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丽君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畅想。一个月后,在对东盟国家进行访问时主席又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就此产生。其倡导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1]。其中,民心相通是五通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古人云:“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2]而要达到民心相通,就必须进行人文交流,又云“语言是心灵的窗户”,只有通过人际间的交流沟通才能促进民心相通,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此后,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3]。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国际传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讲好中国故事,就是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一个客观的、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及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在“一带一路”中架设了通向沿线国家民众内心的语言之桥,铺就了通向沿线国家民众内心的光明之路,因此,加强国际化传播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且不仅要培养其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其跨文化传播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优秀的语言交际能力决定了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是跨文化传播的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提高了语言的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升华和提高。优秀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良好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国际传播人才必备的有力武器。
传媒类院校作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心,在面对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新形势时责无旁贷,既承担着培养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的责任,又肩负着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具有较高外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其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更要加强对学生外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
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加强亚、欧、非各国间的紧密联系,2015年3月28日,我国政府制定并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4]。这一纲领性文件发布后,沿线国家间开始互办各类诸如文化年、电影节、电视周和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并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等工作。2017年6月23日至27日,在成都举办的第2届金砖国家电影节上,由来自5个金砖国家的导演共同合作完成的以“时间去哪儿了”为主题的一部集锦长片于电影节期间首映。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沿线国家间的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但事实上,语言不通,文化就很难相通,而文化不通,就不可能达到民心相通。过去我国向其他国家讲了很多故事,外国人虽能听懂,但能记住的却很少,他们只看到了中国为世界做的事情,而不知道中国这样做的目的,也不知道中国做的所有事情与他们的生活及他们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关联,甚至中国做得越多,他们越担心中国有什么目的,会不会侵害自己的利益。因此,我们如果不熟悉外国受众的话语规则和接受习惯、不能用有感情的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就很难使沿线国家明白我国“一带一路”的目的、发展规划以及给他们国家带来的益处。1937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后,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用英语写下了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从公正客观的角度向全世界描述了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而故事中极其强烈的真实感,使国内外对当时神秘的中国红色革命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从而使中国红色革命赢得了理解和支持。这启示我们,只有用别人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才能向世界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因此,语言沟通看似是一个语言问题,实则是一个制约因素,决定了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关系着我国在这条路上走得快慢、好坏、距离远近。对当前的传媒人才来说,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必须学会用有感情的语言说话,这样才能达到通情。
为保证本研究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笔者选取了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三所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传媒类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对这三所院校中担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部分教师及新闻传播学院大四的部分学生就其所在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以期了解目前传媒类院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情况,从而发现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合理建议。本次问卷由笔者本人亲自发放并回收,其中,对三所传媒院校专职英语教师分别发放问卷12份,共发放问卷36份,回收36份,回收率100%。该问卷包括10个单项选择题和1个简答题,主要从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情况及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的情况两方面进行调查;对三所传媒院校新闻传播学院的大四学生分别发放问卷150份,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50份,其中,有效问卷446份。该问卷共有9个单项选择题和1个简答题,主要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及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注两方面进行调查。以上问卷均符合统计学上最大样本量原则。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如下几方面问题。
表1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
表2 学生英语学习中掌握的内容
表3 学生英语学习中关注的内容
由表1、表2、表3可知,超过一半(71.7%)的学生表示同意或完全同意其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考试从而顺利获得文凭,而仅有12.6%和15.7%的学生表示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在被问到英语学习中最关注的知识点时,48.4%的学生选择了词汇量,另有37.8%的学生选择了语法知识,而仅有13.8%的同学最关注的是相关文化知识的掌握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再次论证了学生把大部分精力和功夫放在对单词的死记硬背和语法的掌握上就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对西方文化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一无所知,这必将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从而影响其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实战能力。
表4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花费时间最多的环节
表5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表6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介绍中国文化知识的频率
从表4中可以看出,只有22.2%的教师在课堂上花费较多时间讲解中西方文化知识及背景,而有77.8%的教师用较多时间讲解单词、语法或文章内容;表5显示,只有33.3%的教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而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一般或偶尔重视;在教师被问及是否在课堂上用英语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知识时,55.6%的教师认为如果课文内容中涉及,就会作详细讲解,另有25%的教师对这方面的知识讲解较少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只有19.4%的教师承认经常给学生补充中国的文化常识或风俗礼仪知识。这些数据表明教师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视不够,只注重为学生讲解单词和语法,而缺少对学生文化层面的关注,这将直接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
表7 学校开展相关中西文化知识讲座的频率
针对学校是否经常开展中西文化知识讲座这一问题,有32.7%的学生选择学院经常开展此类文化活动,但也有58.9%和8.4%的学生反映学校有时或偶尔举办此类讲座。由此可见,院校缺少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氛围。这一点在学生问卷中关于学生给学院所提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中也可以得到体现,很多学生都希望学院能较多地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开展国际教学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实战能力,并搭建更多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平台,增强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例如:可以积极开展各类文化讲座活动,利用双休日为学生播放一些露天英文原声电影等。
综上,通过对这三所传媒院校的部分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不难发现,目前各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情况不理想,而要想培养造就一批既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又具有高能力的国际化传播人才,解决当前传媒类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改变学习英语只是为通过考试获得文凭这一功利性观念,既要注重词汇学习,还要关注其文化特征。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的一篇课文中出现了“dragon”这个词语,学生在掌握其中文含义“龙”的同时,还应回想起很多好莱坞电影如《怪物史莱克》《训龙高手》等将其描述为邪恶势力的帮凶。课本中将其解释为“身上长有翅膀并且会喷火的怪兽”[5]。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经常骄傲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由此可见,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此词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西方,它是一个贬义词,而在我们中国,它却是一个褒义词。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照本宣科地念课文、解释单词、讲解语法,而应注重外国文化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例如: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一个外国人在参加舞会时凑巧碰到了他的一个中国朋友,他就夸赞这个中国朋友“你今天真漂亮”,他的朋友听后谦虚地回答“where where”(哪里哪里),这位外国友人听后很是不解,暗自想:“这个中国朋友怎么这样,称赞你漂亮,怎么还要问哪里漂亮?”于是他无奈地答道:“衣服漂亮。”他的中国朋友再次回答“where where”(哪里哪里),这次他彻底火了,认为这个中国朋友太不谦虚了。这虽然只是一个笑话,却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增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一些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学校应积极举办各类文化讲座活动,利用学生周末空余时间,播放各种英语原声电影,以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刮痧》这部电影。该电影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我国,刮痧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手法,由推拿、针灸、拔罐、放血等疗法衍化而来;而在美国刮痧却被认为是家庭暴力。这个影片通过许大同的“刮痧”案奇遇为我们例证了人们要学会认识和理解异文化,否则这个世界的冲突只会越来越多。此外,院校还应开设一些跨文化交际类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风俗、礼仪、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帮助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冷静、妥善地处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汉 云纹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否加强我国的国际舆论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用他人易于理解的方式、乐于接受的语言进行沟通,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能与沿线国家用语言进行交流,更要了解他们的历史知识、地域知识、政治知识、风土人情知识等。正如曼德拉曾说:“用理解之语沟通,印入脑海;用乡音之语交流,刻在心田。”[6]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传媒类高校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习得本身,更应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