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伟霞
(贺州学院,广西贺州 542899)
地方本科院校的重点应该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小学教育专业改革的突破点,也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但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不足,如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合理、实践教学内容零散、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毕业实习不够重视等,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院校实践型人才培养。
围绕课程进行实践活动、 技能训练与检测,构建“课程+实践+技能”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小学教育专业每一门课程都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汉字书写、普通话与口语表达、简笔画训练、视唱练耳、手工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舞蹈基础、小学综合实践课、班级管理与少先队辅导、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见习、短实习、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毕业论文等课程,围绕这些实践性课程,每学年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实践、学科竞赛、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搭建平台让师范生有机会实践锻炼,同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师范生技能训练和检测方案,规定师范生技能训练的课时数并通过技能检测,构建全程实践教学育人体系。“课程+实践+技能”三位一体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包括了基础实践、 专业实践、 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涵盖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学科课程技能训练、第二课堂、见习、研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内容。
通过全方位的专业调研,涵盖专业需求、高校专家意见、用人单位需求、毕业生意见、本科在校生需求等,撰写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报告。基于贺州学院“立足贺州,面向基层,服务区域”的人才服务定位,确定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由此确定人才培养“立足基层、突出应用、全程实践,综合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品德好、基础实、专业精、能力强”,在基层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办学理念,坚持“综合培养,精于方向、学有专长”(即综合+方向+特长)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方向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为目的,为地方教育发展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全科教师。突出应用型人才特点,全面贯彻全程实践教学,学生在学习期间主要是通过课程实践、教育见习、义务支教、短期实习、研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式,把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确保学生成为实践型人才。
《课程与教学论》获批为广西高校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成为学校第二批重点建设学科,小学教育专业成为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小学英语教学法》和《小学语文教学法》成为自治区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小学数学教学法》《教育学》《儿童文学》《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5 门课程获得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主编教材《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儿童文学》,副主编教材《教师专业技能手册:小学教育分册》《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发展与改革新探》,参编教材《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英课程与教学》等,有力地支撑了专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大学课堂改革。一是宣传大学课堂改革理念,推行8 个转变理念,即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灌输课堂向研讨课堂转变,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重研轻教向研教整合转变,重教轻学向学生中心转变,共性培养向因材施教转变、终结评价向发展评价转变。二是组织小学教育专业教研室共有26 名教师上研讨课,听课后集体研讨。三是多层面听课,包括组织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团队,深入课堂,听专业核心课程;组织青年教师听高层次人才的课; 组织各专业骨干教师到其他高校听课;组织小学教育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到我校其他二级学院听课。以此提高专任教师的大学课堂教学质量。
制定《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循序渐进地安排大学四年的技能训练和检测内容。大学一年级主要针对基础能力训练,包括三笔字书写训练、教师口语训练、教学简笔画训练、信息技术训练、艺术技能训练。大学二年级主要针对教学能力训练,兼顾基础能力训练,包括教学设计训练、教学实施训练、教学评价训练、艺术技能训练。大学三年级主要针对教育能力训练,包括品德教育、班级管理、交流与沟通。大四年级主要针对教育发展能力训练,包括教育教学研究基础技能、成果总结及论文撰写、创新与发展。
以小学基地实践为突破口,实行“见习—见实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研习”四年不断线的“四步全程”实习模式。见习是学生教师教育的入门课程,放在一、二年级进行,学生到学院附近的小学进行观摩、听课、跟班开展课外活动,了解小学教学的基本程序;见实习是教师教育技能尝试课程,放在三年级进行,学生到小学观摩、听课、备课、上课,边学习,边实践,亲身体验课堂教学;四年级集体实习,在学校集体组织下,以班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最后一学期经过考核较优秀的学生,参加3 个月以上的顶岗实习支教,独立承担在岗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更多机会进一步提高,缩短师范生适应教师角色的时间;研习贯穿四年全过程,包括小组备课试讲、参加实习学校教研活动以及完成毕业论文。
申报9 个教改和教师教育课题立项,其中6 个为自治区教改课题,共同研究和实践“课程+实践+技能”三位一体实践教学育人模式。获批教改和教师教育课题分别为《地方本科院校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实践》(区级),《基于“课程+实践+技能三位一体”模式下教学技能训练与检测的实践研究》(区级),《广西区域性院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区级),《全科型基础教育师范生主要技能训练机制研究》(区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小学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与改革研究》(区级)。围绕9 个立项公开发表相关论文23 篇,出版教材(主编或副主编)4 部,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以上竞赛奖励20 多项。建设20 个校外实践基地(其中3 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3间远程互动的数字化微格教室(校外)、11 间小微格教室(校内)、2 间微课录制室、2 间数码钢琴室、3 间舞蹈训练室。
(1)完善制度,夯实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基础。体系研究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育人体系确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校修订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和技能训练手册。
(2)小学教育专业获得发展,学生受益,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小学教育专业获得区级优势特色专业,课题组成员分别承担了广西高校教改工程项目6 项,校级教改项目3 项,发表论文23 篇,主编和副主编教材4 部,参与国家级教师培训项目2 项,省级教师培训项目2 项,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
(3)学生专业获得有效成长。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8 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中文核心1 篇。2016届—2018 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证获取通过率达99%、100% 、100% ,2015—2018年 初 次 就 业 率92.37% 、95.00%、83.16%、85%。
(4)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佳绩。近几年参加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1 人; 参加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4 人,三等奖5 人,优秀奖1 人; 参加全区全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人;全国高师、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说课)竞赛选拔赛特等奖1 人,一等奖2 人,二等奖2 人;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语文类师范生虚拟教学片段竞赛二等奖3 人; 参加第六届全国小语教年会语文类师范生虚拟教学片段比赛一等奖1 人,二等奖1 人;参加全国语文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1 人,二等奖2 人;参加儿童文学研究年会师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大赛,40 人次获奖。
(5)实习生得到实习基地学校的认可。实习生的态度、教学技能、班主任管理等都得到实习基地学校的认可。每个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前都上一堂汇报课,得到指导老师和校领导的好评,个别实习生还能达到毕业5年教龄教师的授课水平。
(6)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反哺本科教学。一是通过承担“国培”“区培”和横向研究项目等教师培训项目增强服务地方。申请2 项国培项目、1 项区培项目、3 项地方教师培训横向项目立项,培训教师2000 多人次,横向项目经费达300 多万。二是通过培训高校教师团队反哺本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