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芳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430025)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正大力寻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从而开辟信息时代发展的新范式。同样,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也带来巨大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高校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当前重要工作之一。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专辟第十九章详细阐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具体规划,其后2012年3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到2020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框架,从资源、应用、管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及基础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发展到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要求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完善“互联网+教育”的管理制度,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因子及核心特征,而教育信息化所强调的资源共建共享、远程互动教学、多行业跨界融合等不仅仅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可行性依据,也给整个教育生态带来了巨大冲击,课堂生态作为与教育实践发生直接联系的微观区域不可避免地在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
研究课堂的生态性要从“生态学”出发,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 Haeckel)最先于1866年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1]。目前我国的通用解释为,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群体)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涉及主体包括生物(群)和环境。课堂实际上是一个微观生态,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课堂是所有发生知识传递和教学实践活动场所的统称,学校、家庭或社会均包含其中,而狭义的课堂局限在学校环境中,是以传递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并发展个性为目的而进行教学活动的学校场所[2]。课堂的生态性不受广义课堂或狭义课堂的限制,同样由课堂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构成。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课堂生态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众多课堂生态因子如数字教育技术、课堂空间布局、课堂氛围等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影响。同时,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课堂生态主体在社会、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改造着课堂生态环境,而后者影响着前者的角色职能和作用发挥。
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共同构成课堂生态主体,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师群体内部或学生群体内部,教师与教师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塑造,影响彼此的存在状态。
在传统课堂中,师生角色具有偏向性,教师作为课堂能量的生产者,具有绝对主导乃至控制的作用,学生相对被动地作为能量消费者,吸收知识,培养能力,往教师的预设教学目标靠近,课堂可以说是教师的舞台。信息化课堂实际进一步体现了教育对受教育者个性的释放,对人性的回归,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原本具有偏向性的师生关系得到弱化,教师的控制作用转变为引导作用,学生从被动的能量消费者变为能量生产者。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形成一种师生互利共生的和谐课堂生态关系。传统课堂中,教师凭经验决定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以及判断学生的接受情况。新型课堂中,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的课堂中心地位遭到挑战,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进度,学有疑惑时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或同学求助,教师更多的是课堂秩序组织者、课堂环节设计者、教学活动引导者以及网络资源筛选者。引入了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人为主,技术为辅,技术为人服务,师与生相互塑造,互为镜子,如今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更便于让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并不断改进。
课堂生态环境建设对于师生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潜在的影响,环境差异对受教育者的认知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刺激,进行良好的课堂生态建设要注重三种层面的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规范环境。
1.2.1 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物质环境,是开展教育最基本的空间和物质资源,主要是指教室的空间占有、座位编排、设施设备、通风照明、色彩布景、墙壁装饰等等。良好的物理环境一方面要满足师生教学的基本物质需求,另一方面需要最大程度上满足师生个性和心理的发展。传统的课堂中,教室座位“秧田式”排列,黑板前固定的高高在上的讲台体现教师的权威和监督地位,纵横整齐固定编排的座位使得学生的活动空间也比较有限。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课堂教学环境的变革与改造也成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以及网络学习平台、各种教学APP的运用要求课堂环境往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升级。于是,在许多学校,“智慧教室”应运而生。智慧教室中,教室空间可根据班级规模合并或切分,传统黑板变成了兼具书写、网络、互动等多功能的一体机,学生的座椅可移动,同时带有书写板,课桌根据教室功能配备,并且可根据课堂活动需要而拼接、移动。可见,智慧教室试图打破传统教室时空的局限,以先进的技术设施为基础,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个性化需求。
1.2.2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环境,是政治、经济、学校、家庭、个人之间、群体之间所构成的复杂集合。传统课堂环境局限了教学空间的范围,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个隐形的隔离带,各教育因子的作用相对割裂,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学习网络。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新型课堂中,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教学辅助工具由传统的教材、PPT、多媒体升级为各种数字或移动终端设备,加上网络资源平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协同的教学时空。课堂环境的社会性大大增强,不同企业、不同学校、优质资源通过互联网相互联结,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渠道得以扩展,传统课堂的概念得以延伸。
1.2.3 规范环境
课堂规范环境是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态度、风气、价值观念,如班风、学风、学生的精神风貌或心理健康情况等等。规范环境属于校园或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积极健康的文化建设有利于教育灵魂的塑造和教育精神的传承,有利于学生认知、心理、情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信息化的课堂环境为教师的课堂管理提供便利,教学辅助软件的大数据、云计算功能随时用精准的数据说话,提供考勤签到、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测试结果、学习进度等项目的统计结果;另一方面信息化课堂最终目的是回到“以人为本”,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和情感发展。
