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伟 冷 枫
(贵阳学院 贵阳市第二中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贵阳市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在2013年11月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围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人文贵阳升级版”要求,务实创新、埋头苦干、持之以恒、强化落实,促进全市公共文化实施网络逐步完善,公共文化的供给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后,贵阳市街道办事处已改为98个社区服务中心。按照社区、乡镇标准配置的公共阅览室设置率达70%以上,100%达到公共阅览室的配置标准。全市75个乡镇文化站有92%达到独立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98个社区服务中心均设立有向市民免费开放的文化中心(活动室),全市行政村均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
一是加强和创新了思想文化传播及宣传的平台。全市社区都充分利用新时代讲习所开展好文化宣传工作,如云岩区中华社区创新性地设立了“讲习所”“夜间微课堂”,观山湖区碧海社区通过“一二三四五”工作机制开展演讲,将党的思想理论、经济政策、科技知识、道德文明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起到了传播好声音,宣传正能量的作用。二是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特色资源,打造各自的文化品牌和名片,增强群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三是依托“新型社区·温馨家园”“三年千院”等政府公益项目,主动对接,争取资金。如宅吉社区打造“人文宅吉+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特色院落、文化社区[1]。
1.社区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文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我国,由于社区文化被真正当做社会问题来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其建设发展产生的作用还未能完全凸现。因而也还存在着各级政府过于重视经济、社会治理等核心工作,而忽略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有的即使重视也是仅限于口头上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顶层设计,没有近期规划,更谈不上远期目标[2]。
2.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轻视了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社区文化对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思想认识、道德品行、情趣追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政府引领与群众自发组织的关系处理不好,两者不能有机结合。
1.社区文化建设场地建设滞后,缺乏主阵地。综合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依托新建小区所建的新社区,这类社区由于起步较晚,有一定的配套和规划,条件相对要好一些,但一些新建小区的规划配套用房还存在被挪用,占用现象,有的甚至被开发商卖掉;二是在云岩、南明等老市区的一些老旧小区,由于受历史、地理的影响,社区的办公用房都很紧张;三是厂矿社区,这类社区是为周边国营大型厂矿服务的,所住居民都是企业的职工和家属。如果企业经营状况好一点,单位支持力度大,相对好一点。但如果企业效益不好,职工收入偏低,社区开展活动的情况就难以想象了。
2.社区文化建设管理和专业队伍不稳定,缺乏专业人才。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社区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情况是社区文化管理和专业人才匮乏。社区文化人才队伍主要由社区文化工作者、文化专业人才、业余文化骨干、文化志愿者组成,他们是发展社区文化的主要力量。但这样的社区文化队伍在我市还未完全建成,有的地区即使有,队伍也不稳定,专业人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3.社区文化建设专项缺少经费。据了解,由于没有硬性的规定,多数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没有固定的经费投入,往往见子打子,东拼西凑。这样没有足够经费支撑的社区文化活动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局面。
提高认识,领导重视是关键。实践证明,社区文化建设做得好的地方,都源于领导的认识到位、责任心强、善于多动脑筋想办法。政府作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主体,其重视程度是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和推手[3]。贵阳要打造人文贵阳,提升软实力,必须在文化建设这一主要方面下功夫,大力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顶层设计,将其发展纳入具体议事日程,量化发展指标,使得社区文化真正能够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主线,进一步促进社区居民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凝心聚力,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和品位。
1.要更好地发挥新时代其所应有的作用,将道德讲堂功能融入“讲习所”,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2.社区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阵地。建议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协作调研,提出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恢复建设贵阳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心,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同时也可以杜绝社区居民活动室占据社区办公用房的现象,让社区干部职工更好地开展工作。
3.对社区文化建设规划的一些场所,政府宣传文化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督查,对挪用、占用情况进行清理,还房于民。要依靠社区业委会的力量,引导他们维护自身正当利益,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4]。
由于各个地方情况不一,受经济发展等各类因素影响,政府在这块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作为文化管理部门,社区管理者和服务者,还有社区广大居民要转变观念,想办法筹集资金解决实际困难,与辖区内的企业单位协作,取得支持,借力发展,也可开发一些文化、精神文明等的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倾斜;发动辖区居民广泛参与,群众自发筹资等。
1.建议各社区要明确宣传文化专干,除副书记分管外,下面要有具体的工作人员。明确宣传文化专干的职责,纳入考核,使之真正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社区现有的文化工作人员要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其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发掘其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2.充分发挥各居委会、社区文化骨干、社区文化志愿者的作用。通过招募、民主推选等方式,将辖区内的文化专业人才吸引到社区工作中来,对工作和活动开展得好的文化服务人员、文化专业骨干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其进行奖励,激发其工作热情,从而增强社区文化活力,使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