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万胜?张文奎
摘 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基础,在基层畜牧兽医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的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地建设管理制度,如健全疾病防控制度、健全管理机构、重视对基层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监督,为保障畜牧安全和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体制;问题;建议
在畜牧业的发展中,畜牧兽医体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基层畜牧兽医体制现状、问题和建议等方面阐述了基层畜牧兽医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技术部门和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基层畜牧兽医体制的现状
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县级以上的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设立畜牧兽医站,同时兽医站中的管理人员经费都由相应的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该部门主要承担动物的防疫、动物的检疫等职能。为了更好的配合国家的规定,不同的地区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分别出台了不同的指导意见,不仅建立了县乡两级兽医工作体系,同时不断提升了养殖场防疫人员的能力。
二、基层畜牧兽医体制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在畜牧兽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人才缺失、思想落后的弊端。随着国家对畜牧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对畜牧兽医机构改革力度也在加大,但是一些基层的领导人员还是没有认识到畜牧兽医体制的重要性,在体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所以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发展十分缓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效率。
2.重视程度不够
在具体的体制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领导人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些领导人员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一些地区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衡、工资和人事体制不完善的情况,存在着敷衍了事的问题,这对畜牧兽医机制的建设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可以说,基层领导重视度不足使基层畜牧兽医体制发展受到阻碍。
3.基层畜牧兽医缺乏创新
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不重视对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不能满足动物防疫的需求。
4.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量需要提升,为了更好的保证畜牧兽医体制的建设,应该不断地增强执法的力度和扩大执法的范围,然而在一些地区并未真正的将执法工作落到实處,从而严重影响了基层畜牧兽医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三、对基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1.积极落实防疫制度
在工作的过程中落实责任机制,乡镇人民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的免疫制度。如果是大型的规模化养殖的话可以允许其自主采购免疫疫苗,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如果是散户养殖的话,应该采取统一的强制免疫,同时由政府购买疫苗,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化的水平。
2.提高对体制的认识
正确的管理体制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保障,针对一些地区出现对体制认识不足和执行力不够的情况,相关的兽医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体制作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员认识到体制的重要性,保证技术人员在畜牧兽医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中能够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执行,不断促进基层畜牧兽医的发展。此外,基层兽医站还应该为养殖户提供足够的技术保障,可以说提高对体制的认识是促进我国基层畜牧兽医体制创新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3.加强基层的执法力度
首先,结合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情况,加强执法的职能,为此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该不断地强化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力度,同时不断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其次,畜牧兽医执法的工作重点应该有所转移,重视向基层乡镇靠拢,不断强化乡镇动物卫生监督的力量,强化基层兽医的监督力量。
4.加强PPP模式的探索和推进
PPP模式指的是政府、社会和资本之间的合作,主要工作模式如下所述:政府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市场通过政府赋予的公共服务管理职能来更好的实现社会化的服务。该模式的出现和推广不仅有利于政府从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同时,还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来监督基层畜牧兽医的发展。此外,社会组织在推动畜牧兽医服务化发展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应该积极鼓励有资质的企业承担畜牧兽医的社会化服务。此外,还因该重视对执业兽医的培养和使用,不断壮大兽医的群体力量。重视对兽医的培训工作,不断地鼓励兽医到基层和乡镇地区进行实践锻炼,从而更好的为基层畜牧兽医体制的创新和改革奠定基础。
5.加大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
为了更好的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相关的部门应该重视对防疫工作资金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保证基层畜牧防疫工作中有足够的经费。加强对畜牧兽医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一些基础设施比较差的地区,国家应该有政策性的导向,不断促进乡镇和基础设施比较差的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此外,还应该重视对畜牧兽医实验室的建设,为提升防疫水平提供保障,同时还能提升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监测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侯秋霞,王拥庆,刘庆贺. 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关键技术[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