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美文学中的译文赏析方法

2019-12-27 06:38:12◎曾
文化产业 2019年16期
关键词:尼克英美原著

◎曾 琼

世界上诸多国家的文学作品,除了是各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载体之外,也是其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外在体现。随着目前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渐频繁起来。

与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我国与英美国家之间的地域文化差别较大,导致文学作品中的差异也十分巨大,这对翻译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英美文学译文赏析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对应文化背景的明确

译文赏析可以实现传播英美文学中富有代表性的文化。翻译人员在进行文学翻译工作的时候,会对所翻译文学作品的实际意义予以重视,其实在译文的赏析环节中也同样是如此,要想从一个更为贴近的角度来理解英美文学译文,还需要对原著的写作背景予以考虑。

举个例子,在赏析华盛顿·欧文《A History of New York》(中文译名为《纽约的历史》)的译文时,需要充分考虑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部作品是美国人撰写的第一部带有诙谐性质的文学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经发表就引发了当地人的高度关注。

所以,在进行译文赏析的时候,需要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自身成长经历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站在作品当时的时代角度上进行赏析。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原著的时代特征以及艺术色彩予以准确把握[1]。

(二)对应文化内容的分离

各国家在地域、历史发展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就导致各国文化背景带有浓厚的历史发展特征,在进行译文赏析的时候只有将这些方面和译文相结合,全方面深层次的思考,才可以确保自己的思路不会跑偏。

在赏析英美文学译文的时候,也需要结合英美文化的特点,挖掘其深层含义,还需要注意文化差异,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才可以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做到透彻的了解。

(三)语言逻辑差异性的谨慎思考

在进行英美文学翻译工作时,其中的许多词汇以及语句是无法直接用其他语言翻译的,需要对存在于英美文学中的俗语翻译予以高度重视[2]。之前大部分的翻译人员将文学作品中的俗语通过直译的方式转化成译文,这样一来会使译文的语言含义出现很多问题。举个例子,有这样一句英美俗语:“A fool knows more in his own house than a wise man in another”,绝大部分的翻译人员就直接将之翻译为“傻瓜在自己的房子里知道的比在另一个房子里的聪明人更多”,无法让人们准确理解原作者想要表达的具体含义。

对于汉语言来说,语言逻辑是表达文章情感的重要方式,一旦出现逻辑上的错误,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出现错误。

二、英美文学译文赏析的具体对策

(一)对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分析

得以被翻译的英美文学作品大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都生动鲜明,而每一个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都具有独特的人物语言,因此在进行译文赏析的时候需要结合作品中对应的人物语言,将其人物特征予以准确的表述[3]。

举个例子,海明威的著名作品之一《印第安营地》是一篇短篇小说,其中的句子大部分都是由动词和名词组成的,同时原著自身的句子简洁,也使整篇文章看起来十分简单以及朴实。译文对原著的简洁语句进行翻译,就将原著中的真实情感做到了充分的表达。其中主人公尼克的父亲来到一个印第安部落中为一位难产的孕妇进行接生,在缺乏手术器械以及麻醉药物的前提下,依然将这个手术圆满完成,但是孕妇的丈夫却因为受不了妻子痛苦的分娩过程自杀而亡。其中的小男孩尼克就是主人公,他敏感且多虑。在译文中有着这样的几句话:在“黑暗”与“浓雾”中,依偎在父亲的胳膊里。这就体现出一个孩子在蒙昧阶段对于父亲的强烈依赖。而在经历过这次接生事件之后,尼克在与父亲划船离开的途中脱离了父亲的怀抱,将手深入清晨的水中,“让手与船在水里一起滑过去”,同时尼克也感觉到了清晨的冷冽以及水中的温暖,这些语句无不体现着尼克自身的成长。

在赏析这篇译文的时候,需要深刻理解人物的语言以及动作,并结合人物语言行为的变化以及作者的生平将作者想要的表达的内容予以揭示。

(二)对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分析

语言从其本质上来看,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同时语言也具备着浓厚的个人以及时代特色,也就是说,语言表达会因人因景而异。

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借助于不同的语句构造方式就可实现不同氛围的营造,而这些语句构造方式就是语句的修辞手法[4]。在文学作品中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将作者自身的内心情感完整表达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修辞手法会对所表达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赏析译文的时候,需要注意译文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是否得当,换言之就是检查译文中的修辞手法是否与原著中的语言风格存在冲突。

举个例子,《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的修辞手法相对较多,其题目就使用了押头韵的手法,其译文也成功地满足了大众对于文学作品的简单易读以及趣味性的要求。

(三)站在读者的角度上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对当时时代背景的展示以及作者情感的表达,在进行译文赏析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

依然以《印第安营地》为例,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将口语化风格发挥到极致,其中的人物形象也因语言的口语化而显得越发饱满,在小说中无论是主人公,还是其父亲,又或者是印第安孕妇的人物形象借助于景物以及表情的描写,立体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在赏析译文的时候,读者就可以站在自身的立场上,通过人物形象以及文本内容,再加上自身的情感等方面,合理地勾勒出文中的人物形象。

三、结语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具备自身的特色,译文赏析是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不单单受到艺术作品形象、内容的影响,还会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等对作品中的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译文赏析主要是为了使原著中的主题、人物、情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还原,同时传播其中的优秀文化。

猜你喜欢
尼克英美原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5:06
漂流瓶
一只叫尼克的狗
拔牙
尼克·杨的时尚生活
NBA特刊(2018年7期)2018-06-08 05:48:23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鲨鱼尼克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水家乡
连环画报(2016年6期)2016-06-16 06:09:08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