 区和E区已基本完成围填海,围填海总面积约655公顷,护岸为抛石斜坡堤结构,河堤护岸为推填混合料结构。(参见图1)

图1 围填海工程地理位置及实施现状示意图

2 围填海主要生态问题

2.1 处置区大规模围填海造成湿地资源减少和生物资源丧失

处置区围填海约有6.6km2均位于0 m 线以内(图2),广义上来说,占用的都是水深6m以内的滨海湿地。处置区围填海工程采用向海平推延伸、截弯取直、简单型的开发利用方式,造成自然岸线缩短、湿地资源丧失、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18-19]。

图2 工程建设占用滨海湿地示意图

占用湿地使得原来的海域变成陆地,改变了原自然海岸、潮间带、海域的自然属性和生态环境,破坏了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使得湿地生物失去生存与繁殖空间,海域生物资源及其产出的减少与破坏导致湿地生物栖息地丧失,对底栖动物和鸟类的种群组成和时空分布具有负面影响[20]。该处置区填海建设过程中抛石、爆破挤淤、陆域形成推填溢流等施工行为及填海永久占用海床底土造成海洋资源损失。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监测与检测中心2017年7月在广海湾海域的生物生态和渔业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测算,该处置区共造成浮游生物损失近10t、游泳生物损失约17t、鱼卵损失1.2×108粒、仔稚鱼损失9.0×107尾、底栖生物损失约320t、潮间带生物损失约800t、鱼类损失5.4t、甲壳类损失1.8t。

2.2 处置区土壤裸露引发水土流失,加剧近岸污染,降低海域环境容量

处置区的围填海加剧了广海湾的近岸环境污染,填海造地对海洋生态系统自然属性的永久性改变,使得此部分海洋的环境容量消失。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监测与检测中心2017年7月在广海湾海域海洋化境质量调查结果进行测算,处置区填海造地造成的COD环境容量损失为2.77t/a,占用海域造成TN、TP等容量损失为7.99t/a。

惰性物料土质含量较高,形成围填区已达十年以上,目前土壤仍为直接裸露状态或仅生长零星先锋植物,多以草本、藤本植物为主。处置区土质松软,且没有大型成片植被覆盖,在水力、重力及风力侵蚀,尤其是高强度暴雨条件下易发生水土流失[21]。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由于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易导致周边的大马河、小马河等河道淤积从而引发洪涝灾害,导致生态环境质量降低,污染周边水体[22]。(参见图3)

2.3 处置区围填海平面设计生硬,护岸形式单一硬质化,公众服务功能和景观效果较差

已实施的处置区围填海平面布置生硬,尤其是D区平面设计几何化,形成多个近90°护岸拐角,潮流对此类护岸的侵蚀比蜿蜒性护岸更加剧烈,影响护岸的稳定。处置区之间的大马河、小马河等河道设计平直化,将导致上游来水夹带污染物长驱直入,原本汛期可在河湾的缓流处避难的生物将无法生存;顺直的河道使得水体流速加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23]。(参见图3)

处置区的护岸由硬质石块堆砌而成,单一硬质化的护岸形式隔断了水体与土地的生物交换;护岸前方除种植少量红树,滨海植物稀少;护岸未进行合理美观的亲水设计,仅对惰性材料进行简单堆放和处理,形成大片裸露的土体,景观效果差;滨水地带资源优势未能得到有效体现,缺乏空间共享性和公众亲水区,缺少公众服务功能[24-25]。(参见图3)

3 围填海生态保护修复方案设计

3.1 修复重点及方案设计原则

根据处置区围填海现状和广海湾海域特点,方案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①陆海联动、河海共治:处置区规划三条河流,生态修复充分考虑流域—河口—海湾的整体性,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高海洋生态系统功能,改善海域生态环境。②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围填海项目造成的生态损害和资源占用等问题,科学确定保护修复重点与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措施。③切合实际、注重实效: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成本与效益,增强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可操作性,确保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实效[26]。

鉴于惰性拆建物料已经大部分堆填于处置区,目前存在较大的生态问题,因此生态修复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①围填海区总体设计:充分考虑陆海统筹,参考“城市双修”中生态修复的措施,运用“三生融合、城市双修”的理念,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布局。具体措施包括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规律,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系统开展河流、湿地等水体生态修复。构建围填海完整连贯的绿地系统,推行生态绿化方式。②生态岸线及滨海湿地构建:构建生态护岸、重构滩涂和滨水植被群落等滨海湿地景观。具体措施包括微地形塑造、人工沙滩、湿地斑块内部修复及湿地斑块之间网络修复。

