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予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 411201)
高校辅导员在落实精准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明确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再制定针对性的落实方案,保证资助的精准性以及科学性,以满足贫困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接下来该文主要针对精准资助的社会背景以及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
早在2013年我国就已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构思,并将扶贫工作作为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经济上的困扰,从而顺利完成学业。这些就要求高校能有针对性的落实教育扶贫工程,保证扶贫的精准性,使贫困家庭子女都可接受有质量的教育,从而降低因贫弃学等情况的发生概率。2016年我国教育部门曾针对精准扶贫这一问题提出了构思,明确提出精准资助工作的落实应当具有完善的工作机制作为保障,这一过程中学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精准资助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明确贫困生的家庭背景,而后再结合贫困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等,真正落实精准资助工作,尽可能避免因教致贫等诸多问题。
在落实精准资助工作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承担着政策宣传的责任,同时也要作为资助实施的公正裁判者,对贫困生进行引导与教育,将精准资助理念践行到实处,进而为资助工作的落实提供方向指引[1-2]。
第一,资助理念不符合形势。物质资助仅仅是给予贫困生以物质保障,但资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学业正常按进度完成,促使学生持续性发展,进入社会后也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并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过程中衣食住行可谓是最基层的生理需求,除此之外,还有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而贫困生资助无疑是最基础的需求资助,针对这一情况,需要积极转变资助理念,不仅要为贫困生提供物质保障,还应当做好精神激励,激发贫困生的学习动力,逐步满足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但是,在辅导员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基数大,可实施性低等原因,很多时候只是将贫困生的认定结果上报给学校,前期未能准确调查贫困生的家庭背景,后期也未能与贫困生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无法普遍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对于贫困生价值观的形成相对不利,也未能发挥资助工程的育人作用[3-5]。
第二,无法保证贫困生认定的精准性。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开展精准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贫困生的认定较为模糊,还是多为个人申请加班级评议小组认定的方法进行评选,再加之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评审中多会将村委会等材料以及公章作为的认定评估的依据,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许多可能不是特别贫困的学生也能办理相关凭证。除此之外,还有些贫困生的自尊心较强,或者存在自卑心理,不愿主动发出申请,甚至存在拒绝资助的情况,这给精准资助工作的落实带来诸多阻碍,也很难保证资助认定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第一,追求立德育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当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始终秉承着立德树人的原则,针对性的落实精准资助工作,这是高校辅导员实践工作中的必然选择,更加是资助工作的价值追求。资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摆脱经济困境,顺利完成学业,最终将学生培育成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简而言之,学生步入大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成才,成长的过程中应当从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全面发展。要求高校辅导员转变自身的资助理念,不可草草了事,要做好贫困生的准确定位,真正帮助贫困生上得起学、上得好学,也不可将精准资助工作视作简单的物质资助,而是要发挥精准资助项目的育人功能,为贫困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6-8]。
第二,多元化的资助需求使得立德育人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现阶段大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过程中肩负着诸多压力,其中包括求职压力以及学业压力等等,受资助的学生在被资助的过程中体现了多元化的需求,他们的思想状况良好,虽说部分学生因其生活环境的影响存在偏差,抑或是缺乏社会经验导致心理过于脆弱,这部分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以及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受经济压力的影响,无法提高学习信心,更加难以融入各类的校园活动中,这也削弱了他们的社会竞争力。因此,对于贫困生的扶助不应仅仅实行物质资助,还要与这部分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深入其内心,从能力、思想以及心理上实施帮扶,体现生本原则,并开展精准资助,使得资助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趋势,还要将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始终贯彻于资助工作中,促使贫困生快速发展,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保证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求在落实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秉承着公正以及平等的原则,尽可能实现教育公平,这是教师在工作中必须践行的价值观,同时也要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思想引导,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尽可能实现教育公平。在落实精准资助工作的环节,高校辅导员就应当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并做好准确定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追求教育公平作为开展精准资助工作的价值追求,以此为基础,帮助贫困生摆脱经济困境,从而顺利完成学业,这不仅会保证资助结果的公正性,也会给贫困生带来正面影响,引导贫困生做出公平的价值判断,帮助贫困生构建正确的三观。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将精准资助工作作为有效载体。高校在面对贫困生问题时,应当首先意识到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学生个人问题,更加是与教育公平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如若家境贫困的学生因经济原因无法完成学业,这就意味着高校未能实现教育公平。所以,高校应当将精准资助工作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载体,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并对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做好调查,确保资助对象为贫困生,而后再严格依照资助制度的内容,帮助经济拮据的学生摆脱经济困境,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具有极大的现实性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公平,也会给贫困生带来更高的学习动力,使之意识到学习对于自我成长及发展的重要性。最后,要求高校辅导员在落实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将追求教育公平作为基本,而后掌握资助政策及相关信息,确保贫困学生可以获得有效的资助,赋予贫困生被资助的权利,使得大部分学生均可了解政策,确保机会平等,同时也在学习的起点上促进了教育公平。
(2)加强宣传、正面引导。高校辅导员在落实精准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做好有效的认定,首先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而后再了解贫困生的家庭环境,其中包括家庭重要成员是否存在重大疾病以及身体残疾等等,针对这部分特殊群体,辅导员还需帮助他们卸掉思想包袱,避免产生自卑心理,并且要强调资助政策的严肃性与严谨性,其中涉及金钱利益,不可虚假申请,保证认定的精准性。
(3)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贫困生是高校内部相对特殊的群体,高校辅导员应当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思想动态实施针对性的引导与教育,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利用微信及QQ 等网络路径,定期与贫困生谈心谈话,引导贫困生倾吐心声,从而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与阻碍,利用各类信息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从而起到思想引导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在开展精准资助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价值追求以及实施路径相关问题的认识和探讨,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提高对贫困生资助的重视,建立高效的资助工作体系,关注贫困生心理成长,尽可能地实现精准资助,为贫困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