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办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为基层培养优秀医药卫生人才是一道时代命题,需要地方医学院校深入思考并着力解答。本文旨在探讨地方医学院校廉政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现状、重要意义和路径。
【关键词】医学院校;廉政教育;思政教育;融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大学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育人目标来开展,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伴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基层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地方医学院校在培养志愿扎根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毋庸置疑,探讨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是一道时代命题,也是地方医学院校发展中需要着力破解的一道发展难题。
一、医学院校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
廉政教育在高校主要体现为廉政文化教育,旨在传播健康向上,清正廉洁的价值取向,引导个体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廉政即廉洁从政,属于文化范畴。廉洁是一种道德观念,一种道德修养,外在的表现为文化,内在的包含价值评判和行为选择。高校、医院出现的不廉不洁和医患关系紧张乃至医闹事件均说明社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加强高校及其附院的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是预防医务工作者腐败的有效举措和题中应有之义。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工作范畴,并提上议事日程。
高校历来被视为清廉之地,与腐败相去甚远,这种惯性思维导致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意识不强,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要性把握不够,在专业性极强的医学院校更为凸显。不少医学院校往往把专业课教学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将目光和注意力放在医学相关专业课教学上,鲜有积极探索如何开展好高校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更谈不上结合大学生特点,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虽然有的高校依托《形势与政策》课做到了廉政教育进学校、进课堂,但由于思政课使用统编教材,廉政教育进教材难度非常大,且由于教育方法单一,内容新颖度不高,加之医学院校学业任务重,学生对廉政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兴趣不足,时间精力投入有限,进头脑也就缺乏保障。长久以来,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常常是两张皮,缺少融合,在各自轨道上摸索前行。
二、地方医学院校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医学院校是推动国家医药文化事业发展的高地,属地医学院校更是高校所在地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机构,为基层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离不开廉洁的校园氛围,离不开立德树人目标的长期坚守,也离不开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1.医学生成长成才离不开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大中小学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可以说,抑制腐败要从孩子抓起,要从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抓起。医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主力军,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反腐倡廉的生力军。对医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廉洁教育是祖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现实需要,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社会生活中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引发的医疗事故、医患矛盾、医患纠纷无不向人们警示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缺失引发的不良后果。无论是从内涵来看还是从外延来审视,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都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二者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2.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医学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廉政教育内容是高等医学院校与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实需要,有助于医学生牢固树立知廉崇廉敬廉向廉的廉政理念,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有助于学生坚定学医从医信念、“医心医意”扎根基层,选择正确的成长成才之路,对医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德高医粹的仁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迈入新时代,民众对健康的期许更殷切,国家适时提出健康中国战略,这一时代背景下,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医学生足以撑起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半边天,他们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廉政素养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所高校的未来,将医学院校廉政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是办好民众满意医学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迅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2012年以来,教育部围绕“倡廉洁、行勤俭、树清风”“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等主题在全国高校开展的廉洁教育系列活动实际上是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活动在高校融合开展的有力证明,对引导高校师生遵法崇廉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医学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廉政文化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形成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廉政观。
三、廉政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思考
地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它们的发展和使命离不开牢牢把握住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离不开当地民众对医学人才的新企盼、新需求,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应着眼于守好校园这片廉政文化和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1.整合教学内容,把廉政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打造“金课”,消灭“水课”,各高校应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育方式中蕴含的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资源,促进廉政文化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與思政课教学相融合。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思政课教育教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是把廉政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多。尽管《意见》明确指出,“要安排一定课时,开展廉洁专题教育,并组织开展以廉洁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和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给广大青少年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实际上,因为课时、认识等原因,各高校尤其在医学院校单独开设廉政教育课程难度极大,不过把廉政教育内容融入《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并在思政课中辟出一定课时开展廉政教育却是可行的,使医学生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接受廉洁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政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医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廉政观,为他们将来廉洁从医打下坚实的基础。地方医学院校在教学中多选取与医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相联系的案例,通过在思政课中讲授廉政教育相关内容来实现二者融合发展,把廉政教育带进课堂、编入教材、融入头脑。
