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丹
现实生活中,发生在真人身上的真实事件更容易受到大众的关注。而这类新闻绝大部分是新闻专题,按照播新闻、讲事实的方式讲述新闻事件,就比较冗长枯燥,可见将新闻与故事相结合,打造一档可听性强,同时兼顾真实性的新闻故事化节目很有必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黑丹讲故事》。
《黑丹讲故事》是天津新闻广播的一档新闻故事类广播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一方面是由于这个节目取材真实,素材源于生活,通过大量的采集、编辑、合成、还原等工作,精心为听众打造一档集文艺性、真实性于一体的周末版有声周刊类新闻故事节目。另一方面,节目的播讲者黑丹,在故事和小说演播方面十分擅长,她播讲的王娅新闻故事专题曾经获得天津广播协会播音作品一等奖。《黑丹讲故事》充分发挥了主播黑丹在新闻专题故事化方面的优势,将新闻变得有声有色,文学气息浓郁,这也是该节目在演播形式方面文艺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点。另外,节目以演播者的名字命名,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黑丹是全国金话筒奖的获得者,在故事小说演播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节目取名为《黑丹讲故事》,不仅增强了节目的标识度,同时在政播频道中,突出《黑丹讲故事》节目的文艺特性和新闻故事化倾向。
《黑丹讲故事》是一档周末录播节目,聚焦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新闻热点,搜索其中最具价值、最好听、最有意义的新闻事件,以讲故事的方式和听众共同分享世间百态,感悟百味人生。
《黑丹讲故事》是一档政播频道中的文播节目,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文艺类节目。
周六的节目一般选取名人故事、身边榜样为主,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真实的、有代表性的、有故事性的,就会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主持人打破以往歌颂的语气,用非常朴实的口吻讲述给听众,力求打造广播版纪录片。周日的节目一般选取最近一周大家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进行延展,深度挖掘,用讲故事的口吻讲述新闻中的人和事。汇总各大新闻周刊和公号中的内容,二度创作之后呈现给听众,力求呈现有声版周刊的广播节目形式。
《黑丹讲故事》节目作为一档新闻故事类广播节目,既有别于单纯新闻报道的平铺直述,又与故事类节目的无事实讲述有一定的不同,《黑丹讲故事》基于新闻事实,加上文艺性创作,从而呈现给听众可听性极强的广播节目。节目最大的创新点就是以文艺演播的方式讲述新闻故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黑丹讲故事》节目素材来源广泛,搜罗和汇总网络上和各大公号新近发生的新闻内容然后加以整合,主要包括:国内新闻人物、国际热点事件、本市新闻故事、民俗故事科普、少儿课本故事等。丰富的素材让节目的文艺创作有了更多的可能,节目来源贯穿古今,横跨中外,立足本土,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多年龄段的收听需求。在题材选取方面的多元化,为节目的文艺创作奠定了内容基础,可挖掘的素材越多,呈现的节目故事性就越强。比如国内新闻人物贝聿铭逝世,节目中从贝聿铭先生小时候的经历开始讲起,谈到少年时的发展,到后来的建筑设计成就,再到人物评价,完整并有侧重地讲述了人物的生平故事,加上后期的加工,呈现给听众一个故事性极强的广播作品。同时在文体处理方面,充分发挥演播者的演播优势,在简白的文字中注入文艺色彩: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母亲为他取名聿铭,意思是璀璨的镂刻。镂刻在中国代表着建筑,而璀璨则代表着辉煌。冥冥中,仿佛自有天意。”
节目选材不局限于国内,除了国内人物的新闻报道,节目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发生的同时,也能及时做出反应,以故事的形式,让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该事件的缘由始末,比如“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从关键词“消逝”着手,引出“巴黎圣母院”失火给人类文明造成的损失。
太宽泛的主题,太久远的事件,容易不接地气,考虑到这一点,节目在内容选材方面,不仅注重大事件、大人物的传播,同时还立足天津本土,讲述人们身边的、熟知的大众人物故事。比如2018年的时代楷模张黎明的故事:张黎明是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一班班长、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他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是“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今年,中宣部授予张黎明“时代楷模”称号。讲述张黎明的故事,不仅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同时对天津也是一次很好的正面宣传。
除了2018年时代楷模张黎明之外,天津退休女工王娅的故事也深入人心,王娅是一名普通的天津退休女工,去年3月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可她却做出了一个令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她选择放弃治疗,并捐出仅有的一处房产继续资助山区里的孩子。经过文艺性的创作和演播,王娅的故事最终被大众熟知。为了让这篇新闻专题故事化,让听众更真切地了解王娅的感人事迹,这期节目中采用了大量王娅生前的采访音频,真实地记录了在王娅生命终结之前一段时间的生活境况:【190218早晨王娅3】0:16(录音)我捐了这么多年,对慈善机构的这种账务公开是很关心的。我跟他们一联系,就是这个陈教授他说“我们没有专职人员”。我就告诉陈教授,我终于找着了。我认识他们太晚了,我要早知道,早给捐了。王娅和她朋友们的真实采访音频的插入,让节目的真实性大大增加。节目编播人员实时实地跟采新闻素材,从王娅生前的事迹采访,到遗体告别仪式上的新闻报道,在取材元素上,力求真人真事真实,这是这篇新闻故事化的基础,同时,在节目的最后,演播者黑丹充分发挥自己在文播方面的特长,在新闻事实中注入情感,在情感上引发听众的共鸣:
