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攀,阳茂庆
(云南民族大学 党政办公室,云南 昆明 650500)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创新点也在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阵地。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场所。高校党组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办学治校的政治要求,也是构建风清气正校园政治生态的关键手段,更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逻辑思路来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是我们在新时代下开展伟大斗争的具体体现。高校作为党的一级基层组织,从目前学者的研究现状看,普遍认为存在“两个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深入等问题[1][2]。高校是聚集人才、荟萃思想、研究学术、传承文化的地方,与其他社会领域相比,全面从严治党所存在的症结有其特殊性和差异性。特别值得高度重视的是,一些敌对势力长期以来与我们争夺人心,妄图从党在高校的基层阵地打开缺口。因此,高校全面从严治党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云南M大学作为一所普通的综合性大学,尽管在管党治校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经验,但客观地讲,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从云南M大学对照各高校接受政治巡视后通报的问题,以及M大学自身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看,个性问题较少,共性问题居多,集中反映为: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最重要的是上下一致、同频共振,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从调研情况看,云南M大学最突出问题是管党治党“上热中温下冷”的“中梗阻”和层层衰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到位”:一是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虚”“浮”“散”现象,只传达学习不认真落实,存在放任自流现象。二是工作状态不到位。一些二级党组织书记和党支部书记履行党建责任意识偏弱,存在“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三是指导工作不到位。就党建抓党建,就业务抓业务,两者结合不紧密,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目前,高校党委普遍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能够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共管责任。但是,到了二级党委(党总支)这个层次,政治核心作用体现得不够明显,工作重心基本都在教学、科研工作上。有的二级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对党建工作不关心、不重视、不熟悉、不帮带,只当“传声筒”和“甩手掌柜”,导致党支部书记、以及负责具体落实党建业务工作的组织员、政治辅导员等工作时无处着手、无所适从,造成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不畅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3]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思想政治工作是关乎每个中国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问题,是关乎能否将全党思想集中到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的关键问题。从近年来教育部、北京市、天津市、福建省、云南省等对所属高校巡视情况来看,包括云南M大学,仍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我放松思想政治学习。个别教师党员存在“第一身份是教师,第二身份才是党员”的错误认识,除了上课时间在学校,其他时候都在外搞研究、写论文、做课题、参加学术会议,不主动参加“三会一课”“两学一做”“主题党日”等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了政治思想教育。二是对西方文化的强力渗透的防范城墙筑得还不够牢固。高校是文化荟萃之地,开放、包容、创新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特点。随着各种文化的汇聚,一些不良的西方文化对青年师生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也悄然而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护带来挑战,直接威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挤压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空间,干扰青年师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情况还是存在。三是部分年轻党员对事物的是非真伪缺乏基本判断。对当前党内、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态度偏激,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辨,判断是非真伪的经验不足。这部分同志政治素养欠缺,常常因为个人的得失、学校管理的不足、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因素,不顾影响地对党和党的政策加以评论,缺乏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清晰认识,影响了党员形象和校园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基层党组织政治站位不高,对落实主体责任认识不足,主要负责人政治担当不够,抓教学科研工作“踩油门”,抓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挂空挡”;还有的二级单位党委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临阵磨枪、应付检查,唱“空城计”等。二是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有的党支部不够坚强有力,存在对党的建设不重视、不经常、走过场、做样子;有的基层党支部党内政治生活、“三会一课”制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落实不好。三是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存在短板。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事业发展与人员总额不足的矛盾,组织员、政治辅导员未能足额配备到位,一般由教学、管理人员兼任,甚至很多都是由编制外教工党员担任。同时,有的二级党组织书记和支部书记工作经验缺乏,业务能力偏弱,对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不清楚,不能完全胜任党建工作。
