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保持执政地位的决定因素

2019-12-26 15:38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政治

王 彦 军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 党的建设教研部,西安 71006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引领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历史性变化,引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实现了“富起来”“强起来”的巨大历史性飞跃,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壮丽曙光,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发展壮大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在14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长期执政的世界最大政党。探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的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同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以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1]38,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勇于自我革命,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点。这些优势,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长期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决定性要素。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富有活力,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

任何一个政党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和支配下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的理论,也是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同时是无产阶级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为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具有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的生命力。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2]312“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重视用科学理论作为指南的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郑重地写在了自己的鲜艳旗帜上,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此为指导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制定出了切合中国实际的纲领和策略,从而使党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凝聚力,把最广大的人民凝聚在自己周围,并带领广大人民不懈奋斗。

然而,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教条,而是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不断发展才可能有生命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有机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取得的独创性经验。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所取得的所有成就和胜利,都同这一经验和贡献分不开。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持之以恒探索如何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情况结合的奋斗中,日益壮大、不断成熟起来的。历史也证明,在长期的中国革命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真正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在一起后,中国革命才避免了失败,才开始由胜利走向胜利。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伟大的理论创造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科学理论成果。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运动,我们党在七大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分别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4]5,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新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4]5。

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政治上成熟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才使党的事业有了明确的方向,才有了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条件,从而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坚强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就明确地把自己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坚定而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始终是我们党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党的发展历史证明,无论在成立初期党的力量弱小的时候,还是发展道路上遭受各种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还是在遭遇自身内部右倾或“左”倾错误领导干扰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崇高理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5]116历史和现实都昭示我们: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社会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和积累。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然而,我们还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共同理想,努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本质上也是为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所以,我们要坚信: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的适合国情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将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二、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具有强大自我革命能力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在长期领导革命、实施建设和推进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并巩固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别于其他政治组织和政党的优良作风,这其中最代表性和最主要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集中地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科学世界观。成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成为我们党特有的科学有效的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集中表现,是所有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言行的标尺,是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因此,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全党发扬光大。”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它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作风的思想,最基本的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就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他在《实践论》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9]292他还强调:“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和基本的观点’。”[9]293中国共产党这样做了,在革命实践中,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探索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把握中国实际,并不断使两者相结合的历史。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才不断地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不同时期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地制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保证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6]271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体现人民意志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12。70年来,由于我们党始终充分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善于组织和宣传群众,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在哪个时期,都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所以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支持和拥护,建立起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从而使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地扩大影响、壮大力量、凝聚人心、奋勇前进并不断取得胜利。

正视自己的不足,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特有风格,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同时是无产阶级政党生命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马克思说过,无产阶级革命和任何其他革命的一个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自己批评自己并靠批评自己而壮大起来。这是马克思的一个很重要的指示。如果我们这些无产阶级革命的代表者不正视我们自己的缺点,而用私人情面来处理问题,互相包庇错误,让脓疮在我们党的机体内部蔓延滋长,那末谁来纠正这些错误和缺点呢?”[8]283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所以不断地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贯穿于党的政治生活,贯穿于党的全部历史。毛泽东讲过,“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9]306事实证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处理党内各种矛盾、彰显党内民主、消除各种错误思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政党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凝聚力的强大武器。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就兴旺发达,背弃或践踏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就会遭受损害。建党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生气勃勃,取得一个个胜利,逐步成长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坚强领导者和在中国执政70年的大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能够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不断地纠正自己在不同时期党的事业中发生的错误和失误,使党在思想、认识、行动上达到一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必须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不断洗涤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10]27

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通过不断地自我革命来解决党内矛盾、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发展巩固起来的,也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发挥执政党作用的。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因而能够立党为公,无私无畏,胸怀坦荡,从不避讳自己的错误和失误,不排斥和惧怕别人的批评,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随时修正错误。所以,我们党经常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党内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都要能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并将“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作为党员义务载入党章。古田会议决议就把党内批评提到“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的高度,延安整风更是在全党范围内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解决思想认识和组织作风等问题的成功范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先后部署和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还有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都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紧密联系工作大局与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状况,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导党员主动查找和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通过这些党内集中教育,解决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党组织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增强了党员、干部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三、始终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具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和严格的规矩意识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组织起来并开展活动的,具有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高度一致、团结统一的整体。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是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准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生命之所系,生机之所由,力量之所在。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党内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是民主和集中高度统一的制度,是科学、合理、有效率的制度。民主集中制可以规范下级与上级、个人与组织、群众与领导、权力与监督、纪律与自由等重要关系。坚持和落实这一制度,有利于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有利于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眼前、集体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协调,有利于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即使发生了失误也比较容易得到纠正。另外,民主集中制也有决策相对便利、执行较为有力、监督更加有效的特点,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能够克服互相扯皮,决定一经作出,要求必须坚决执行,可避免因掣肘而分散力量的弊端。

