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宇 王翠芳
〔摘要〕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社会治理背景下,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从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运行机制、处理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入手,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良性发展。
〔关键词〕 社会治理;社会心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6-0084-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1 〕。这不仅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到社会治理的高度,而且为社会治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功能及作用,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由心而治”的新思路,既是新时代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探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内涵
早在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就在其著作《建国方略》中将国民心理建设放在建国的首位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一直重视群众心理的引导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发生的结构转型,国民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影响日益凸显,社会心理建设也较以往更加受到国家的重视。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培育社会心态的要求,强调要注重人们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及“心理疏导”的概念。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并明确要求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并将道德约束和心理干预作为社会治理的手段。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服务。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是我国针对心理健康服务制定的首个宏观指导性文件,其中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际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的关键措施,是培养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 〔3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1 〕。至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就上升到了社会治理的高度,并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
综上可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主要是针对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疏导、社会情绪及社会预期管理等,以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凝心聚力 〔4 〕。
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需要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承担着培育社会心态、疏导社会心理、调节社会情绪、凝聚社会共识、引导社会价值,进而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功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
1.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社会治理提供心理学支撑。社会治理是由作为治理主体的人及其组织实现的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其在本质上是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治理主体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为实现公共利益就社会事务管理而相互协商、合作并群体决策的互动过程 〔5 〕。可见,社会治理的主体、客體和过程都涉及人,人的问题是社会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心理的问题是人的问题的重要方面。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和层面都会内生出大量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恰恰构成了社会心理服务的主要内容。如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问题、公民的社会参与问题等,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由物质需要与心理需要共同构成,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更是亟待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因此,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社会治理离不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社会治理提供良性的心理基础。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平稳的社会心理基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如同空中楼阁。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的存在方式,一般是指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的总和 〔6 〕。社会心态和社会治理有着紧密耦合关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稳定的前提,是社会治理及其创新得以有效进行的社会心理基础。首先,社会心态是社会治理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社会心态是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是社会现实的折射。社会心态往往能反映一个地区社会治理的程度,良好的社会治理也会在社会心态方面以各种形式反映出来。比照当前的社会心态,通过研究社会心态的现状和变化,可以找到社会治理的难点,确定社会治理的重点、目标及方向。所以,社会心态既是指导社会治理的“风向标”,也是检验社会治理效果的晴雨表。其次,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治理有效进行的稳定器和推进器。社会治理的效能既取决于政府本身各部门的有效工作,还受到社会成员对政府治理方式和公共政策的态度及预期的影响。一方面,良好的社会心态是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健康成熟、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能够缓解社会矛盾,提高公众对社会治理的支持度和认同感,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推动各项社会治理改革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社会的稳定又依赖社会各阶层社会心理的平衡。各种负面情绪、不良社会心态必然导致非理性的行为模式,不仅增加社会治理的难度,而且会削弱政府社会治理的效能。所以,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治理有效进行的稳定器和推进器,社会治理离不开社会心理建设服务体系。
(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1.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从社会治理的高度,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纳入社会治理“四大体系”,由此可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2.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7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制度”与“人”的关系 〔5 〕。首先,制度的设计和运转必须以人们的心理为根基,以民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一个时期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制度建设的需要,一项制度若在大多数人看来具有正义性与合法性,则更容易得到理解认同和支持;如若违背基本的人性和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偏离了民心,则很难形成社会共识并难以落地。其次,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没有有效的执行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在制度和人的层面开展心理建设,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去端正社会认知,引导人的正确行为,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及制度的认同感,有助于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进而提高治理能力。因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手段
1.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供“由心而治”的新思路。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无论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还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都需要树立大社会观、大治理观,推陈出新,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以民心为出发点,“由心而治”是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创新。“由心而治”的理念是由社会治理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8 〕。社会治理在本质上是多元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群体决策的过程,与传统社会管理不同的是,社会治理在参与主体上倡导多元主体的共治,在治理方式上更多依靠协商民主,在治理目的上注重化解社会矛盾,在治理理念上非常重视精细化思想 〔9 〕。无论是治理的主体、治理的方式、治理的目的,还是治理的理念,都涉及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学问题,都会产生各种社会心理服务需求。比如,协商民主首先就是要协商各方的心理诉求,涉及了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因此,遵循并运用心理学规律,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开展各项社会治理实践,不仅能够助推社会治理,化解社会治理难题,而且可以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由心而治”的思路。