廉政风险防控是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目前云南M大学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发现,一是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控意识不强。部分领导干部认为,高校跟党政机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什么权力,掌握的资源少,是清贫的单位,没有什么廉政风险,更谈不上防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作为高校的领导干部,权虽不大,位也不高,但关系着全校师生的切身利益,廉政风险依然存在。二是巡察督察机制还不够完善。云南M大学是在全省率先开展校内巡察的高校,每年都会对部分单位开展巡察,解决了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师生的肯定。但是存在责任追究机制不够严格,责任追究对象和范围模糊、宽泛,直接与间接、个人与集体责任等认定不够清晰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廉政教育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目前云南M大学已经建成了全省高校第一家纪律教育基地,为全省的纪律教育作出了贡献。但是,学校的廉政教育相对于党的其他建设方面的内容显得比较单调,如学生活动、学校网站等宣传廉政的内容比较少,尚未形成一种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严密的系统工程。高校应在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总体框架下,创新理念、机制和方式,建好用好管好信息技术系统和教育科研平台,确保管党治党在高校基层起到实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实践是理念的深化。高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措施,既要符合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也要契合高校办学治校实际,根本着眼点还是从始至终体现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云南M大学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顶层设计,可归纳为“一项治理”“两个责任”“三个从严”“四种形态”。
深化“一项治理”——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明晰治理思路、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完善制度体系、决策规范和权力运行流程等“六个要件”;通过清单确权、科学配权、制度约权、阳光行权、合力监权、惩治滥权来守好“六权治本”;推行干部在阳光下选用、学生在阳光下成长、民生在阳光下改善、风气在阳光下升华、信息在阳光下公开、学校在阳光下转型的“六个阳光”治校举措。通过深化内部治理,进一步规范决策权、公开执行权、保障监督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压实“两个责任”——校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和联系学院、学院党委书记与党支部书记、校纪委书记与学院纪委书记逐级“签字背书”,把管党治党压力延伸到所有党员。将责任分解为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做到有功则奖、有责必究、有过必罚。
恪守“三个从严”——从严抓干部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从严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细则的执行、从严抓专项整治整改落实,用从严的态度、从严的决心、从严的举措来警醒干部,来正风肃纪。
用好“四种形态”——针对党员干部从量变到质变的梯度轨迹,把纪律和规矩,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咬耳扯袖、严管厚爱、动辄则咎成为常态,防止党员干部从轻微违纪发展到严重违纪乃至违法犯罪。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高校党委层面重在领导核心履行定向抓总责任,院系级单位党组织重在履行政治核心履行管党治学责任,基层党支部重在作用发挥确保责任落地[4]。创新责任机制,目的是让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知责、负责、尽责、担责、落责。
1.同级党委向同级纪委报告落实主体责任制度。云南M大学率先在全省高校中出台该制度,旨在发挥同级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作用。每年校、院两级党委班子及其成员向纪委报告落实集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共管责任情况,并现场接受纪委委员的质询。其内容主要包括执行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贯彻民主集中制、开展内部治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个人廉洁自律等情况。纪委向同级党委班子及其成员发送《整改建议书》,党委班子及其成员对涉及个人的问题立行立改,对涉及分管工作的问题指导整改。
2.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遵守党的“六大纪律”年度报告制度。云南M大学率先在全省高校中出台该制度,旨在掌握党员领导干部遵守纪律情况,警醒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和党纪。将党的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纪律细化为68项具体行为准则,每年校党政班子成员及副处以上党员干部遵守“六大纪律”情况,按照个人自查、逐级审核、纪委研判、党委审定的程序进行。单位党组织核查过程中,对党员领导干部自查出的的问题进行“约谈”或“问责”,一旦达到处分规定,报校纪委按程序给予党纪处分。
3.党组织书记现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云南M大学不单集中组织学院党委书记进行党建述职评议,还分片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党建述职评议,各党组织书记现场报告履行党建责任情况。述职评议考核按照撰写总结、现场述职、民主测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的程序进行。同时,校党委和组织部门还把述职评议考核情况作为评先评优、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并将综合评价意见归入本人档案。