党的历史也表明,什么时候民主集中制执行得好,什么时候党就团结统一,什么时候就有战斗力,什么时候事业就兴旺发达,就能不断前进并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民主集中制的执行出了问题或遭到破坏,党的事业就必然遭受损失,甚至面临被葬送的危险。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党员少数组织服从多数党员多数组织,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每个党员每个组织服从党中央。这样,就使民主集中制不仅能够使党内每个组织和每个党员的聪明才智和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发挥,也能够使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的意愿得到有效的集中,从而实现全党在组织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千千万万人民群众顺利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和领导力量,主要就是靠组织,靠纪律,靠民主集中制。20世纪20年代党建立之初,党内民主氛围比较浓厚,使初创的党组织集中智慧得到顺利发展。延安时期,通过整风运动,使党内思想、意志和行动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从而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持续坚持并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使党在思想上组织上更加壮大和巩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集中制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不断发展和完善。十二大以来的《党章》都明确载入了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十五大后,我们党又概括了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十六字方针。这是我们党对革命导师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长期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经验结晶。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曾要求“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9]278。邓小平强调,“民主集中制也是我们的优越性。这种制度更利于团结人民,比西方的民主好得多。”[3]257他还讲,“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11]312江泽民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完善和发展。”[1]46胡锦涛要求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7]181。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要健全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12]352除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以外,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还形成了很多规矩。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有些规矩“没有白纸黑字的规定,但都是一种传统、一种范式、一种要求”[13]348。“坚持党性原则,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都要规定得明明白白。”[13]195对于党的规矩的内容,他也做了归纳:“其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其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其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党必须模范执行。其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13]347

民主集中制和纪律规矩不仅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动力,也是我们党团结统一的组织武器和制度武器。只有紧紧地使用好这个武器,我们这个党就能够更加生机勃勃,就能够更加团结统一,就能够具有更加坚强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成熟的政党,其组织结构是中国各个政治主体中最强有力的。从组织形态上看,一个成熟的社会政治组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有相当规模的正式组织;(2)有强有力的分层级的组织结构;(3)有严格的组织制度、纪律和组织程序;(4)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集团;(5)有完善的组织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6)能够及时克服组织的缺陷,避免组织的衰退。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能够实事求是地制定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坚强团结的最高领导集体,形成了由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级组成的严密的组织系统。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建立了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严格的组织纪律与组织规矩,并通过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纪律以及各级党组织与纪律检查机构,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进行监督和约束,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内部凝聚力,发挥出高度的群体效应。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不仅以9000多万党员的数量的绝对优势成为中国和世界第一大党,而且以自身的高度组织化、制度化以及执政地位而成为中国力量最强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的作用和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发挥,就形成了对其他组织的强大影响力和推动力,就可以把其他社会组织吸引到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轨道,从而实现党的领导权和执政权。

四、始终有一个久经考验和锻炼、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坚强领导核心,集中了国家大部分社会精英,造就了一批批领导骨干

任何一个成熟政党都是由比较稳定的领袖集团来主持的。列宁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2]286他还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14]151一个政党的领袖集团是这个政党的领导核心,是这个党的“总指挥部”。执政党建设最重要的是中央领导核心的建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于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而言,它的领导核心是不是由真正的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组成,对于这个政党是一个命运攸关的大问题。邓小平指出:“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他还根据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中央领导必须要有核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3]310。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70年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是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集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性地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为在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进行了新的革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豪迈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矢志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把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中国带入了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落细,清除了党内存在的严重隐患,化解了党面临的严重政治风险,保证全党沿着正确航向前进,对党、国家、民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信任、支持和拥护。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以超乎寻常的革命胆略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创建了工农红军,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学会了建军打仗,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与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复杂尖锐的斗争。中国革命时间之长和建设道路探索之难,环境之恶劣,斗争之残酷,牺牲之巨大,经验之丰富,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属罕见。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地与敌人作斗争的党;是一个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一个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加以推进。中国共产党以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不仅坚持将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作为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高度重视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由此荟萃了全国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阶层中的绝大部分社会精英,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党还通过完整有效的干部和人才选拔制度,不断地吐故纳新,实现组织的新老交替,把一批又一批年富力强、忠诚可靠、成熟稳健的政治活动家,安排在国家机关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主要领导岗位上,并通过他们实施组织领导。这些领导人才根据各个地方和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工作方针和政策,使党组织能够因地制宜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适时地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导航,同时把自己庞大的组织系统调整到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上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实现组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不仅如此,我们党还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锻炼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坚强的领导骨干。他们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优良的工作作风,崇高的奉献精神,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同人民保持着密切联系,是党的脊梁和中坚。正因为我们党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适应革命、建设和改革需要的领导骨干,团结带领人民坚决贯彻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正确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党才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的优势,以及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自身组织力量的强大,才使党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具有巨大的思想政治优势

