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当代民族声乐发展与演唱风格的思考

2019-12-26 01:51赵梅
中文信息 2019年12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民族声乐多元文化

赵梅

摘 要: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悠久,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也各具特色,各有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作曲家也与时俱进,对民族声乐作品进行了不断的创新。本文围绕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就其演唱风格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声乐 演唱风格 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2-0-01

前言

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艺术享誉世界,民族声乐艺术通过不断的借鉴、吸收与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因此,对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及演唱风格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概念及特征

声乐艺术,主要是指人声音调会随着自身发出的声音,以音调与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将音乐表演中的审美价值体现出来。声乐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魅力,能够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从狭义的层面上来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所融合、渗透而产生,(1)曲艺、(2)民歌、(3)戏曲等。当代民族声乐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将我国传统唱法、民间唱法与其他风格的艺术精华进行了融合,还充分借西洋美声唱法 ,民族声乐借鉴了西方的声乐艺术技巧,实现了对民族声乐的创新与发展[1]。建国以来,我国文艺工作者撰写、排演了很多优秀的中国民族歌剧,比如《江姐》《野火春风斗古城》《珊瑚颂》等等,“这种"发掘民族特有语法"写作成歌剧的工作, 并不仅是为完成民族歌剧而使用中国风味的素材,而是着意于如何在歌剧的场合上,来表现真实的中国风格,以及中国人民的感情。”

二、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演唱的方式上,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具有多样性、民族性的特征。在民族性上,由于中华民族之间的交流非常的频繁,各民族之间的艺术融合、相互之间的影响也较为显著,这样就使得民族声乐艺术出现了新的特征。如:对情感美学的要求,对声情融合的掌控,对吐字咬字的要求。

在多样性上,我国地域辽阔,历史较为研究,有着许多的民族,而每一个民族的地方语言及文化习俗都有差异,这样就使得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较为丰富 。例如,蒙古族的长调以辽阔悠扬见长,江南小调则是以清新隽秀闻名,藏歌则是以粗犷奔放见长。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民族势必会相互影响,在不断的融合与碰撞中,推动了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也使得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民族声乐体系之间相互学习与借鉴吸收 [2]。中国民族声乐之所以具有多元化的发展特性,就是在于其自身内部体系之间的多样共存。我国的民族数量众多,在频繁的民族交流中,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从而实现了和谐共存并产生了新的流派。如:京剧,它就是以秦剧、昆曲为基础,通过借鉴与继承再加上适当的创新发展而成的。二、西洋美声唱法的影响,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发生了改变。美声唱法训练方式、演唱方法等,都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构建多元文化格局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将我国民族声乐中的精髓发扬光大,积极吸收先进的文化艺术,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关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思考

1.科学的气息运用与舞台表演相结合

要想发出美妙的声音,那么就需要良好的歌唱呼吸,在呼吸的要求上,我国民族声乐与西洋美声是具有一致性的。其将气息吸在横膈膜并保持住的做法,利用横膈膜来实现对气息的控制,通过这种呼吸方式,使演唱变的更加的灵活,与我国戏曲演唱中“气沉丹田”的呼吸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代民族声乐充分借鉴了西洋美声发声技巧,不仅演唱气息深、控制好,而且与作品情感抒发所需要的身段、表情、动作紧密配合,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塑造形象鲜明的舞台角色。

2.发声及共鸣的运用变得更加的科学

在良好的歌唱状态上去进行发声才能够使歌唱者的嗓音得到改善,才能够使歌唱者的歌唱能力得到提升。在发声训练中,“中声区”非常重要,在人的嗓音中,它是整个音域中最为自然也是最省力的一段音区[3]。

在练习过程中,需要保持声音在气息支点上,然后需要对训练的顺序进行把握,要采取由下往上的这种训练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够唱的太“撑”,口的张口尺度不能过大。在传统的民族唱法中,主要是以头腔共鸣为主,但是,在当代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则朝着西洋美声方向靠拢,除了头腔,还有胸腔、口咽腔的共鸣,以声区的高低调为依据,对中声区、高声区的比率进行调整,音色发生了变化,在学界产生了“民通”、“民美”等流派。

3.咬字更圆潤,声音更饱满,线条更流畅

在我国汉民族声乐演唱中,由于语言文化的原因,注重字正腔圆,要求以字行腔,腔随字走。由此可知,在歌唱中,吐字与咬字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西洋美声唱法中, 在咬字上更重视声音的圆润,更注重元音的发音纯正,这样的训练和要求与传统的民族唱法相结合,推动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变化,基于这样的演唱风格而登上国际舞台的我国民族歌剧《木兰诗篇》,获得了国际声乐界的赞誉。故此,在对现代民族声乐作品进行演唱时,需要对这一特点进行把握,这样既能够使吐字清晰,又能够使声音更加的圆润,线条更流畅。

结语

综上,我国各民族的声乐艺术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民族的不断交流中,各民族的声乐艺术在不断的融合与发展。此外,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还受到西洋音乐文化的影响,这使得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其演唱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不断的融合与发展,我国当代民族声乐的气息的运用变得更加的合理;发声及共鸣的运用变得更加的科学; 演唱的中国风格更加易于被其他民族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杨文煜.当代民族声乐多维思考[D].苏州大学,2016.

[2]郭泗茂.关于中国当代民族声乐发展与演唱风格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4,09:39.

[3]张强.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D].南京艺术学院,2012.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民族声乐多元文化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