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线上教育模式探讨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2019-12-26 03:43:03董宝莹邵星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课程发展教育

董宝莹,邵星源

(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互联网+”是互联网开展的新形态,是带动社会发展的网络平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疑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是现代社会创新和改革的重要动力。“互联网+教育”是通过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形式。“互联网+教育”是智慧教育,也是现阶段教育领域最先进,最新潮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教育”的开展,互联网不仅为教育提供便利媒介,“互联网+教育”更是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目标。

1 我国“互联网+教育”现状

1.1 我国大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1.1.1 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

教育部与2012年颁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明确了未来十年“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同时教育部也在努力推进“互联网 +教育”发展进程,要求全国985高校提供中国大学MOOC(慕课)课程,并给予课程制作补助及发放相关形式补贴。在政策支持引导下,各高校推进网课计入学分并正式进入本科及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截至目前共确立 68所全国重点大学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并允许其为完成学业的学生颁发网络教育文凭,这68所重点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学生人数达到了当时我国在线教育 92%以上[1]。

1.1.2 教育产业发展与市场调节发挥作用

“互联网+教育”在我国已经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但其无论是在受众人群、产业发展还是资源共享方面都与现代主流教育形式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的互联网教育直到2013年才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在2013年,我国互联网教育领域产业链不断完善,众多线下培训机构也都发展在线教育平台,众多互联网产业巨头也开始投资在线教育领域[2]。其中网易公司开设了网易公开课、腾讯集团研发的腾讯课堂和阿里巴巴集团成立的阿里教育等。但即使如此,我国在线教育还无法满足需求如此庞大的市场,“互联网+教育”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1.1.3 高等教育产业布局发生改变——“互联网+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

“互联网 +教育”自产生后目的即为全面取代线下教育。但在近年实施过程中,互联网在其中的作用更多的是“连接”,而不是领导一切。线下教育仍占据主导。在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能够观察到许多曾经发展势头良好的传统行业被互联网的发展迅速颠覆,但教育行业并没有,而是快速的与互联网进行融合,这就意味着教育领域内的“互联网+”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但不可否认,目前的在线教育不再仅是“教育+互联网”,现在也拥有教育领域“互联网 +”的雏形了,开始注意用户体验,以用户为核心,具有互联网特色,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属于慕课(MOOC)的诞生[2]。

1.2 我国高等教育中“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困境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降低成本同时提升了人群覆盖面,实现资源共享。在高等教育中“互联网 +教育”发挥互联网时间空间优势,不拘泥于形式、地点与设备,为高校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但我国目前大学生网络教育发展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2.1 教育作为一种混合产品,私人投入明显不足

现代大学教育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结合体。从公共经济学角度来看,大学教育具公共物品性质。但大学教育同时又是私人获得从事社会工作能力、认识客观真理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互联网+教育”在大学中的应用,政府投入“互联网+教育”的产业比重较大,相比之下私人投入不足,如何创造机会发挥私人投资在“互联网+教育”积极作用是值得思考的[1]。

1.2.2 “互联网+教育”与线上教育平台市场分散,教育资源质量良莠不齐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线上教育发展至今,全国有12家含 “互联网+教育”概念的教育企业在香港上市。目前我国整体“互联网+教育”以及在线课外辅导的产业分布属于高度分散,在线教育总营业收入不足教育产业总收入的2%。,这也说明,我国“互联网+教育”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中我国线上教育缺乏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也没有英美日等发达国家专门的质量认证机构。在国外,相关机构提供的“认证”是学生确定他们所读的学校是否具有和保持一定水准的依据,多数西方国家都由政府对高等教育机构做出评估及认证。而我国“互联网+教育”教学发展还不成熟,评估机构良莠不齐,因此势必造成线上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保证,学生学习成果得不到很好的检验的结果[1]。

1.2.3 大学生参与线上教育积极意识缺失

如今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愈加深远,已渗透在生活各方面。线上“互联网+教育”模式具有地方、校院特色,线上教育制度及模式无法统一,部分学生在线上学习会出现投机取巧、态度不端正等现象,这也会对部分学生的内在鼓励机制产生不良影响,对线上教育内容学习态度不积极。“互联网+教育”模式之一的中国大学慕课(MOOC)即是如此,由于管理较为松散,无法有效的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课程,造成极低的课程完成率。截止到2018年,中国大学慕课(MOOC)完成课程的人不足15%。除此之外,慕课还存在课程模式固定及个性化程度低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3]。

1.3 该校“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概况

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高等农业院校,一直高度重视“互联网+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不限时间、地点,以校园网作为技术支持,鼓励学生参加线上课程及考试当中。通过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平台即“南京农业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通过看视频、作业、提问、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课程成绩构成:综评成绩=视频观看(占 30%)+网上平时作业(10%)+网上期末考核(60%),百分制综合成绩60分及格,获得课程学分并计入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南京农业大学尔雅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涉猎范围广,包括人文科学(Humanities)、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s)、艺术与体育(Arts and Physical Education)、应用技术类等课程。课程设置安排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包括逻辑和批判性思维(Logic and Critical Thinking)、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Cosmic from Einstein to Hawkin)、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术(Artgeology and Chinese Painting)等33门线上课程。截至2018年,线上课程涉及17个学院,初步形成了专业布局合理、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考核完善的线上教育平台格局,为教学科研、高素质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1.4 我国高等教育中“互联网+教育”未来发展的措施

1.4.1 课堂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寻求完善的高校线上教育模式

为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高校可利用网络技术将线上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布置线上测试、作业等形式展示线上教育的方式与优势,整合教学资源进行管理和建设。另外,高校应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加强网络设施管理、加大投资校园区域之内的无线网。高校还可与线上优质教育机构合作,优化高校 “互联网+教育”服务。

1.4.2 加强网络监管,优化互联网育人环境

除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外,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消除“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为此,可从网络监管和构建网络环境入手。“互联网+”虚拟性和自由性的特点使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人们在网络发表言论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导致网络诈骗、辱骂他人及造谣现象出现等。因此,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使用行为,加大监管力度,推行实名制并惩罚恶意这类行为。此外,网民在使用网络过程中要传播正确价值观,净化网络环境,给高校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4]。

1.4.3 政府应整合“互联网+教育”与线上教育资源,保障“互联网+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政府应高度重视高等在线教育的发展,以“互联网+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为前提指定长远、可行的支持计划,仅仅依靠投入资金与技术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做好“监督人”,整合筛选教育资源。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教育”正处于飞速上升期,各个教育产业公司推出的线上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也出现了资源浪费等情况。基于此,政府应积极倡导符合当前我国教育需求的教育资源,加大力度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与公开课程,倡导各教育平台取长补短,对教育资源加强整合筛选。[1]

2 结语

高校线上教育模式如今并无现成的模式可循。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面对线上教育建设和管理中的困难,高等院校应提高认识、从实际出发,遵循实践教学规律,通过加强高校网络设施管理、建设“互联网+”环境,为学生提供“互联网+课堂”“互联网+校园”“互联网+图书馆”等形成“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体系。结合高校自身专业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积极探索、改革线上教育考核体系;不断探索学习其他院校“互联网+教育”成功经验形成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 “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为高校学生综合学术水平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课程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