2.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发展方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适应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基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化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正面临着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硬治理”主要依赖行政司法手段、制度建设等方式自上而下开展;“软治理”则主要借助意识形态引导、价值引领、民主协商、文化教育、社会认同等软性方式开展。尊重人性和普遍的心理行为规律,采用心理学方法和策略,以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为目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无疑是软治理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既能体现社会治理的“柔性”与“韧性”,又可以促进社会硬治理和软治理的结合 〔4 〕,从而实现社会和国家的善治与精细化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7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良性发展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事关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站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高度,一定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确而有序地推进相关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社会心理服务属于特殊的公共物品,政府理应成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供给者和总筹划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推进。目前,我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尚缺乏自上而下的、明确的、专责的行政体系和责任主体,多部门协调、跨部门协调机制有待建立。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在试点地区要建立健全由党政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统筹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并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因此,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坚持和加强地方党委的统筹领导,理顺条块关系,建立自上而下党委总抓、政法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且结构清晰、职责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还要将发展社会心理咨询服务业编排专项规划,融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给予财政拨款、税费减免等政策性支持,并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
2.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监管机制,促进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政府要加强对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创新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管理机制,严格制订准入条件、合理收費与职业水平等管理制度;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心理服务制度化规范化。
(二)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有效引导社会心态
在社会治理框架下,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目标是培育具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社会心态。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是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1.打造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搭建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础,是直接服务个体、影响个体心理的重要手段。国家卫计委在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3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建立健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拓展社会心理服务的范围。首先,搭建城乡基层心理服务平台,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向基层下移。要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城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基础服务平台,在城乡社区普遍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其次,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提高学生的自我情绪调整能力。要在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机构中,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再次,开展职业群体心理健康服务,健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要鼓励党政机关和厂矿、企事业单位等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的形式,对员工提供心理评估、健康宣传、咨询辅导、教育培训等心理健康服务。
2.培育专业的、覆盖不同人群的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要铺设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离不开专业的全覆盖的服务机构和服务主体。为此,首先,要加快建立面向全社会人士的医疗心理机构、社会心理机构,面向学生的学校心理机构,面向居民、家庭的城乡社区基层心理机构,面向单位内部或各类职业人群的内设心理机构。其次,要鼓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创办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也要积极支持、引导、培育社会心理服务机构,通过购买社会心理机构的服务等形式,向单位、社区和个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特别要及时关注容易产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点人群,并为其提供公益性心理健康服务。再次,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创新不同人群的服务模式,为各行各业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心理成长等心理健康服务;卫计委等部门要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的技能培训和行业道德培训,要加强高校的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心理服务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运行机制,发挥社会心理学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影响力
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运行机制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社会治理框架下,重视心理学和心理学家在公共政策研究与咨询中的重要作用,将心理学研究与社会政策制定相结合,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
1.建立健全社会心态的监测预警干预机制,并引入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心理学研究在社会公共政策制定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通过心理学研究,能够发现社会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使政府和社会有关专家对隐含于政策背后的心理层面问题予以重视。社会治理中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都须重视心理学研究,针对社会心态的变化和社会情绪的波动,予以及时回应和调节,从而引导公民形成理性的社会预期,使社会心态平和。为此,地方党委和政府可探索建立社会心态监测预警机制,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通过部门联动、资源联合,使用大数据分析方法与技术,充分开展民情民意调查,准确把握各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心理需求,客观准确地分析民众社会心态,及时消除民众疑虑,加强正面引导,提升民众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公平感和满意度 〔10 〕。在公共政策出台后,更要继续做好政策的民情民意调查,了解民众的心态动向,并进一步完善社会心态监测预警机制,为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提供对策建议,以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冲突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机制,防范社会风险。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 〔11 〕。社会矛盾冲突往往是由于矛盾双方的不信任以及沟通不畅所诱发的,因此,要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社会矛盾冲突的心理疏导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把社会矛盾冲突发生、发展的心理规律应用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冲突,对多发易发的矛盾冲突和危机进行及时疏导和有效干预,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特别是要健全危机干预机制,发挥社会心理学在治理突发性、群体性重大事件中的作用,防范社会心理危机。社会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离不开社会心理诱因,治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可从干预社会心理问题着手,科学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加强心理疏导和防控,及时应对和减少突发性群体性重大事件。
(四)处理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时,提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这“四大体系”构成了社会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只有与其他社会治理体系无缝衔接,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区治理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等治理体系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应急管理、民生保障服务体系以及公共政策过程中,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朱小玲.孙中山国民心理建设思想初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30-35.
〔3〕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2017-02-
16)http://www.nhc.gov.cn/wjw/zcjd/201702/9b8c19214d6e46
5ebed6062e0905d229.shtml.
〔4〕辛自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与思路〔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05):257-261.
〔5〕辛自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之需〔N〕.光明日报,2019-01-18(01).
〔6〕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01):104-124.
〔7〕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2.
〔8〕陈泓菲,辛自强.助推、促进、由心而治——社会治理的三种心理学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19(06).
〔9〕杨玉芳,郭永玉.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02):107-116.
〔10〕傅小兰.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人民论坛,2017(S2):124.
〔11〕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 全面深入做好新时代政法各项工作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N〕.人民日报,2019-01-17(01).
责任编辑 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