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赜索隐,观其会通
——读《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

2019-12-26 10:29李少鹏
外国问题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栋梁对华日本

李少鹏

(北华大学 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 吉林 吉林 132013)

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华“认知”与“行动”的关系,中外学界都曾给予重点的关注,但多数仅关注某一时段或人物,南开大学杨栋梁教授的《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50万字)则是通观近代、且不流于泛览撷英的煌煌巨作。

日本自古以来深受中国的影响,其对华认知不仅源远流长,且纷繁复杂。如何梳理这“千差万别,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相互博弈中此消彼长”的中国认知,尤其是判定这纷繁复杂的对华认识中“哪些影响了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乃至上升为国家意志,哪些只对政策制定有牵制作用或未起作用,社会影响限于狭小范围”,(1)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3页。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又极具现实价值的理论问题。

中国周边国家的“对华认识”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我们的文明长期以来有着强烈的“先进”意识,中国之所以为“居中之国”称为华夏,是因为“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左传·定公十年》)。中华文明就像一个漩涡,她让周边的民族相信其是“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因此也必然是“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史记·赵世家》)。这种认识对于处在中华文明内部的中国人的感受可能并不强烈,但对于处在中华周边的国家而言,巨大的“中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文化和地理上的“他者”。

从江户时期以来,日本人对中国一直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华认知在江户时代的表现是多元化的。有积极的对华认识,如藤原惺窝曾感慨:“呜呼,不生于中国……可谓不遇时也”,(2)林羅山:《惺窩答問·二》,石田一良、金谷治校注:《日本思想大系28藤原惺窩 林羅山》,東京:岩波書店,1975年,第226頁。熊泽蕃山也说“中华为四海之师国”,(3)熊沢蕃山:《集義外書》,正宗敦夫编:《蕃山全集2》,東京:名著出版,1978年,第25頁。荻生徂徕则坦承自己“幼耽典籍,素慕华风”,(4)荻生徂徠:《辨道》,吉川幸次郎校注:《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徠》,東京:岩波書店,1973年,第256頁。均表现出了对中华文明的仰慕与欣赏;也有对“慕华”表示抗拒者,山鹿素行宣称日本才是真正的“中华”:“愚生中华(指日本)文明之土,未知其美,专嗜外朝(指中国)之经典,嘐嘐慕其人物,何其放心乎?何其丧志乎?抑好奇乎?将尚异乎?”(5)山鹿素行:《中朝事実》,国民精神文化研究所编:《山鹿素行集 6》,東京:目黒書店,1944年,第1頁。更有畅想侵略中国者,佐藤信渊就曾说道:“今世界万国之中,皇国易攻之地,除支那国之满洲无他。”(6)尾藤正英、島崎隆夫编:《日本思想大系45 安藤昌益 佐藤信淵》,東京:岩波書店,1977年,第430—431頁。这种多元化在明治维新前后的表现最为突出。在《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中就列举了“中日唇齿论”“中日联盟论”“日本盟主论”“中国威胁论”“告别恶友(中国)论”“征服中国论”等多种形态,多元的对华认识作为后世日本对华认知的原点,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日本作为一个国家,真正需要将对华认知落实到行动选择层面上则始于近代,确切地讲是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条规》规定“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7)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1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7年,第317页。但据韩东育先生的释读,这种“中日对等性架构”实际上已经暗含了日本“拆解宗藩体系的整体设计”,(8)韩东育:《日本拆解“宗藩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虚实进路——对〈中日修好条规〉的再认识》,《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6期。这无疑是日本在参透中国“宗藩体系”的玄机后所采取的行动选择。大约从甲午战争前后开始,日本社会的对华态度经历了由“慕华”到“蔑华”的转变。但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对华认知”的重要性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变得更加迫切了。其对华认识的总体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在对华行动选择中最大限度地维护日本的国家利益。

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日本的对华知行都是在上述框架下展开,期间虽略有波折,但大致不外乎此。直到日本战败,其对华认知和行动选择才逐渐发生转变。在这次转变中政治界、经济界、社会团体和普通民众四者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对此进行了重点分析。应该指出的是,日本对中国“以德报怨”产生的“感恩之心”成为此后相当长时间下日本对华认识的基础,这对“化解战后两国的民族矛盾、解决两国间的诸多问题,有积极的作用”,(9)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第283页。本书的这一论断是颇有见地的。国内舆论界多从负面角度认识中国放弃日本的战争赔偿问题,认为其对日本的战争反省产生了不良影响,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中日建交初期的“蜜月期”与这种“感恩心”的关联,这对于从历史角度认识“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偿”问题是不可或缺的。

