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跃溪
摘 要:植物是生态绿化的主体结构,在现阶段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状态下,需要通过大力的植树造林和建设绿化工程进行改善。为了保障植物能够保持健康、良好的状态进行生长,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植物进行保护。这里就涉及到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工作,还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科学的植物保护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防止植物受到病虫害、人为等破坏威胁。林业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作用,将保护预防放在主要地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保护技术,本文将对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植物保护技术;病虫害;综合治理
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是多个植物保护技术的组合运用,目的是安全有效地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植物遭受不良因素的破坏,为植物生长创设良好、安全的环境。现如今,生态发展理念被贯彻应用于社会建设发展,植物保护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任务。通过科学运用植物保护技术进行病虫害治理工作,对于林业生态建设以及效益提升来说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人类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一、植物健康生长期间的主要威胁因素
1.病虫害的威胁
病虫害在植物生长期间会一直伴随,病虫害大多数都具有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强的特点,容易造成成片的植物受害,严重情况下植物会死亡。病虫害对植物健康生长的危害性显著。病害是以病菌方式侵害植物,虫害是指有害昆虫啃食植物,对植物进行破坏,若是病虫害发生并蔓延,势必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损伤,植物生长和发育都将被严重的抑制。
2.环境因素的威胁
植物由于本身品种的不同,对生长环境也有不同的要求,包括土壤、温度、光照、水分等等,植物所处的生长环境当中,若是不符合植物生长需求,那么植物的生长发育就难以保持正常良好的状态,植物的生长发育效果就会产生不良性的变化。举例来说,当植物栽植土壤当中水分缺失或者肥力缺失时,植物会营养不足,长期缺水也会导致植物死亡。
3.人为因素的威胁
人为因素对植物的破坏力度也是非常大的,如今还是有很多人缺乏植物保护意识,还有的为了获得经济利润而对植物进行破坏。虽然各地区都在对滥砍乱伐等人为破坏植物的行为进行禁止,但是力度还需要加强。如还有人会在林区乱扔垃圾,还在随意放牧,这些都是人为的威胁因素。
二、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及作用
1.植物保护工作强化的重要性
现代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程度严重,空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全球变暖等生态恶化问题愈加明显,植物乱砍乱伐、病虫害程度加剧等都对植物健康生长有严重的威胁,植物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无法更好的发挥。因而需要通过有效的植物保护工作,来对植物健康生长的威胁因素进行全面的预防和规避,可見植物保护工作强化的重要性。
2.植物保护工作开展的主要作用
植物是生态系统当中的核心结构,植物生存与人类生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对植物的有效保护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并构建良好的绿色环境,为人们营造舒适、清新的环境,对各种污染问题起到净化的功效,缓解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植物具备的调节与改善功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植物的保护,来促进生态问题的改善。同时,植物也是城市绿化和林业建设的主体,通过对植物的保护,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
三、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开展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工作
1.常见的植物保护技术种类
在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林业管理人员首先需要结合当地常见的病虫害问题,选择合适的植物保护技术种类。这还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分析出不同技术的应用优势和不足,保证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植物保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化学防治技术,是根据病虫害的实际种类,利用专用的化学农药、杀虫剂等进行合理配制和喷施,这种方式需要严格规划化学药剂的使用浓度,剂量以及药剂类型。这种防治技术虽然应用效果比较高,但是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植物的健康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工作人员引起高度重视。
(2)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病虫害的习性特征,来采取物理手段进行防治。如,针对具有趋光性的虫害,可以利用光亮吸引然后集中灭杀。这种方法成本比较低,但是见效较慢。
(3)耕作防治技术,就是将植物栽植种类、时间以及生长环境进行改善优化,来创造更加良好的生长环境,让植物自身生长效果得到强化,抗病虫害能力增强。
(4)生物防治技术,就是在植物生长环境中引入病虫害的天敌,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达到防治的效果。
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对植物自身生长特点、生长环境特点以及病虫害发生的特点规律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为依据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方法开展防治,对于化学防治技术需要慎重使用,避免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现阶段,应用效果最好、防治方式最科学的就是生物防治技术。而为了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林业管理人员还需要合理使用多种植物保护技术,全面提高病虫害的治理效果。
2.全面优化和保护植物生长环境
对于植物生理性病害的防治要因地制宜,以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其生长规律,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尽可能地减少因为温度、光照、湿度、土壤等对植物生长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理性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在开展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时,应当充分关注于技术操作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3.加大植物保护宣传力度,强化人们植物保护意识
对于植物破坏的人为因素,就要通过强化人们植物保护意识和完善植物保护规章制度进行防治。首先,要加大植物保护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植物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植物保护制度和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于人为破坏植物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
综上所述,在病虫害治理工作中综合应用植物保护技术,能够为植物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对威胁植物生长的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理,从而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发育,更好的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综合发挥。
参考文献:
[1]郑志琼.浅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统计与管理,2015(2):148-149.
[2]闫安,白璞,王小艳,等.简述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的推广[J].农民致富之友,2017(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