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超 毛庆东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生处,山东济南 250031)
“校风和学风既影响和决定着、又反映和体现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学风建设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两者密切互动,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和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如何针对00后大学生的学风特点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能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丞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深层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3]学风作为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全面发展提供载体,对大学生心理情感、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的形成等都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推动高校学风建设方法的系统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4]优良的学风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设优良学风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培养和弘扬优良学风,不仅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推动高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而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培育优良学风的坚实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风建设都出现了许多新动向和新特点,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呈现出很多新特点、新思维与行为模式,这些都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把握和动态研究,理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促进两者相互融合,共同创新发展。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理想、浓厚的学习志趣、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作风、科学的学习方法。而高校大学生的学风作为高校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其目标就是通过开展学风建设相关活动制定行之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来帮助大学生获得优良作风,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作风、学习志向、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增强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平,进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成为对祖国未来建设有用之人。如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的根本目标都是要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6]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地气、入人心。两者服务对象都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关注高校学生的思想表现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高校学风建设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充分体现高校学生自身的主体性。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风建设的服务对象都是在校大学生,两者共同作用、互为合力,共同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具有共同的内容,前者包含后者。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这些恰恰是学风建设中最核心的本质和内涵,它反映了人的理想志向、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均与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密切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高校学风建设要引导、帮助、教育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风和考风紧密地联系起来,围绕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学风建设,使学风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抓手。
高校学风建设要帮助学生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社会使命感、责任感,促进他们全面成才。要始终贯彻“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7]要求,坚定不疑的加强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引领活动,引导并帮助大学生解决好学习目的、学习态度、进取精神等内在动力问题,为学风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
让成人与成才、就业与创业、学风与学术成为学生普遍的价值认同,是推进学风建设的关键。通过采取聘请就业导师、开设成才讲堂、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立就业创业基地、强化就业指导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规划成才目标;通过对大一学生普及职业生涯规划课、高年级同学加选个性化指导课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科学规划未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务实的帮助和指导,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业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敏学成才的观念和勤奋踏实的作风,发奋学习,奋勇争先;通过举办各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进一步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引导同学们对职业生涯进行思考,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学习与生活,提高就业技能与实践能力。通过目标驱动,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领学风建设方向。
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是优良学风形成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引导和管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要形成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联动机制,对学生的早操、上课出勤、考风考纪等环节进行全天候监督,让学生在严肃、严谨的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建立学风建设反馈机制,向各基层单位即时反馈学风建设情况,督促各院系及时采取积极措施,提醒、处置、督促改正,建立学风建设台账,动态管理,月结月清。
学生宿舍是学风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要以宿舍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文明宿舍创建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文明宿舍创建除了要求卫生达标以外,还突出强调宿舍成员文明言行、学习成绩、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的建设。通过举办征文比赛、摄像比赛等各种活动,引导先进宿舍文化的形成,真正把学生宿舍建成育人的重要阵地,切实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环境。
学生班级是学风建设的基础组织。要通过各种活动组织学生班级举行学风建设主题活动,对学风建设中班级和个人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如何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8],如何提高班级整体学风、班风进行讨论,将学生活动的重心转移到学风建设中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迫切性,充分发挥学生班级的组织作用。
完善学风建设激励机制,通过对优良学风班级、优良学风宿舍、优秀学长等学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宣传,以身边榜样的力量引导学风发展的方向。通过充分发掘先进典型,深入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发挥学习榜样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用大学生身边具体、生动的榜样激励和教育学生,营造了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力地推进了学风建设。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是老师们的得力助手,也是做好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善于发挥学生干部的能力和力量,利用好朋辈教育的优势,约定在校期间学生干部要带头践行日常生活规范、课堂学习纪律、考试纪律等方面的各项学风建设活动,为身边的同学做好榜样,切实起到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