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陵十三钗》电影声音设计

2019-12-26 19:41曲翘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秦淮音乐

曲翘楚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 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声音是影视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影视作品的点睛之笔。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声音设计,很好地配合和增强了电影真实感、梦幻感、时尚感的本性,强化了画面的表现力,重构和加强了观众的情感体验,实现了剧情的意义再造与增强。下面通过该影片的几个片段,探究其声音设计风格、细节以及音乐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声音设计风格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声音设计中有两个明显的风格表现,一是写实主义,表现现实的残酷;二是表现主义,展现人性和对善的追求。

1.1 真实感的声音设计

在写实主义方面,电影的声音效果给观众以强烈的真实感,不断强化战争的残酷与恐怖。基于故事的真实背景,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画面构成与声音设计都极其强调真实性。影片开场,运用书娟的旁白、女孩们的呼吸声,加上背景中子弹飞过的声音,迅速带出节奏感,展现了大屠杀下恐怖、残酷的真实背景,建立起全篇意境。电影录音专家陶经在电影录音讲座中提及,“要尊重第一感,第一次的印象和激发起的灵感是相当强烈,也相当直观的。”电影中的声音激发出的第一个感受,往往也是让观众最容易接受和感知的。

本片的艺术真实性是其获得成功的一个方面,观众的心灵在观影中穿越历史时空,在体验历史的真实痛苦中受到震撼。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开门、关门声,都有一种硬且沉重的质感。枪弹声也始终铺垫在环境声里,不断提醒着观众此时正处于真实的战争之中。当约翰捡到豆蔻的琴弦时,声音表达出了血液半干未干的状态,有一丝粘稠,有一丝厚重,这些都需要拟音部门认真的打磨,进而由声音强化画面和叙事内容,加强观众的疼痛感。

1.2 时尚化的声音设计

在表现主义方面,影片给观众强烈的时尚感信号,表现出一个特殊群体的特质和对人性、对善的向往与追求。本片情节中运用现代化的手法充分表现着对比和冲突。学生们朴素的蓝色棉袍与端庄的举止,与十三钗华丽的装扮、精致的妆容、摇曳多姿的步态及随性的行为的对比;灰褐色的教堂安详寂静,夹带着色彩夺目的玻璃窗的绚丽明快,与教堂外骇人的枪炮子弹声的对比。以时尚感重新诠释“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了对烟火气息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拯救书娟的子弹打碎玻璃,发出宛如“上帝的风铃”般的音响,这或许是书娟一生中听到“最美好”的声音。豆蔻、香兰回妓院寻找琴弦时的音色处理与声音转向,以及弱化环境中的其他声音,呼吸声、脚步声的凸显,形成了与现实感相对立的时尚感,美与恶交织、斗争,展现出扼杀美好、扼杀和平的冷酷。

2 声音设计细节

电影中的每一个声音,都要讲出道理,让声音有“作用”。电影《金陵十三钗》在声音设计上极为细致认真,在素材多寡、声音的轻重缓急等方面极具考究。

2.1 声音素材的选取

在追求影片的真实感时,我们经常会倾向于将画面中各种元素的声音尽可能地还原出来,这就可能造成“声音素材太多”的现象。人类感知世界并不是事无巨细的,而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因此我们也要“吝啬”地运用声音,而不是“铺张”地使用声音。再现客观故事时,也要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重组,并进行合适的想象与艺术添加。整部影片都始终伴随着枪声,而巧妙之处在于整部影片中的枪声并不显得重复,没有喧宾夺主,精准地运用不同的枪炮声托底,叠加逃跑民众的呼喊,并不明显却很有层次感,衬出了背景又不突出地令人反感。

