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特色品牌问题研究
——以漳州市红色资源整合利用为例

2019-12-27 03:37周锦红
文化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漳州党性党员干部

周锦红

“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1],“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3]……习近平关于弘扬红色资源的重要论述,表明了实现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必须激发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所以,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的鲜活教材和特色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资源在党员干部教育中的功能

红色资源代表着希望、胜利、创造、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不懈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厚重的文化性和鲜活的现实性,具有十分丰富的教育意蕴[4]。

一是政治导向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5]这个“本”,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高度契合。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的引导,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一个政党,如果缺乏信仰的引导,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6]。

二是价值激励功能。党员干部价值观的形成是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双向互动的过程,而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涵盖了党员干部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吸引大量的先进分子,进而形成主流的、比较稳定的价值观。

三是思想教育功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7]所以,经常性地“重温这些伟大历史”有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领悟力。一方面,红色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载体让受教育者感受党性的熏陶、历史文化的洗礼、榜样力量的鞭策[8],激发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红色资源是传家宝,它承载着一段不可忘却的抗争史、奋斗史,为我们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具有历史镜鉴的作用。因此,红色资源是党的思想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干部教育培训最生动的教材,对净化广大党员干部队伍,保持党的纯洁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漳州市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

漳州是福建省重要的革命苏区,据统计,全市11个县(市、区),苏区县有8个革命苏区,至今保留革命遗址206处,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60处。漳州市充分挖掘研究、开发利用各地红色资源的教育培训价值,推动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主要经验做法

1.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漳州各地统筹整合域内“红色资源”,擦亮红色文化品牌。漳州是谷文昌精神发祥地,多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挖掘谷文昌精神,加快建设谷文昌干部学院,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接受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平台。同时,将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等重要的红色基地,纳入谷文昌干部学院的教学体系,打造“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性教育基地”“培养四有干部的实训基地”;平和县按照“开发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激活红色基因、打响红色品牌”的思路,出台《平和县红色旅游专项规划》,以长乐平和暴动纪念馆为核心,创立漳州首家“红军党校”,同时将朱德南昌起义军回师入闽纪念馆等红色遗址整合形成7个“红军党校”现场教学点;此外,云霄县与平和县、东山县密切合作,开辟具有闽南特色的红色教育和党性教育线路。

2.丰富党性教育培训内容

漳州各地有意识地深化“党校课堂+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谷文昌干部学院充分发挥谷文昌精神发祥地、生态海岛等独特资源优势,探索创建“谷文昌纪念园”“东山保卫战纪念馆”等现场教学点,形成“理论综合课+谷文昌精神专题课+现场教学体验课+互动教学”的教学体系;云霄县以“讲好云霄故事,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依托红色、生态、廉政等特色文化资源,开展以“悟初心”“砺初心”“忆初心”“践初心”“守初心”为主旨的“两点三线”现场教学专线;南靖县挖掘整合“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资源,改造科岭小学闲置教学楼为“科岭红色党校”,打造集红色教育、“两学一做”、扶贫示范、生态保护和产业开发“五合一”的教育培训模式。

3.探索创新党员教育模式

平和县着力在增强党课吸引力上下功夫,创设“微型党课”这一短小、灵活、实用的教育培训载体,把党的“好声音”传遍基层;漳浦县以车本村“闽南井冈山”为核心,打造“红军之家”,同时邀请老红军、烈士亲属、党史专家组建“红色车本”宣讲报告团;芗城区红军进漳纪念馆采用电动图表、视频播放、互动查询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回顾了革命岁月;平和县组织创作出版《平和暴动》《感恩老区》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编写《红色平和》乡土教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红色资源的实际利用效果不够理想

通过到漳州各地调研发现,红色资源的实际利用效果不够理想。一是培训实际效果不够理想。目前,很多地方的教育培训只是单纯地对历史进行回顾和讲述,并没有与当今的现实情况进行较好的结合,对于如何引导学员从历史中学到思考现实问题的方法没有深入探讨。二是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没有较好地根据对象的变化更换主题或着重强调某一主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干部的个性化培训需求问题。三是现场教学开发利用的点不够多,且规划布局不太合理,对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不够。