《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全书共八章,包括正文六章,另有序章和终章。序章用粗线条勾勒了自汉代至清代中期日本对华认识的整体特点,第一章则介绍江户时期日本的中国认知(1603—1840),从儒学者、国学者和兰学者三个群体切入,展现了江户时代中国认识的多元化色彩。二章共同构成了日本对华知行的“底色”,此后的种种对华认知也均可于此溯源。

第二章为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知行(1840—1895),重点关注了鸦片战争后日本的“中国殷鉴”论、多种对华策论的交织与社会对华蔑视意识的形成过程。书中描述日本社会蔑华思潮所使用的材料颇为新颖,而对“早期亚洲主义”的辨析极具理论深度。书中提出早期亚洲主义可分为朴素型、策略型和征服型三种,且处于“流动状态”。(10)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第101页。这一论断对于深化理解学界聚讼的“日本的亚洲主义”讨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第三章介绍了甲午战争后至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知行(1895—1924),本章将研究视角聚焦到日俄战争前后、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三个阶段,既关注了精英人物如内藤湖南、吉野作造的对华认知,又对特定群体如大陆浪人、政治人物等进行了叙述,要言不烦,胜义纷披。

第四章关注的是从国民革命至二战结束时期的中国知行(1924—1945),以日本对华行动为主线,梳理出二十年代对华“协调派”与“强硬派”的路线斗争、日本强占中国东北、走向全面侵华战争直至败亡的对华知行路线,其中对石原莞尔、橘朴和“支那抗战力调查”所反映的中国认知与日本对华政策选择“互相协奏”的分析颇显功力。

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日本战败后到2012年期间日本对华知行的演变分析,中间以1972年中日建交为界分章。重点分析了日本各界代表性人物、团体的对华认知,并对天皇访华事件中所折射出的日本对华认知博弈重点解读,其中对新生代政治家的中国观、后小泉时代的中国知行的精彩分析,尤其是对中日关系发展的很多预见在不久后都得到了证明,正可看出本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注这一领域的学者想必已经注意到,本书是杨栋梁教授主编的六卷本《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11)杨栋梁主编:《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的精华编,这两套书一胜在详密周全,一胜在咀华约取,各具优长,认真对比不难发现其中的嬗递之迹。通观《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全书,笔者认为其具备以下四大特色:

第一,从方法论上建构了对“XX观”和“知—行”的分析框架模型。

当前以“中国观”“美国观”为题的论著俯仰皆是,但学界几乎从未对“观”本身进行细密的学术考校。本书在国内学界率先提出“观”存在着“认知”和“态度”两个呈递进关系的不同场域。(12)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第2页。“认知”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主观判断,是解决认识主体眼中的认识客体“是什么”“为什么”即何以至此的问题;“态度”则是认识主体基于对认识客体“是什么”及“为什么”的认知而产生的如何应对同一认识客体的主观立场,包含着认识主体直面认识客体而产生的好恶心态和政策主张的两个层面。这是学界首次对这一问题的细致梳理,显然该模型还可用于解构诸如“美国观”“亚洲观”等,所具备的学术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探讨了“知—行”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认知—行动”的交互影响模型,(13)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第3页。使这一基础性研究同时具备了应用价值。这种接近欧美社会科学界的习惯——进入正文之前先建构全书的理论模型——对于中日学者而言无疑是足资借鉴的。

第二,精准把握了日本对华认识与行动选择之间的关联性。

“认识”是思想层面的活动,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肯定受到了对华认识的影响,但如何将这二者关联起来且不至于“强构因果”是并不容易做到的。众所周知,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基本符合《菊与刀》中提出的占领模式,此前国内学界多认为前者深受后者的影响,但近来公开的档案似乎已经否认了二者的直接关联。(14)约翰·W·道尔:《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胡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95—197页。我们不否认特定的行动选择基于特定的认识,但这个“特定的认识”多数情况下是模糊的、没有直接史料支撑的,断定某认识导致了后来的行动一定要慎之又慎。本书中严格区别了“认知”与“知行”两个词汇,显然作者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

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大量收集和使用了日本政府公文、党派内部刊物、报刊时论文章、实地调查报告、重要人物的日记和回忆录等稀见文献资料,如第二章阐述“媒体对中国的丑化”、(15)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第127页。第四章分析中西功的“支那抗战力调查”(16)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第270页。和第五章第四节“经济界的中国知行”(17)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第305页。就分别利用了大量报纸杂志史料、“极密”调查报告和当事人的回忆录这三类材料,这类资料中所体现出来的日本对华认识的变化所导致的对华行动的选择之间逻辑关系更具说服力,这也是本书在史料使用方面的独到之处。