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认知、体验情感、完善人格的场所。课堂生态主体通过一系列课堂实践对课堂生态资源进行加工、分解、处理、传递、吸收、转化,教学生态资源所蕴含的信息和能量的吸收和转化及其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目标的达成。在传统课堂,教师利用教材、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过程按照预设的步骤进行操作,课堂生态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性不足,“学生被视为盛装知识的容器”[3]。如此,信息和能量的传递作用有余,而加工与构建功能欠充分。在信息化课堂,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信息和能量进行加工、处理、传递,引导学生主动内化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客体性知识,最后构建独特的生成性知识。信息化技术引入课堂使得信息和能量的转化方式得以多元化、个性化,学生借助信息化媒介参与课堂生态系统运转的各个环节,主体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班级学习风气以及课堂人际关系和班级群体都是课堂生态功能有效发挥的关键要素,深深影响着课堂生态主体的发展状态。班风学风实质上就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在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方式上的契合度。课堂人际关系和班级群体是师生和生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以及此为基础形成的班级群体。信息技术拓展了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渠道,通过手机、电脑等技术设备进行的协作学习成为面对面沟通的补充,有效的多向信息交流能通过班级日常学习生活润物细无声地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及班级群体,从而促进教育主体的健康成长[4]。
促进课堂生态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最本质的目的,但是教育在实践中不时会偏离最初轨道,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动态调整,课堂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时,许多因素导致课堂生态环境恶化。比如,教育的急功近利现象使人沦为达到目的的工具,权威和控制压制了个性,而文化传承、创新创造、道德情感等作为人的因素被忽视;有的课堂成为复制知识的工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学术沟通和情感对话逐步萎缩。通过教育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渴望利用新型课堂的资源共享化、活动交互化、教学协作化、学习个性化,帮助课堂回归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生态系统。在课堂上,古今思想流淌碰撞,多少脆弱的灵魂在这里变得坚强,多少生命在这里孕育勃勃生机,无数的四十分钟化为时间长河,让莘莘学子在生命的长河中找到精神家园。科学技术再怎么发展也颠覆不了教育和课堂的本质,如何让信息技术和教育发生深层次的融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让课堂更具生命力是现今教育工作者对课堂生态健康发展的探索。
世界万物都处于一张相互联系的网络中,构成生态链和生态系统,课堂也不是孤立的封闭空间,课堂的信息化建设把政府、企业更多地融入到教育中。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形式呈多元化发展如各种教学APP、实践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平台、网校等层出不穷,其中政府的推动和企业的积极参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课堂生态建设中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及学生都是彼此关联的利益共同体,利益开发得越充分,彼此关系就越紧密,各方优质资源才能得以充分调动。为了避免各方利益不一致或行为不协调所造成的职能缺位、资源浪费或资源利用不充分,作为教育规划者和指导者,政府应该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通过制度保障、标准制定、经费引导、项目规划等多种方式,紧密各方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联系,建立科学、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各方参与积极性,形成整体和谐的系统结构。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之间通过沟通的方式开展的复杂劳动,信息技术之于教育、之于课堂教学的价值不能局限在技术层面,因为技术归根到底为人类发展和进步而服务的。首先,信息技术对课堂带来的革命是教学形式的改变和教学手段的丰富。例如各种教学应用软件 “蓝墨云班课”、“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等都是教学形式的革新,APP签到、抢答、讨论、测试等花样百出的互动功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尝试了科技带来的新鲜感和趣味性,但长期来看教学内容是“本”,形式为内容服务,信息技术用于教育须尽量消隐教学工具的刺激而让学生关注所学内容。其次,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授方式带来革命,而且教师要以教育信息化战略为指导,培养学生在未来数字世界的生存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再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人的自然本性,教育信息化不是颠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是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吸收、分解已有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批判、创新,构建新的认知体系[5]。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堂生态建设如火如荼,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形式呈多元化发展,各种教学APP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网络资源平台搭建和网络精品课程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智慧教室和网络设备的配置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信息化课堂环境,但是物质条件的硬件改造只是课堂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生态的“软”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教育信息化理念的植入和教育模式的革新是课堂生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课堂革命不是被动的、形式的、表面的,而应是理念、制度、模式的整体升级;二是教学APP的开发与应用在技术的支持下不难解决,难的是如何提高技术和资源利用率;三是教育管理者对学校信息化课堂建设的整体规划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则须解决“物尽其用”的问题,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6]。
课堂生态是动态发展的,课堂生态的主体与外部环境因子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多元对话,这里的主体并不局限于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校企合作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已经构成了除学校专任教师外承担教学任务的重要一方。课堂生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就是教师、学生及企业与自然物质环境、技术媒体、班风学风等因素进行交互联系、对话体验、探究革新、创造生成的过程,高效的课堂能在此过程中促成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和企业的获益[7]。教育信息化则通过信息手段加强了多方的互动和联系,通过在理论教学、实习实训、教材资源、评价体系等领域引入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构建高效的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课堂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