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机制探析

2019-12-26 01:51李陟威
中文信息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

李陟威

摘 要:面对教学改革以及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形势,高校应当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机制,实现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实施。本文从生活、学习、思想层面分析了新形势高校团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机制的有效策略,以供诸位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 基层团支部 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2-0-0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受到了更多的文化与思想冲击,他们的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对利益的诉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1]。因此,与过去相比,外界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会更深。高校基层团支部作为先进思想理论成果的宣传者,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其工作实施也会变得更加困难。笔者认为,高校应当顺应当前发展形势,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机制,以实现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一、新形势下高校团建工作问题分析

在教育改革与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形势下,无论是从学习、生活层面来看,还是从思想层面来看,高校团建工作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就学习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班团支部联系不足,而大多班团支部也未发挥督促学生学习的功能与作用。就生活而言,当前的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是以班为单位的,而并未针对学生宿舍建设相应的团支部,所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就思想而言,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学生本身思想政治素养不足,所以学生缺乏团建意识及组织认同感[2]。这些是加强团支部建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发展班团支部治理能力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机制的有效策略

1.应用班团一体化模式

所谓班团一体化模式,就是一种以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紧密合作共建基层团支部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团支部建设模式。应用班团一体化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组织的运营活力、班级工作的开展能力、团员的参与活力,营造以班团支部为中心的班集体。站在高校改革与建设、个性化教育的角度来看,班团一体化是国家及社会对高校改革的新要求,是建设“卓越院校”、“一流特色专业群”的新突破,也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途径。所以,高校应当在基层团支部建设中应用班团一体化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建立班级一体化名师工作室,配备相应办公设备,并构建相关网络微信平台、网络资源空间,确保工作室成员同游资源共享、经验共享、交流互助、服务学生的平台与空间,同时,制定工作室建设制度、建设任务书以及具体实施计划,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科学、有序的推进,以培养高素质辅导员团队,推进基层班团组织政治性、群众性和先进发展。

2.编撰团建指南

共青团总章程规定了基层团组织的的基本任务,指导者团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总章程中并未包含高校团建工作明细,因此,高校团建工作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缺少明确要求与指导的问题,高校应当针对团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编撰与自身办学特色、团建需求相适应的团建指南,以指导基层团支部建设。一方面,编撰团建工作指南,在指南中指出基层团支部的工作细则、内容及方法,对总章程中的相关进行拓展,将其与学生联系在一起,细化各支部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并明晰工作制度与团支部各项运作机制,如例会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工作执行制度、干部任职制度、推优工作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奖惩制度、考核与测评制度等[3]。另外,还需要编撰配套的工作手册,将手册内容划分为团支部工作明细、团干部队伍结构明细、工作计划明细、会议记录明细、科技成果统计、奖励明细、推优计划、考核表、团费收缴记录等模块。另一方面,编撰团支部活动指南,在指南中指出团支部活动的具体内容及活动形式,安排劳动、家教、义务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应用辩论、知识竞赛、游戏等形式,确定活动内容与形式顺应时代的发展,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现象,体现学校专业学科特点,与学生重点关注的问题相贴合,如就业择业、考研等。

3.完善干部队伍制度

基层团支部干部队伍是否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与业务技能,其作风是否优良,直接影响团支部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贯彻落实。所以,高校在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机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完善干部队伍制度。其一,建立干部竞聘、聘任机制,优化班团支部书记选举,以竞聘上岗加投票的形式替代传统单一投票的方式,从参与班团支部书记竞聘的学生中进行择优,并将选出的优秀学生上报至校团委,由校团委进行综合评议后选出班团支部书记候选人,再由班主任组织开展演讲活动,要求候选人就班团支部工作理念、工作內容与具体方法进行演讲,展示个人能力,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班团支部书记,同时上报校团委;其二,制定干部培训制度,针对新上任的班团支部书记个人能力中的不足进行工作前的任职培训,建立其团建工作意识,加强其对团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着力提升其工作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培训时不必采用常规培训方法,可借助研讨班的形式开展培训活动;其三,健全干部工作述职与考评制度,规定各班团支部书记定期向校团委呈递工作报告,围绕班级团支部建设与具体的工作成效开展工作评议会,并根据学校团组织建设规划评议的具体内容[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及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形势下,高校团建工作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学生与团组织联系不足、团组织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生活诉求、学生缺乏团建意识及组织认同感等。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机制,首先,应用班团一体化模式,加强学生与班团支部、校团委间的联系;其次,编撰团建指南,指导团支部建设;最后,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薛晶晶.新形势下团建工作的问题探析[J].科技视界,2015,(25):242-243.

[2]黄逸莲,黄哲,彭晓蓓.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1,(12):127.

[3]周志群,徐长文,刘诚悦.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推优的规范化建设刍议[J].文教资料,2012,(31):133-134.

[4]龙妮娜.刍议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6):138-142.

猜你喜欢
新形势高校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