2.2 富有冲击感的音效运用

在片尾日军卡车载着秦淮河女人、约翰的卡车载着女学生的镜头中,最后抱猫女人小蚊子踏上车、玉墨含泪向后看,只用了很轻的音效,并没有刻意地表现沉重感,却仿佛关上了一扇“地狱之门”。玉墨等人为自己在学生时代的遗憾,拯救了女学生们的学生时代,从“残酷美”带给观众“凄美”的感受。而日军枪杀书娟父亲的枪声却干脆利落,表现出日军的残忍以及民众面对战争现实的无力。此外,在秦淮河女人与女学生抢厕所时,一颗子弹突然穿过玻璃击中了争执中女学生的脖子。子弹打碎玻璃、打中脖子、喷出血液,都运用了干脆利落的冲突感音效。

再如,开场马车上的豆蔻琴弦被划断之时,使用了慢动作镜头。在声音设计上,将每一根弦拨断的声音分离开,三声分明,带有自然舒适音调,却又带着绷紧心弦的紧张。形成有质感的感受,起到了点睛作用。当一枚子弹击碎玻璃救下书娟时,碎玻璃在空中发出的声音,进行了独特的声音设计,宛如“上帝的风铃声”,在书娟的耳中,这玻璃的掉落声一定宛如天籁,是一辈子难以忘记的声音。这个镜头并未使用玻璃落地的真实声音,这就需要声音制作者动用自己的想象力,并认真研读剧本,体会导演在每一个镜头想要表达的潜在内容,准确地带动画面的表现。再者是一排战士用肉体、用生命去抵抗敌人的子弹时,在升格镜头中,周围环境中的枪弹声音减弱,将每颗子弹划过、打在遮挡的被子上、打在战士的身体上、骨头中、战士倒在地上的声音细致的刻画出来。此时,音乐渐起,后面的一个一个战士中弹倒下,加重情绪的引领和烘托,使情绪达到一个小高潮,使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

3 音乐的运用

音乐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慎用音乐、不破坏影视作品的内容张力,同时做好平衡来配合音效,才能让音乐更好地为叙事与画面服务。本片很好地运用了两首中国和日本的民间音乐,在渲染气氛的同时凸显出人的本性。

3.1 日本童谣《故乡》

影片中插入日本军官弹奏的日本童谣《故乡》,随行日军一脸沉浸地随声哼唱,声称自己热爱和平、眷恋家乡,吟唱着使自己感到安宁的家乡与河流。而此时自己的士兵刚刚侵入教堂,他们的身边还躺着刚刚被枪杀的女学生,秦淮河女人们与女学生们正处于最无助的黑暗之中。轻松的音乐在紧张的气氛中形成了极强的反差,一边是状似优雅的日本军官,一边是衣着破损的女学生,凸显这群屠杀者两个标准、两种面孔的虚伪与凶残,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对立。

3.2 中国歌曲《秦淮景》

歌曲《秦淮景》贯穿影片始终。一群衣着鲜艳、妆发精致、摇曳轻佻的女子来到教堂门口寻求避难,伴随着书娟的独白,运用书娟从教堂窗户的孔洞看出的视角,插入一段琵琶独奏的《秦淮景》,全部使用单音,韵味十足,一下就精准刻画出了秦淮女子的形象。“仿佛带来了秦淮河水,连香水胭脂的味道都被她们带进来了。”在玉墨与约翰二人的画面时,《秦淮景》又变成了小提琴的演奏,采用中西结合的音乐,也表现着两国文化的交融。此外,在秦淮河女人们撕下窗帘裹住身体时、约翰为玉墨剪头发时、秦淮河女人将自己的心爱之物托付给女学生们时,都穿插着《秦淮景》这首曲子,深化着热爱生命、渴求和平的主题。

通过电影《金陵十三钗》声音设计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声音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影视作品主题的表现、情感的传达十分重要。声音的运用将为银幕带来诗意,呈现电影特有的梦幻气氛与时尚质感。

猜你喜欢
金陵十三钗秦淮音乐
秦淮:“123”工作法打造有“情怀”的侨务工作
灯影秦淮
秦淮看月记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心动茶里的爱情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