图4 香港惰性拆建物台山处置区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总体设计图

3.2 生态修复方案设计内容

3.2.1 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生态修复总体布置从“生产—生活—生态”出发,综合考虑利用滨海、绿色廊道等景观资源,塑造“两带两轴四区”的空间格局(图4)。“两带”指西侧外滩沿岸形成的蓝色滨海景观带和东侧南北向的绿色景观轴;“两轴”指大马河和小马河两侧绿带形成的横向绿化通廊轴线;“四区”指北部服务配套区、中部科教研发区、东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区(北、中、南三块区域)、西侧生态景观区。

3.2.2 滨海湿地构建

(1)红树林湿地区:该区域为淡水入海口,适宜建设红树林保育区。在原有土堤护岸线的基础上向外曲线延伸海岸,建设多个人工红树林斑块,强化生态岸线生态保护功能,将原来水流入海的方式改变为引水入湿地,增加水体在湿地中的净化时间。设计穿插湿地的滨水栈道,营造优美的步行环境,栈道采用架空式构造设计,尽量减少对海水潮汐的阻碍同时又能适宜两栖类生物的栖息和自由迁移,恢复沿海鸟类等生物栖息地和主要迁徙廊道的功能[27]。

(2)海滩生态滩涂区:以斜坡式石堤护岸为主,外侧恢复性建设人工生态滩涂,种植滨海水生植物如南方碱蓬、海马齿,恢复沿线海鸟觅食及海滩生物栖息地,同时在防护林外侧建设滨海栈道,方便公众深入滨海湿地与自然接触。设计穿插湿地的滨水栈道,选用透水结构,减少对水生动植物的影响。防风林内建设滨海彩色自行车道、生态停车场,增加公共交通的可直达性,为公众提供休闲生活空间。

(3)沙滩休闲区:在处置区D区南侧和E区外海侧营造人工沙滩,可以保护并增强沿海城区与滨海空间的联系,提供公众活动空间;靠海侧的设施采用低矮横向造型,避免阻碍观海视线。

(4)内河沿岸绿带:从多角度开展绿廊、绿环、绿心等绿地建设,包括滨海河道两侧均设计防护林带,处置区陆上道路两侧均预留防护绿带,构建完整连贯的绿地系统。广种乡土植物,推行生态绿化方式,提升存量绿地品质和功能。

3.2.3 生态护岸修复

生态护岸修复根据现状不同的护岸类型制定不同的修复方案。(参见图5、图6)

(1)土堤:针对惰性拆建物料处置后形成的裸露地面,采用人工干预的方法,改善岛陆土壤的营养结构及植物的生长条件,筛选种植抗逆性较强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构建海岸植被防护带。

(2)斜坡式石堤:砌石护岸上方种植藤本植物,让藤本植物蔓生覆盖护岸表面;在砌石护面的缝隙中填充具有高效吸水和营养功能的填料,其中种植草本或藤本植物,形成覆盖砌石护面的植物护面。

(3)直立式石堤:直立护岸邻水面为混凝土堤岸,亲水面不再做绿化补充,绿化中心在堤内侧与道路围合的空间内,形成以美化为主,兼具防浪、防风和景观效果,生态稳定性好,生态服务功能高的海岸复合生态防护系统。

(4)斜坡式河堤:在已经建成的砌石护岸上方构建缓坡绿化区,种植藤本植物,如小刀豆、海刀豆、马鞍藤、金银花等,让藤本植物蔓生覆盖护岸表面,改善生态环境。

图5 生态岸线类型(滨海区)

图6 生态岸线类型(内河区)

4 结语

(1)生态保护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根据生态修复的不同对象、不同受损程度和不同阶段,在一定尺度空间内将各要素修复工程串联成一个相互独立、彼此联系、互为依托的整体,对生态系统结构进行重建或修复,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和点、线、面修复的叠加效应,实现多维度、立体式推进。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宜根据不同围填海主要生态问题、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制定差异化的保护修复方案和实施路线图。在生态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同时,因地制宜设计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方案,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3)强化效果监测评估。生态修复方案的落实及其效果,均需要事中事后的监督和评估,方能体现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宜在工程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制定配套的监测措施,建立稳定持续的资金机制,建立工程台账,强化绩效评估和考核,形成生态保护修复长效制度[15]。

猜你喜欢
护岸滨海海域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遗落海域
生态护岸技术在深圳防洪治理中的应用
滨海白首乌
江苏滨海:让农民工吃下定“薪”丸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江苏省海域使用权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交换设计与实现
滨海顶层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