2.红色资源宣传教育形式不够创新

一是当前红色文化宣传主要是通过祭扫烈士、观看革命电影、参观革命旧址等方式,这种简单化、程式化的教育方式致使党员干部共鸣度与认同度不高。二是现场讲解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纪念馆和现场教学点的讲解人员不稳定、管理不够专业。同时,由于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讲解团队缺乏系统培训,讲解不够生动,宣传教育效果不佳。三是受众参与度不高。没有形成多点布局,多视角渗透、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感官体验的教育还有待加强。

3.红色资源的整合力度有待提升

一是保护管理工作乏力。革命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存在管理主体、责任不明确一级人手不足等问题,史料征集、甄别、整理方面困难重重,保护文物的能力有限。二是缺乏资金保障。有些地方经费缺乏,使保护流于形式,未能实施有效保护,革命遗址损毁和流失现象十分普遍。三是对红色资源的精髓和内涵缺乏更深层次的挖掘,没有深入去研究党员干部本质存在的党性不纯的问题。同时,有些地方没有充分运用多媒体对现有的红色资源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档。

三、利用红色资源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特色品牌的措施

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大力推进理想信念教育,让红色资源成为地方干部教育一张醒目的“名片”,让革命遗址成为广大干部的精神家园。

(一)做好顶层设计

1.把保护机制挺在前面

根据地方资源特色,从战略高度和全域角度编制规划,落实好相关的文件精神,并建立红色文化相关文物定期排查机制。由地方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部门及有关县(市、区)联合出台政策,解决好共建共享机制。

2.要加大财政投入

争取社会资助,加强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建设,建设展览场馆,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充实展陈内容。

3.打造红色文化“套餐”

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符号和主题,形成适合不同需求的红色精品线路。一是推出“追忆套餐”。漳州革命历史悠久,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芝山红楼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谷文昌精神”“龙江风格”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漳州110服务精神”等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二是打造“红色文化+”培训品牌。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之城”,将红色资源与闽南文化、漳台渊源、海丝文化、乡贤文化、“生态+”等融合发展,提升“红色文化+”培训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提升感染力

1.组建专业的研究、讲解队伍

一方面,组建专业的研究团队,收集革命文物,整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和当事人“口述”材料,进行再创作与研究,使其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优化师资力量,建立“师资库”。除了聘请当地专家教授、党政领导、党校骨干教师,还可以将当地的革命前辈、优秀党员、乡贤等先进模范充实到教学队伍中。同时,定期对红色教育基地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提升讲解效果。

2.深挖红色资源内涵

要深入研究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把继承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与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与新时代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结合起来,让红色资源转化为“本土教材”,更接地气,让党员干部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3.找准红色文化与干部教育的“切入点”

要注重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增强党员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接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把红色教育贯穿党纪、党风、党性教育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学习先进人物。

(三)活跃培训载体

1.设置多层次的红色资源培训模式

一方面,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层级干部的培训需求,设置不同培训内容,量身打造课程,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干部教育“课堂教学+现场体验+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新模式,拓宽党性教育平台,创新案例分析、讨论互动、体验参与、情景模拟等教学形式,将现场变成课堂、素材变成教材、讲解变成互动,让学员在“看、听、思、悟”的过程中,真正触及思想、震撼灵魂,让党性教育“有用”“有力”“有效”。

2.创新展陈方式和展示手段

综合运用高科技手段,如VR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动静结合地展示革命历史和红色资源蕴涵的革命精神,增强生动性、直观性和可感知性。也可让学员用手机扫描语音讲解二维码,享受电子语音的全程讲解。

3.实施“互联网+”运营新模式

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对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通过QQ、微博、微信、网站、APP、车载广播等更符合现代人学习和阅读习惯的新媒体宣传红色文化,播放革命故事微视频、短视频、沙画等,方便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习。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红色资源是生动的教科书,要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资源,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特色品牌。

猜你喜欢
漳州党性党员干部
买鱼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党员干部新书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福建漳州面煎粿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