高校的廉洁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呢?《意见》指出“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医学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于渗透廉洁从医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关爱患者、敬畏生命、精修术业等职业素养。“出淤泥而不染”“夙夜为公”“两袖清风”等内容是医学院校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医学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挖掘地域文化中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廉政文化等优势资源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将优秀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和廉政教育之中,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廉政教育内容,以此提升师生员工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投身医药卫生事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此外,伴随着一批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优秀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医学院校所倡导的育人理念必将由毕业生带向工作单位,辐射到周围人群。
2.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廉政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推动教学改革,深化课堂革命,创新方式方法,把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打造成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金课”,如在《形势与政策》中设列廉政教育专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提升,可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医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如何在教学改革中将廉政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呢?课题组认为可采用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下工夫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运用更贴近学生诉求的知识积累、社会观察、问题讨论、影视观看、情景模拟、演讲朗诵、经典导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还可以通过报告会、现场教学、赴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附属医院和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研修等方式让受教育者通过亲身感受和切身体验完成内化与外化,给医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笔者所在学校的纪委非常重视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如编写医德校本教材、举办“清风伴我行”征文比赛、书画展、座谈会,纪委书记带头在附院和校内思政课《形势与政策》中讲授廉政专题等,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形式和活动载体,逐步形成了“廉荣贪耻”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
3.拓展教育载体,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育人功能
任何一所医学院校都应适应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的节拍,瞄准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满足医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拓展教育载体。为提高学生素质,医学院校在进行育人的过程中应综合运用互联网+时代的先进信息技术媒介如微博、微信、QQ群等,并将它们作为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平台。笔者所在单位非常重视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基地建设,注重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医德教育,深入挖掘陕西地方传统医药文化的精华,从实际出发,依托校内外医药文化资源和地区优势廉政文化资源建基地,谋发展。校内围绕敬畏生命、护佑生命、遗爱人间建立了医学人文教育中心,校外在于右任纪念馆、铜川药王山、张载祠(横渠书院)、扶眉战役纪念馆、潼关杨震廉政博物馆、城固县博物馆等地建立了大学生思政、廉政、医德教育基地,并在各基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校内外基地自建立以来,在医学生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且富有成效的作用,被校内外专家公认为对师生和社会公众进行廉政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好场所。
医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离不开社会这一大熔炉。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灌输到启发、单向到多向、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让医学生学会思考、用心体验、着力践行,从而增强地方医学院校廉政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实效性,旨在把学生培养为具有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笔者所在高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医路相伴”“医心医意”“‘救在身边”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农村、边远山区开展支医、支教及大型义诊活动,赴校外教育教学基地开展思政教育和廉政教育活动,学生受益非常大。
4.多方协同共进,构建立体化育人体系
《意见》指出“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廉洁教育中的整体合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廉洁教育网络。”见习、临床实习阶段被公认为医学生毕业前再次接受思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黄金时期,不容忽视。然而,医学教育中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是:医学生实习分布较为零散,学校关于思政教育、廉政教育和医德教育的统一教学内容,一整套规范程序要求在实习医院开展起来存在很大困难,加之有的实习单位将教育教学重点放在了临床医疗技能的提高和医疗知识的传授方面,思政教育和廉政教育常常被弱化甚至束之高阁,教学的同质化要求难以保障。因而,地方醫学院校廉政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学校党委、纪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有关部门协同构建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医学院校廉政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任重而道远,医学生正确廉政观念的养成、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社会-学校-家庭-个人总动员、齐发力,通过构建管理者—教师—学生三维互动的育人模式,才可能形成风清气正的高等教育良好生态,消灭“水课”,打造“金课”,不断推动医学院校廉政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http://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5253.htm#1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2.吴千里.廉政教育内容的思政教育取向解读[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33-36.
3.赵保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医药学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4):166-168.
4.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01-19
5.龙丽,王拱彪.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政教育“基础课”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上,2011(12):115-11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
作者简介:李亚芳(1977—),女,硕士研究生,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和高校文化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医学院思政专项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8SZ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