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骞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1]。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新媒体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普及,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几乎每一个人都接触并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新媒体。显然,高校学生已经成为使用网络新媒体的重要群体。将高校党建工作和网络新媒体融合,建立高校学生党员网络思想交流平台,有利于拓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发挥高校网络育人功能。并且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采取新的教育形式,从而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觉悟和凝聚力,确保高校学生党员的战斗力,让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借助网络新媒体进一步提升党建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高度重视、抓实抓牢高校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不断引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当代高校学生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成长起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已经与互联网息息相关,手机、平板、移动网络、数字媒体等新媒体介质已经深度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俨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这些新媒体具有普及率高、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高校学生熟练使用各种新媒体,短时间内大量碎片化信息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仍存在大量短板,今后要在原有党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将新媒体技术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新媒体技术可以使得党建工作的开展更加灵活,易于学生参与,可以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随时随地开展线上思想政治学习,不仅能够增强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的实际效果,也是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管理科学化的需要。
新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得以迅速发展,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正面也有负面,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丰富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创建了新的载体。新媒体的超大信息量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资源组织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习教育资料以图片、文本、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学习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党建工作更加深入的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习教育的效果,开阔了高校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二是新媒体环境下,不同于传统的党建工作通过个别谈话、座谈会、组织生活会等对广大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延伸和拓展了党建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可有效解决长期以来高校党建工作思路单一、“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有助于构筑高校党建工作新体系,有助于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管理水平。三是新媒体拓展了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的新阵地。目前,传统的意识形态宣传方式影响力逐渐下降,新媒体的影响力迅速提升,而且新媒体信息传播迅速快捷,在思想文化传播上有其独特优势。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不同于传统媒体,不仅信息传播迅速、快捷、广泛,而且虚假信息或不良信息常常充斥于新媒体网络之中。一方面高校学生党员年龄上较为年轻,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在成长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完全确定,在遇到虚假信息或不良信息时,辨别能力有待提高,立场不够坚定,自身的价值观易于受到影响。尤其是在西方意识形态有意识的对我国新媒体的渗透,若不能够做到及时有效地对这部分高校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很有可能导致意志力薄弱的高校学生党员改变政治立场,丧失党性原则,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另一方面,新媒体本身的特点决定着在舆论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安全预警机制急需建立,这些问题都对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搭建高校学生党建交流互动实践平台,科学合理设置丰富的党建栏目信息,及时发布、更新最新的党建信息和工作内容,采取青年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宣传党的知识与时事政治知识,让高校青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党的教育和思想,增强学习的效果。站稳站好“互联网+”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新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有效资源,将国家大事、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党日活动、党务活动等迁移到党建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开展理论学习、互动交流和党务公开,建立与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交流网络渠道,并及时发布和接受各类反馈信息,及时解答高校学生党员的各类问题,丰富高校青年学生党员的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让线上党建平台成为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
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微媒体”已经深度融入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必须对新媒体时代的新形势、新特点,将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融入到高校学生网络活动的微观领域。逐步建立省级、学校、学院各层级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开通党建工作微信群、QQ 群,以便迅速、深入地进入高校学生的网络生活之中,将党的思想理论更加精准地传播到学生群体之中,将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潜移默化的深耕于学生党员中间,让高校青年学生学生无论什么时间、无论在何地都能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接受思想熏陶,保证高等学校实现党建工作者与大学生随时随地的即时交流。
“易班”于2007年诞生于上海,是一个学生网络互动社区。目前,“易班”已经广泛应用于全国各高校,成为当前最具热度的高校学生班级网上交流平台。借助“易班”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在“易班”组建网络党支部,可以将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优势纳入到党建工作中。将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支部活动通过发帖子的形式发布到“易班”网络党支部,从而实现支部成员的网上学习,拓展的学习的途径,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支部的组织生活方式更为灵活。特别是受到高等学校弹性学制、毕业季、寒暑假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党员的流动性相对较高。而组建“易班”网络党支部,能够将党支部的成员随时随地联系在一起,使高校青年学生党员在互联网上始终能够参加各种党支部的活动,始终围绕在党组织周围,接受党性教育,获取党组织的各种信息,感受到实实在在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同时,也实现了高校学生流动党员的科学化、信息化和虚拟化管理。
一是建强党员教育网上阵地。建立党员教育网、干部学习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网、灯塔数字图书馆、政策法规库和网上党性教育基地等,打造党员干部“身边的网络党校”“掌上的移动课堂”。建设“山东e 支部”系统,按照一一对应原则,为每个党支部同步搭建网上支部,支部党员全部实名登录 e 支部“安家”。在组织党员线下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将每名党员线上学习、交流、活动等情况,自动生成电子档案,党支部全程掌握,做到“支部天天在线、党员时时连线”。
构建信息监控和网络安全预警机制,必须注重舆论监管和安全预警工作及时到位。党建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性工作,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必须保持党建工作的政治性、严肃性和准确性。因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党建工作,通过手机、互联网等线上发布信息时,必须严格把关,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权威性。在与高校学生党员沟通时,要高度重视发表言论的政治性,坚决杜绝发表不当言论。要实现对新媒体平台的整个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全程监控,深入分析和整理相关互动信息。同时,要构建起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用技术手段严格审查和过滤外部链接,严防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传播,保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开展。同时,要利用微博、微博群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实时管理、监督,加强对舆情的引导,提高对舆情的监测,在遇到突发和热点事件,能够及时研究对策并制定应对方案,与大学生实现第一时间沟通,使新媒体切实成为基层党组织的“新阵地”。
把握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规律,站稳站好“互联网+”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新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有效资源,做好做实顶层设计,打通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微通道”。将高校党建工作和网络新媒体融合,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通过微博、微信、QQ、灯塔党建、易班等传播平台,组建网络党支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宣传、互动交流以及学习平台,构建信息监控和网络安全预警机制,占领高校大学生网络党建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