她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但却用一生向世人,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真正含义。
她一生乐善好施,坚持30年默默捐资助学,慷慨解囊捐助贫寒学子;
她在患病期间,放弃治疗,捐出房产继续助学;
她签署遗体捐献协议,连仅有的躯体也奉献给医学事业……
她用信念和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真善美的传统美德。
她的一切看似平凡,但她的伟大就蕴含在她的平凡之中——内心火热,善待周遭一切,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温暖、感染最需要帮助的人。她只是万千国人中最普通的一个,但她也是中国人最暖的样子。
生命不息,爱心不止,王娅老人,一路走好……
新闻和人物故事,是《黑丹讲故事》节目的主要选材对象,同时,节目还兼顾知识科普,比如民俗科普、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每逢重要的节日,还会专门收集相关的节日知识,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给听众。如清明节的祭扫禁忌,端午节屈原的人物故事,中秋节的民间习俗等等。除此之外,儿童节、父亲节、母亲节、护士节、记者节等,还会专门搜集整理相关的人物和节日知识做成节日专辑。考虑到多年龄段的收听,节目还定期推送少儿知识,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节目,比如课本里的故事,少儿童话等。
每一期节目都有一个主题词,围绕这个主题词,将最近发生的新闻故事进行串联,这样既避免了节目的零散混乱,又让节目有了一个可以贯穿前后的主线,使整期节目更具完整性。
比如在一期以警察为主题的节目当中,就是整合一系列的警察故事加以串联,以警民一家亲为主线,讲述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警察故事。
有一种职业危险却需要持之以恒,有一种态度坚定却需要和蔼可亲,有一种原则无情却需要热情相待,有一种信念严格却需要以身作则……
这就是人民警察。
警民一家亲,警民鱼水情,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过许许多多的警察与人民群众的感人故事。
……
今天的节目里,我将为您讲述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警察故事。
在这期以警察为主题的节目中,编者选取了三个新近发生的真实的新闻事件,一个是南京地铁三号线上的地铁民警帮助意外临盆的产妇余女士顺利生产,另一个是辽宁沈阳市公安局的“110小姐姐”通过电话拯救了一位试图自杀的17岁女孩子,该事件在网络上及各大公众号上反响强烈,还有一个是一位小男孩给执勤武警送牛奶的故事,这些都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真实故事,三个故事以警察为主题,前后串联,体现了浓浓的警民鱼水情。
有些主题,是具体可见可感知的人和事物,而有些主题则是一些抽象概括性的关键词,比如感恩、遇见、社会正能量,以及亲情友情爱情等等。主题,是一个节目的灵魂,节目的主题化,是节目在内容方面的文艺性创新,它不是新闻事件的简单罗列,也不是纯故事性的一讲到底,而是用一个关键词,串起一系列的新闻事件,让零散的新闻素材,有了一个可依傍的中心,节目紧紧围绕主题词展开陈述,每一个故事都向关键词靠拢,并且层层叠进,突出节目主题。
在制作节目时,插入新闻事件发生时的原声音频,或者是采访音频等,听众在脑海中就能高度还原事件发生时的情景,同时,节目的配乐不是简单的音乐铺垫,而是讲究情景配乐,在恰当的点,给出合适的音乐和音效,能为节目增色不少,比如在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这一期节目中,在谈到香山饭店的设计时,采用的就是贝聿铭先生生前的真实采访音频,再比如,在知名影星周润发的节目中,插入了很多周润发的电影片段,不仅让节目显得更加丰满,同时也增加了节目的可听性。同时,音乐元素在节目的文艺创新方面也占很大比重,一段好的音乐,能把故事的发展推向高潮,充分调动听众的情绪,给听众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黑丹讲故事》节目在传统媒体固定收听模式的基础上,紧跟新媒体流行步伐,不仅可以在电台频道收听节目,同时还在新媒体工作室上线,听众有了更多的收听渠道,节目才有机会被更多人熟知。
每一条新闻,其中都有人的故事,和小说一样,《黑丹讲故事》节目,是新闻的故事化,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新闻故事。而故事除了背景、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等基本要素之外,一个完整的故事还必须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清晰的故事脉络。所以《黑丹讲故事》节目,在把新闻故事化的时候,非常注重新闻故事的完整性。
《黑丹讲故事》节目采用文艺演播的方式讲述新闻故事,在节目选材上注重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为节目的文艺性创作奠定内容基础;在节目制作时注重情景化,具有可听性、艺术性,增加情景感,还原度高;在结构搭建上注重故事化,艺术性地讲述,故事脉络清晰;同时,传播渠道紧跟新媒体流行步伐,在工作室也定期播出。《黑丹讲故事》采用故事化的演播,文艺性的讲述,将简单直接的新闻事件进行二度创作,更详细、更有趣味性地讲述给听众。
《黑丹讲故事》节目采用文艺演播的方式讲述新闻故事,这是在演播形式方面最大的创新点,将新闻素材进行艺术创作和演播,力求将节目打造成一件广播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