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昕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众多哲学家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都曾进行过解答。这些哲学家的解读基本上都是沿着感性与理性这两条道路前进的,他们对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的解决大致有三个思路,但这三个思路都未能真正给出解答。马克思扬弃了前人的思想,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唯物史观思想的指导下,从物质实践生产的角度深刻剖析了问题的实质,科学地阐释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实现了哲学的变革。
解决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以往的哲学家都曾有过众多的尝试。每一种哲学体系下都有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在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拥有过许多不同的解决方式,每一种解决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从这些各具特点的解决中大致可以归结出三种解决思路。
第一种解决自由与必然问题的可能方式是将自由归结为必然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思路是将人类世界归到自然世界中,取消人类的自我意识,认为人仅仅也只不过是一自然物。这种将自由归结为必然的解决方式并不是一种正确的解决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取消了人类世界的真实性,从而把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也随之取消。这种解决方式由于否定了人的自我意识,也就放弃了人的主观世界,就更没有了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使人类失去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第二种解决自由与必然问题的可能方式是将必然归结为自由的方式。这种解决方式是将人类世界归结为理想世界的方式。这实际上仅仅只是给了人类一个理想的图景,借用理念或上帝之口来满足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这种追求只具有理想意义,在现实中仍然沦为必然的奴隶。
第三种解决自由与必然问题的可能方式是将自由和必然划分在两个分离的领域[1]。这一方式,并不是简单地将自由与必然分别开来,使两者互不干涉;实际上,其承认自然世界与理想世界的真实性,只不过将人类世界视为自然世界与理想世界的一种组合,从而把支配人类世界的规律也视为一种自由与必然的组合。这种方式最终会导致哲学上的二元论体系出现,其中康德哲学解答得最为典型。康德把人的存在分成现象的存在和本体的存在,即“现象界”与“物自体”。康德认为,“现象界”是自然因果链条联系的一环,只具有必然性;而作为“物自体”则“在人中实有一种脱离感性的冲动所加任何压迫之自决力量”[2],“故而自然与自由,就此二名辞之充分意义而言,能在同一之活动中并存,而不相矛盾”[3]。
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类驾驭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以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为基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给出了正确的解释。马克思对于自由的理解是在掌握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自由,而且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4]。在人类需求把握自由的时候,这个过程必然是不自由的,是需要物质实践生产才能实现自由的。这种自由观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的,而绝不是唯心主义者的意志自由。马克思对于自由的理解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从“人的类本质”出发的。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思想在这个阶段还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劳动。他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活动”[5]。在这里,马克思只是抽象地引用了异化劳动,并揭示出异化劳动下人导致“人同人异化”的规律。这种异化劳动理论深刻地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模式下,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每个劳动者都会受到资本额支配从而丧失自由的活动的能力,所产生的劳动价值也只能为少数资本家的自由服务,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史前阶段,人类的“自由自主的活动”仅仅是一个美好的设想,但是这个设想也是可以逐渐实现的,这就需要物质生产实践的积累,进而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从“利己主义的人”出发的。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受到了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影响,开始对利己的个人进行分析。马克思认为,在现实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物质利益,都会因物质利益而产生各种社会关系,因此,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认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阶段的马克思已经逐渐开始考虑作为利己的个人是如何摆脱必然的束缚而追求自由的。每一个现实的个人都不能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第三个阶段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对于人有了成熟的理解。在这里,马克思将法国哲学传统的唯物论与德国哲学传统的辩证法相综合,使之对人的理解由以往的“人的类本质”到“利己的个人”再到最后的“现实的个人”。这一对人的理解也反映了马克思对于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思考逐渐深化。作为“现实的个人”是可以进行物质生产的,并且不受他人任意支配,可以能动地表现自己。每一个“现实的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可以自由自主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这种“现实的个人”是对唯心主义的总体性存在和旧唯物主义原子式的抽象个人的扬弃与综合,因而它是总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是总体中的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人[6]。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这个唯物史观层面,现实地分析了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关系。在具体的物质实践生产中,现实的个人都在极力追求个人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对自身能力的发挥,而在具体的生产中又会与他人产生社会关系,重新回到生产关系的必然支配下。可以说,这种现实的必然关系正是追求个人自由的体现,它是人类最终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经阶段。而必然必将在人类追寻自由的道路上与我们相伴而行,直到最后自由实现。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的原生性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众多哲学家都是从主客二分的角度来割裂地思考这个问题的。马克思则是从自由与必然的现实主体——人的角度来思考解决的思路,并且最终找到了自由与必然问题的归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每个人都能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必然已经不再是束缚自由的枷锁,而是和自由融为一体,这体现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上。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自由与必然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深化哲学价值意义,有助于深化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在现实层面上是有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