1.党内巡察全覆盖。云南M大学早在2016年即出台巡查督查实施意见,2018年又根据省委要求,修订巡察工作实施意见,对工作原则、领导体制、工作机制、队伍保障、范围内容、方式程序、成果运用进行规范,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党内巡察工作做法,得到了省纪委的充分肯定。
从巡察定位上来看,党内监督的任务决定了巡察工作不是从业务上看问题,而是从政治上看问题,巡察的对象不是普通的教师或专家,而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
从巡察内容上来看,聚焦、查找、反映被巡察学院或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重点事、重点问题和重点人上下功夫。
从巡察力量上来看,参照市县巡察组织架构,合理设置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巡察组工作人员构成,采取盘活存量、内部调剂、临时抽调等方式设置专兼职巡察队伍。
从巡察方法上来看,按照准备—进驻—动员—了解—巡察—反馈—整改“七步法”程序进行,开展“望闻问切”:“望”,即搜集被巡察单位问题线索;“闻”,即倾听掌握民生民意;“问”,即多种方式询问被巡察单位情况;“切”,即查实问题、反馈意见。
从巡察结果运用上来看,做到情况要“报账”、移交要“转账”、反馈要“交账”、督察要“查账”、整改要“销账”。同时,将巡察结果和整改情况纳入年度履职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
2.二级纪委全覆盖。高校二级纪委是高校二级党委强化同级监督,掌握“第一手”情况的有效力量。云南M大学率先在全省高校成立二级纪委,落实每月例会制度、工作备案制度、年度考核制度、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等,主要任务为:贯彻上级纪委工作部署,协助二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组织实施本级执纪监督,开展各类谈心谈话活动;受理反映本级党组织、党员违反党纪政纪、师德师风等方面的举报,并将问题线索报校纪委;督促本单位加强“三重一大”决策和招生录取、职称评定、评先推优、发展党员、绩效分配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开展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等等。
3.专项整改全覆盖。整改是一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高校整改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党中央、省委和上级主管部门明文要求开展的专项整改;二是高校对照其他单位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借锤敲钟而主动开展的整改;三是接受上级巡视或巡视“回头看”后开展的整改;四是高校在党内巡察过程中,对自身存在的痼疾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整改。近年来,云南M大学围绕上述四种情况,相继开展了20余项整改,整改既针对具体人和具体事,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和隐患,又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深挖问题根源,警示警醒全校干部职工。学校对短期内可完成整改的问题立行立改;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问题,明确时间步骤持续整改;对长期性、积累性、顽固性问题,健全长效机制整改。
“互联网+”是高校各级党委、纪委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载体。云南M大学2017年开发建设的“全面从严治党全程记实暨在线考评系统”,基于“制度+科技”“互联网+责任”,实现了责任清单在线分解、责任落实在线监督、工作进度在线掌握、日常任务在线发布、落实情况在线评定、考核检查在线完成等“六个在线”功能。系统设置责任清单、工作上报、考评测评、综合排名、规则管理、数据管理、热点分析、任务下发及修订等8大工作模块,按照党委责任、党委书记责任、班子成员共管责任、纪委责任、纪委书记责任区分,向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下达2000余项清单任务。系统充分发挥了“数据库”“电子眼”“预警器”作用,针对履职情况,自动进行红、黄、绿三色预警提示。
1.云南省纪律教育基地(高校)。为深化廉政教育效果,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云南M大学建成了全省首家高校纪律教育基地,后升级为省纪委下属的纪律教育基地。基地面向全省高校师生和地方党政机关,采用声、光、电设备,通过展板、电子触摸屏、视频、震动灯箱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五个一”的套餐式教育教学,即参观1次纪律展厅、组织1次入党宣誓、观看1场纪律警示片、上1堂纪律党课、举行1次研讨交流活动。同时,借鉴清华大学“雨课堂”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基地展示内容以在线PPT的形式推送至参观者手机,运用AR视觉增强多媒体技术,全方位营造纪律教育的浓厚氛围。
2.云南监察研究院。该研究院是经云南省纪委省监委批准,在云南M大学设立,集科学研究、智库建设、廉政教育、干部培训、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级校管”的纪检监察研究与教育服务平台。研究院聚焦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前沿问题,聚焦云南省纪检监察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充分利用云南M大学与省内外研究机构的人才优势,深化纪检监察理论研究,创新廉政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3.清廉云南大讲坛。该讲坛由省纪委省监委主办,云南M大学承办,以“现场+电视+互联网”为基本形式的省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宣传教育平台。重点打造“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薪火相传”“清风云南”“警钟长鸣”“他山之石”“史海钩沉”“修身齐家”等7个栏目,旨在宣传党的政策主张、诠释党纪党规、讲好廉政故事、弘扬清风正气。同时,与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全国一流专家作为客座教授。
