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社区教育应用探索

2019-12-27 10:29:50霍玉洁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习者居民微课

霍玉洁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教学部,河南 安阳 455000)

0 引言

社区教育是以本社区居民为对象,以满足社区居民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与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与其它类型教育相比,社区教育更能体现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对居民的影响。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社区教育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出台的《关于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微课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微课列入课程建设与数字化学习内容,为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学习服务”。可见,在社区教育中应用微课不仅是社区教育发展方向,更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

1 微课内涵与特点

微课最早由David Penrose[1]提出,他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脉冲”,最终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胡铁生[2-3]最早提出了“微课”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从2010年开始,微课的发展经历了“微资源构成”、“微教学活动”、“微网络课程”3个阶段,微课内涵也随着其发展更加丰富,不仅服务于学校教育,更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资源。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着重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黎加厚[4]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 min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虽然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定义,但是“微课”的内涵却是相似的。微课是以10 min以内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点、考点等)或者教学环节开发的具有明确教学目标,可以支持远程学习、移动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小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重点突出、使用方便、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特点,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时间、地点也可以自由支配,很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2 社区教育存在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师资,都需要教师把所要教授的知识、培训的技能传授给学生,社区教育也是如此。但是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却发现社区教育缺乏必要的师资力量:①专职教师人数太少,很多人会因为岗位、工资、待遇等问题考虑是否留下,这为后期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②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兼职教师大部分来自周边高校,也有其它行业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上课时间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低下。

(2)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社区教育教学模式还比较传统,与学校教育相似,会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上什么课、在哪里上、上几节等。教学过程中更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形成一种单向的“传递——接受”模式。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教师给什么,就接受什么,主动性很低。学生所要做的就是用耳朵听,用笔记,很少会注意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受教育者工学矛盾突出。社区教育主要是针对学校教育以外的教育活动,主要学习对象是社区的中青年人群,这些成人学习者大部分已经成家,也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家庭与工作会占用他们很多时间,很难再有时间去固定地点参加社区教育,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工学矛盾显得十分突出。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兼顾家庭,还要有时间精力提升自己,是中青年人群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4)学习内容针对性有待提高。中青年人群参加社区教育,更多的是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教育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用知识指导实践,当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好更快解决。即工作需要会什么知识,就学习什么知识,即学即用就好。因此,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有一定针对性。通过实际调查发现,这一点做的并不好,教学内容不能紧贴生活,与专业需要联系也不紧密,学完之后不知道重点在哪里。

3 微课应用优势与应用策略

充分利用微课特点并将其运用到社区教育中,可以很好解决社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社区人员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也可以调动社区人员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提高社区教育质量。

微课应用于社区教育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微课以微视频为主,将教学微视频放在网络平台上供学习者学习,教师不用到授课现场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有效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社区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有效地解决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问题,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②将微课应用于社区教育,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社区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工作与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并且可以多次重复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③不同教师教学水平不同,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应用于社区教育的微课若由专家设计制作而成,教学效果会得到保证;同时这些微课资源还可以重复使用,大大节约教育成本。

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受众广,教育内容相对而言也很广泛。将微课应用于社区教育,一定要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来开展,设计制作微课并实施应用后,也一定要注意社区居民的评价与反馈,不断修改完善。

(1)分析社区成员学习需求。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是微课设计制作的基础之一,也是微课在社区教育中实施应用的保证。微课选题必须要符合受教育者学习需求,要具有教学价值,这样才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切实提高社区成员的工作、生活质量。学习需求分析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学习者自身基础分析,包括年龄、受教育水平、学习动机等;②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学习内容要具有实用性,与日常工作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设计、制作微课。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教学设计都是一个重要环节,微课也不例外。教学设计内容除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传统教学所包含的内容之外,还要考虑到时间。微课特点就是短小精悍,所以一节微课时长最好控制在5-8 min,最长不超过10 min。如果低于5 min,可能讲解不清楚所要阐述的知识点;如果超过10 min,则不利于学习者消化吸收知识点。

应用于社区教育的微课应该以微视频为主,制作微课视频的主要方式有:录屏型。利用录屏软件结合PPT课件、手写板、电脑屏幕等进行录制;拍摄型。利用摄像机、智能手机等拍摄工具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混合型。将各种方式编辑合成。3种方式各有优点,录屏型简便易操作,适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拍摄型生动形象,适用于操作技能的示范;混合型质量最好,但最好由专业团队制作较好。

做好教学设计,选定制作方式后,就需要开始编写脚本,搜集相关素材,制作课程PPT,录制微课。

(3)实施应用微课。微课实施应用可以分为两步:①在工作人员与部分社区居民中试看试学,并提出意见或建议,根据反馈结果,对微课进行修改完善;②将修改完善后的微课推广开来,使社区居民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学习。

(4)评价反馈。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接受过微课教育的社区居民进行走访调查,反馈教学结果,了解微课教学不足之处,不断修改完善,为以后社区教育微课开发与使用奠定基础,最终达到提升社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将微课应用于社区教育,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也满足了现代化教育要求。总之,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区教育要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微课要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一目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学习者居民微课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你睡得香吗?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