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艺恒
去年秋天,学习压力颇大,姑父一家即邀我爬山,一舒心中愁郁.山已忘其称谓,唯记得山中秋景,便唤作“秋山”,亦未不可。吾以为,秋山有三奇,一曰“秋景如画”,二曰“峰回路转”,三为最奇者,曰“蝉鸣”。
站在秋山脚下,还未深入去见识那落叶铺成的黄毯,清泉奏响的仙乐,亦未见识那怪石嶙峋、游鱼戏水,仅大眼一扫,漫山遍野的金黄,漫山遍野的秋风,如同一个大写的“秋”字,直愣愣立在你眼前,又忽而间融于万物之中。
虽旅途疲累,但心向往之,只是稍作休整,便大步跨进那条幽深的山路,刚一深入,便不禁打了冷战,赶忙紧了紧我身上的风衣,脚步也慢了下来。这时我想起寒山的诗“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想到这儿,忽然觉得四周的景变得诗意起来,爬山的兴趣又昂扬在心头。
可再大的兴趣和耐心也熬不过这十八弯的山路。貌似全天下的山路都是这副德行,高低不平,斗折蛇行,仿佛沒有尽头,路况又不好,一步步走下去,耐心很快就磨完了。
正当我心灰意冷之际,耳畔忽然响起一声蝉鸣,辨不得远近,似是从四面八方传来,声音不大,却传的渺远。不知为何,突然有了捕蝉的欲望,遂寻声而动,走了大约百来步,依旧寻不得蝉的踪迹,心中正疑惑——刚才听的声音不大,为何离得这般远?
此时,一阵风轻拂我的面庞,略加思索,心中就有了答案,不过是凭借秋风罢了。我如同看穿了一位魔术大师的一个高明的魔术一般,正洋洋自得,不知何时,风停了,蝉鸣却依旧清晰可辨,不急不徐,好像在嘲笑我刚才的鼠目寸光。
听着这略微刺耳的蝉鸣,心中的好胜心也被激了起来,顾不得有路无路,直穿林子去寻那秋蝉。费了好大一番功夫,终于找到了蝉鸣的源头——那是一颗高大而挺拔的树,蝉鸣便从树顶上传出。这情景颇有些“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的韵味,只听了不一会儿,我便沉醉在这诗情画意之中了。风早已停憩,蝉声却依旧渺远。
我忽然悟了!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指导教师:柴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