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立恒
【摘 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各类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信贷风险也面临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的问题,而经过分析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的整体情况,以及其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带来的影响;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有效地避免信息不对称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是多方面且具有危害性的。正因如此,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从一方面要求有关部门一定要积极地探索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并能够高效地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信息能够更加地透明化、公正化地展现出来,并能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概率。与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的银行相比较,相对来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仍远远落后。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必须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做出适当的改变。
1.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1.1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获取的市场信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異性。在贷款市场当中,企业是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而国有商业银行是没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鉴于国有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在进行贷款前后的所涉及到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特征,有一些企业会存在贷款到期时会无力偿还贷款或者是根本就不愿意去偿还贷款的情况,显而易见,这就明显地增加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1)贷款申请的信息不对称。
信贷资金仍然是目前企业的主要获取融资的经常选用的渠道之一。不可避免地一些企业有时候会为了获得想要的所需资金而欺骗银行,这时若是银行无法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就会根据企业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贷款发放,这会导致错误和损失的情况发生。
(2)贷款发放后的信息不对称。
贷款发放之后,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企业可能会利用自己掌握的私人信息,私自改变原来贷款的目的和方向,通过暗自地操纵信息,去欺骗和迷惑银行。但是,在银行获取信息的质量的不对称、获取信息的及时性的不对称和获取信息的全面性的不对称等方面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风险增加,或者损失增加。
(3)贷款回收时的信息混淆。
将这种情况应用于当前的中国信贷市场中去而言,信息混淆这一问题,则主要是表现为在财务信息方面的混淆。例如以下情况,公司使用虚假的财务报表,通过重新整合公司财务数据和指标,来营造一种假象,使其混淆并欺骗银行。
(4)历史信息、现实信息、未来信息的不可信。
如果是基于可靠的历史信息和可靠的现实信息,所得到的未来信息是可以提前预测得到而且是在可控范围内的。然而,由于中国目前存在着许多不可靠的历史信息,而且在现有的信息中也同样有一部分是不可信的,因此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使得判断未来信息也变得更为困难了。
1.2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原因
(1)市场分割的原因。
信贷市场可能由于一些因素(包括地区差异、交易技术限制或信贷交易者的财务认知差异等)而分割。这个因素就会使得一个市场中的交易者不能共享其他市场中的交易信息,无可厚非地也不能准确地掌握得到其他市场中的相同的金融产品或者类似的金融产品的详细交易信息。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交易过程中所获利益与所受损失的波动。而这种情况在大多数发的展中国家中,更为普遍。
(2)信息渠道不畅的原因。
由于信息传递机制的不完善或者信息传递技术的局限性,使得投资者无法及时地获取交易的活动信息内容,因此必须在决策信息失真或者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
(3)信息识别和处理能力低下的原因。
如果交易者在信息较为全面的情况下却仍然没有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原因可能是交易者本身缺乏信息识别、信息整合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和经验等。
(4)信用欺诈的原因。
由于在交易前并不能非常清楚交易主体主观的道德品质是怎样的,这也会加剧风险的恶化。加上由于不同的企业在信贷交易中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可能会提供虚假的信息。在一些信息系统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由于以上所述的信用欺诈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亦是十分严重。
2.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2.1产生原因
