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2-26 06:07李兴福张立军
医药前沿 2019年34期
关键词:颈性钩藤天麻

李兴福 张立军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医医院 宁夏 中卫 755000)

颈性眩晕又可被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医院中医科临床上常见疾病类型,该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群体,并且其临床症状较多,通常可表现为头痛、猝倒、肢体麻木、发作性眩晕等相关症状[1]。目前针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较多,中西医各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中医治疗效果更为显著[2]。本研究对中医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单一治疗与联合治疗的实际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内我院颈性眩晕患者500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常规组250例与实验组250例。其中常规组男性143例,女性107例,年龄为41~72岁,平均年龄为(54.37±4.28)岁;实验组男性151例,女性99例,年龄为42~73岁,平均年龄为(55.19±5.01)岁。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后,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对比后,发现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首先使患者呈仰卧位,并进行定位取穴;待常规消毒后,使用一次性针灸针以指切进针法进行操作,使针尖于颈夹脊穴进针1寸,以捻转补法对风池穴进针0.8寸并保持1min,同时以平刺法对百会穴进针1寸。在完成针灸后,对患者颈部、大椎、肩井处分别进行拔罐治疗。针灸治疗需隔天进行1次,以20d为1个疗程,总共需治疗1个疗程。

实验组:本组患者接受针灸结合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其中针灸治疗方法与常规组相同。天麻钩藤饮基本方为:甘草10g,钩藤12g,天麻、黄芩、桑寄生、夜交藤各15g,生决明18g,山栀、杜仲、川牛膝、益母草、朱茯神、夏枯草各20g。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加减,如存在耳鸣则需加灵磁石30g、炙远志6g;如存在夜寐不宁则需加煅龙骨15g、丹参10g、炒酸枣仁30g;如存在颈部疼痛则需加白芍15g、粉葛15g;如存在气血亏虚则需加当归6g、党参15g;如存在肾精不足则需加山药30g、山茱萸30g、熟地黄15g。以水煎服后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以持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总共需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参考标准:治愈:经过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及症状消失;显效:经过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经过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经过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及症状无改善或有加重情况出现。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常规组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颈椎病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颈性眩晕作为颈椎病临床常见分型,可占总发病率25%左右,是一种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发的临床症候群[3]。临床上针对颈性眩晕治疗方法较多,但各种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联合治疗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在中医的认知中,颈性眩晕属于“眩晕”范畴内,在临床治疗中相较于单一针灸治疗,运用针灸结合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的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其中针灸治疗可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使血管血流速度得到调整,并缓解椎动脉痉挛,最终达到改善供血及头晕的症状;而天麻钩藤饮为常用药方,该药方具有补益肝肾、清热合血、平肝潜阳的功效,进行随症加减后可达到针对性治疗目的。

通过研究发现,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常规组为81.2%,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颈性眩晕可通过针灸结合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提高临床效果,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颈性钩藤天麻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HPLC测定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