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证明,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我们党提高自身凝聚力、战斗力和不断成长壮大的一条宝贵经验,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又一大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和强大于其他政党的突出特点,是保证我们党始终团结一致、共赴时艰的必然要求。鲜明而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宣传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去完成党在不同时期的各项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早在初创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有了专门负责思想工作和宣传工作的机构——中央局宣传部,并且创办了专门的《共产党》月刊、《向导》周报等宣传载体。许多共产党员包括中央领导都积极深入工厂矿山农村,举办工人夜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启发工人和农民的阶级意识,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提供和准备了重要的主观条件。土地革命暨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党已经在红军中建立了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部。1934年,周恩来就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解放战争前夕,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10]1094可见,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及至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有力。

新中国成立后,党不断继承和发扬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1956年,毛泽东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写的按语中就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极大调动了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的热情,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地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认真总结“反右”斗争后,特别是“文革”的严重教训,重新恢复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同时进行大胆创新与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和拨乱反正,进而进行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1981年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强调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告诫全党:“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3]48“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3]145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召开了多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具体研究和部署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党的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提出了“切实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命题,要求“从时代高度审视思想政治建设,以创新精神推动思想政治建设”[1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并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16]要求宣传思想工作“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17]。

实践经验也表明:什么时候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党的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什么时候忽视或者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党的事业就可能遭受挫折。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和群众中去,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东西的干扰,才能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在党长期执政、领导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更是进一步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无所作为,而是必不可少、大有可为。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情况、问题,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思路、途径、方法,始终没有放弃和削弱这一政治优势。长期以来,正是因为我们的宣传思想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谨记历史经验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时代要求,“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7]所有这些,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重要条件。

六、坚持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人民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作出的抉择,是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又根本区别于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同中国革命和党派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被我国《宪法》确认的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政党特点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具有的又一政治优势。这种政党制度,在其形成过程、整体功能和现实作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优势,在于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既能避免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党纷争、互相倾轧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和政治混乱。首先,从这一制度的形成来看:我国实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多党合作制度,不是强权相加偶然形成的,而是在近代以来长期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必然现实。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共同奋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合作友谊,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个民主党派的认可,这是我国实行多党合作这一制度的重要历史渊源。新中国建立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逐步发展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更大发展,党派合作的政治优势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其次,从这一制度的现实作用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现实作用。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既有利于吸收利用国内外、境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基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也有利于加强执政的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个阶层人士以及同港澳台地区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人士、各社会群体成员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更为广泛的基础;也有利于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从而加快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再次,从这一制度的整体功能看:在多党合作制度中,就制度本身而言,多党合作是主体,共产党领导是核心,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相得益彰、互济互补的统一体;就党派纲领而言,都以共产党和国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作为共同遵守的政治纲领;就活动规范看,都以国家《宪法》作为根本准则,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的真实性、广泛性;在各自职守上,都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安定团结、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的国情和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同时,这种领导又不是简单的包办,而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是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都肩负保证宪法实施、维护宪法尊严的共同职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全中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载体,也是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渠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交往以及推进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团结统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开展日常工作,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职能。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就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在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环节。2005年2月,中国共产党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在总结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成功做法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明确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方式、程序等,为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指明了方向。2015年9月,中共中央出台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进一步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提供了完备的党内法规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这一切,为调动一起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方面的智慧建设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富有理论创新精神和远大理想,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做出了最大牺牲和贡献的党;是一个能够严肃对待和勇于纠正错误,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党;是一个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不断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党;是一个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从不屈服于来自任何方面压力以及正视一切困难和挑战,富有革命创造精神,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的党。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掌握着一支捍卫主权、维护稳定、服务建设,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民军队。这些优势虽然形态不同,但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优势体系,有力地支撑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使我们党成为一个伟大而成熟的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大党。这些优势,是由党的性质、宗旨、理论、纲领以及组织原则决定的,是靠党的各个组织和每一个成员的具体行动来体现的,构成了我们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也成了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重要法宝。充分发挥党的这些传统优势,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驰而不息全面从严治党,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够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在新时代写下新的光辉篇章。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政治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