无可厚非,银行的主要目标是获利,而其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活动是信贷。商品货币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银行信贷)可以促进更好的货币流通。此方法的条件是还本付息,是属于单方转让模式。将商品交易行为与银行信贷相比较,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也存在各种不确定的风险概率,例如不确定贷款人能否按时偿还。在经过商品交换之后商品和货币结算后,双方之间就不再互相地承担权利和责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商品交换的信贷风险也就不会再持续不断地增加了。但是与商品交易活动相比之下会发现,银行的信贷业务的风险反而变得更大了。在信贷活动中,相对而言企业处于有利地位,因此他们将可以获取更多更加丰富的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故意地隐瞒其在经营管理上的一些缺陷信息,影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企业不能提供真实的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通过一些暗箱操作的不正当的手段,银行无法正确地分析出企业所面临的真实的经营状况,这就意味着银行信贷将承担更大的风险。
2.2表现形式
(一)利率风险。
所谓的利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必须要承担的经济损失。如果商业银行在实际的签署之前还不能较好地对资本投资进行该有的风险评估工作,这也会增加风险,直接影响到利率会计。
(二)契约风险。
在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所提前签订好的协议关系当中,众所周知,企业是属于贷方的,需要动用资金。因此,企业对资金的下落、以及项目的风险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内容会有更好地了解。除此之外,商业银行通常在公司合伙中具有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合同签订后违反规定的内容,从而使借款人面临一种较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在将来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将会在各种高风险项目中投入资金。如果是投资失败了,就将直接影响银行的贷款。
(三)贷款抵押风险。
银行和企业建立贷款关系。许多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需要以各种资产来作为抵押物品。对于企业违反合同规定的情况下,是可以出售抵押物的,以弥补或者减小损失。然而,商业银行信贷部门在很多情况下也会产生一些误解,例如,他们有时候就会很简单地认为只要是贷款抵押物就能够随时地为他们避免一些信贷风险,但是往往在实际的操作程序过程中,抵押物本身可能也在同时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准确评估抵押品是不可能的。如果是抵押人随意处置抵押物,因此当抵押物再被回收时,银行就将面临比之前更大的风险。
(四)信贷配给风险。
在实际的交易活动当中,往往信贷部门的实际盈利能力是会受到企业一方的偿债能力以及银行一方的贷款利率影响并其随之发生而变动的。商业银行更加重视贷款的实际信贷风险。假设信贷风险与利率水平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就必需要通过不断地提高利率水平的方式,才有可能保证有效提高银行自身收入水平。在现实中,信贷的实际操作流程当中,银行和企业一样,都同时面临信贷不对称的情况,往往在这个时候,企业会选择较高风险的投资方式,而相比之下,银行获取信息的时间是滞后的,因此这就加剧了双方之间需要承担的信贷风险。
3.信息不对称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措施
为了能够建立起较为良好的信贷关系,银行和企业之间应该建立良性竞争关系,避免有时会向信誉差的企业放贷的情况发生,以此确保企业可以树立起信誉第一的这一理念。作为银行一方,他们职责所在要求他们不仅仅必须要提供出优质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还必须大力支持诚信的合作伙伴,可以采取利用舆论的方式手段来曝光那些信誉较差的公司,并以此建立互利双赢的关系。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信贷档案
在贷款之前,银行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以提高贷款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确保贷款决策的准确性和贷款决策的及时性。建立贷款期限审查平衡机制,结合借款人的合作能力来确定交易中的贷款利率以及抵押的贷款利率,对那些不按照规定履行承诺的借款人进行适当的处罚处理,并根据贷款合同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在贷款签订过程中,银行和企业需要确认双方这个字应承担的义务和所享受的权利,并明确违约金的每一项条款说明。银行自身需要使自身的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加强贷款之后的检查、咨询工作。
(二)提高信贷活动的信息对称程度
为了能够提高信贷活动的信息对称性,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2)收集客户、信贷业务等综合信息,对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数字化监控;
(3)通过深入地分析信贷管理信息内容,建立出数据关系較为良好的模型,以使的数据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可靠;
(4)建立了企业和银行的共同利益,建立了组织结构按特定要求设立,避免代理人道德风险。
(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主要包括企业和信贷部门。
4.结束语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商业银行信贷的利率和契约风险指数,这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造成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如果在信贷交易的过程中,双方或者信用交易的其中一方因为信息隐藏从而获得不完全的信息,那么将会增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系数和管理难度。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应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出防范信贷风险的方法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国强. 信息不对称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定位研究[D].湖南大学,2003.
[2]丁杰.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影响分析及讨论[J].时代金融,2017(27):81-82.
[3]苏瑛.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J].山西农经,2018(11):84.
[4]陈志祥.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8(16):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