4.省纪检监察学会日常运行平台。省纪委机关在云南M大学建设省纪检监察学会日常运行平台。平台设立学会秘书处“中枢”,整合纪检监察研究资源;合作共建“云南廉政研究中心”,开展纪检监察研究;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愿意长期从事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遴选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民族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组建“云南纪检监察研究专家库”。学会委托专家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向社会公开征集党风廉政建设领域课题或项目,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党的领导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起点,立德树人是工作落点,制度规范是突破重点,关键少数是核心节点[4]。高校管党治党的重点在基层、根本在担当、要害在从严、关键在落实,必须旗帜鲜明地抓基层、打基础,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高校在抓思想建党上,应把握三个关键:第一个关键,方向问题。必须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第二个关键,信念问题。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强化党性教育,持之以恒强化党纪教育,引导师生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个服务”。第三个关键,方法问题。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抓好高校党组织这个主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这个“重点”,面向全体学生“覆盖面”。
压实主体责任,做到“三个结合”“四个亲自”“四个同步”“四个带头”。“三个结合”,即把全面从严治党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相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四个亲自”,即党组织书记亲自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要案件;“四个同步”,即把全面从严治党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四个带头”,即各级党委班子成员、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带头作廉洁承诺,带头参加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带头参加责任制考核。
在压实监督责任上,高校纪委不仅自己要发挥作用,还要把压力传导给二级纪委,紧盯监督什么,特别是重点监督谁和监督什么事的问题,紧盯怎么监督,特别是完善监督机制、监督方式的问题,大胆开展工作。同时,加强执纪问责,提高政治站位,破解高校这个“熟人社会”难题,用追责来倒逼责任落地生根。
第一,严肃党组织同党员之间的关系。所有党员务必树立正确认识,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师生党员,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二身份才是干部、教师和学生,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第一位的。第二,严肃党组织制度落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警示教育、民主评议等制度。同时,鼓励党支部创新活动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第三,严肃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不但要参加民主生活会,还要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党组织对党员的参加情况要进行检查督察,发现党员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第一,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要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由单位向区域延伸、由实体向网络延伸、由基层党组织向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延伸[6]。按照“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要求,采取单建、联建等方式,在社团组织、学生社区、教学科研团队中创建功能型党组织。第二,把好党员“入口”关。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发展党员。加大在优秀青年教师、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力度,落实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优秀党员教师“双培养”制度。第三,加强党务工作管理。分步骤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支部,制定流动党员、出国境党员管理实施办法,完善党代表和党员违纪违法通报和处理机制,排查“失联党员”“口袋党员”,严格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及时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第四,注重考核评价。建立学院党委和党支部考核评价办法,制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使基层党组织抓党建有压力、有目标、有方向。
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坚持用优良的党风正校风、严教风、促学风,努力在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锲而不舍“四风”上见实效;不断完善并遵守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务出国管理办法;加大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力度,用身边事身边案,教育身边人,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加强作风问题专项整改,推动作风建设由解决面上问题向解决深层次问题延伸。
党建一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才有根基。一流的党建可以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把方向、强组织、定规矩、聚人才、严纪律。第一,坚持“三级联动”。将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联动起来,着力严责任、补短板、抓规范、强保障、树品牌,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第二,坚持“分类指导”。按照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个层次,设置创建指标,积极申报全国、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等。第三,坚持“载体带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打造一流“高校铁军”团队、“四有”好老师团队、大学生团队和党员示范岗,打造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会一课”、党建文化成果和“互联网+党建”项目等,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