第三,准确刻画了日本近代以来的对华知行从质疑→蔑视→觊觎→侵略→正视→竞合的变迁轨迹。

在阶段和分期上,作者没有拘泥于日本史常见的以明治维新、九一八事变等为界的划分方法,也没有拘泥于中国史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的断代划分,而是结合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将鸦片战争(1840)、甲午战争(1895)、国民革命(1924)、日本战败(1945)、中日建交(1972)作为时间节点划分阶段,兼顾了日本对华认知与对华政策二者的阶段性,也照顾到了中国近代史与日本近代史不同的分期特点,每一阶段的时长大致相当,可谓颇具匠心。

在叙述时段特点时文笔细腻准确,娓娓道来,坚持论从史出、言必有据,历史的细节与隐微之处得以彰显,可当《汉书》“探赜索隐”之谓。在转捩时代适当前后追溯、遵守但不拘泥于分期,让各个时段在叙述中自然展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对华行动的每一次转变,对应的对华认识在前一个时期都已孕育,但这种认识并非当时之主流,却是后来认识的滥觞,本书作者对此有着精准的拿捏。如在第三章叙述酒卷贞一郎的“南北并进、分割中国构想”(18)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第201页。已经为第四章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铺垫;而第四章《支那抗战力调查报告》(19)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第270页。所反映的对华认知也并非当时之主流。要言之,促成对华行动转变的对华认识产生于上一时期,在当时只是支流认识;而此一时期同时也蕴含着影响下一次转变的支流认识,二者如同音乐中的“主调”和“复调”,被作者有条不紊地叙述出来,表现了其对这一问题把握的精当。

第四,在叙述日本对华知行的变迁轨迹的基础上,通盘抓住了其中的几个不变的因素。

《易·系辞传》有“观其会通”一语,司马迁也曾用“通古今之变”来阐述《史记》的撰述理念,表达了要在“变”中找寻贯通前后的“不变”,“会通”二字颇中史学研究之肯綮。史学研究的对象是恒处于变换之中的,如何从这变换中抓出不变的因素,体现了一个史学工作者的“史识”,更代表了一部论著的理论高度。在全书的终章(20)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第375页。作者总结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知行一以贯之的特点有四:以日本国家利益为准则、长于微观分析而疏于宏观把握、以实力主义为依据、有强烈的机会主义色彩。这些在近代日本对华知行衍变中保持不变的特点,是从全书的叙述中自然流淌出来的、经得住推敲的。

全书在兼顾全面、系统研究日本的中国知行同时,在一些细节上也取得了若干突破。上文已略有论及,另外如对甲午前后及辛亥革命等时期日本朝野对华认知多元化的刻画有条不紊、纷而不乱;而对内藤湖南的多面化解析则动摇了其仅仅作为“中国学专家”的历史定位,在学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尝鼎一脔,窥豹一斑,相信读者可以从书中找到极多类似的例证。

作者还进一步指出,对日本对华认知的深入剖析“还涉及日本人的民族性、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在近代承继的‘遗产’中,等级观念、尚武传统、商人习性、从众心理、暴发户心态等,怎样或多大程度地影响了其近代以来的中国知行等等。可以说,有待深入拓展的研究课题还有很多。”(21)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第377页。这段话颇能引人遐思,体现了该选题的所具备的理论潜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由于成于众手,其中也难免有体例不一之处,如第一、五章主要从类别的角度展开,探讨不同群体共时性的中国知行;而其他各章则在分期之内又细分为几个阶段,从时段上分节进行纵向历时性研究,这种研究范式的差别可能与特定时段的史料特点有关。另外,近代日本的对华知行极其复杂,虽难以穷举,但具有代表性者宜有所胪列。如近代日本由军方、官厅、会社等部门所实行的对华调查有很强的针对性,(22)我们曾详细梳理战前日本的中国调查状况,可参见郑毅、李少鹏:《近代日本社会满蒙观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8年,第174—232页。是直接关系到日本的对华行动决策的资料。本书在终章中提示了这些调查资料,正文仅列举满铁的“抗战力调查”似乎尚不足以代表全部。

史以鉴往而昭来。正如书中所示,全书既对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知进行了细密的阐释,“也将成为今后我国制定对日政策的重要参考”。在书的终章,作者指出,今后“强强相对、充满变数的中日关系将会是合作与竞争并存,并且不能排除竞争向恶性发展的可能性,这是值得两国人民高度警惕和努力避免的重大问题。”这种能够站在历史角度客观分析中日关系的发展大势走向,为国建言,凸显出了本书作者所具备的浓厚的家国情怀。

在全书的结尾,作者总结道:“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和谐稳定、实力强大的中国,是中日关系健康持久的根本保障”,这无疑是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知及其行动选择历程中所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猜你喜欢
栋梁对华日本
国之栋梁
本期导读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掌握本领做栋梁
粉笔
美行业协会众声反对白宫新的对华关税威胁
致力于对华友好的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
《黄金时代》日本版
栋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