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
(莆田学院商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创意性强、高附加值、就业潜力大、发展可持续性以及与科技高度融合等特点,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和树立现代城市形象等,对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文化和旅游部提出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畅通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之路,拓展文化贸易与文化交流。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福建省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港口优势,而且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一带一路”倡议为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但是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较小,发展不均衡,优势不突出,要如何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成为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探索的关键所在。
根据花建(2005)提出的从宏观竞争力、中观竞争力和微观竞争力三大层层面分析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通过《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文化与文物统计年鉴》《福建省统计年鉴》获取数据,进一步分析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从表1 可见,2013年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持续上升,从 2013年831.97 亿元,至2016年达到1 190.3 亿元。从增长速度来看,年均增长14.00%,远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可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2013—2016年期间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提高,从3.80%上升至4.17%,这说明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表1 2013—2016年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及占GDP 比重
从“一带一路”覆盖省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来看 (见图1),2016年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跻身于全国前列,对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4.00%,紧随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之后。
图1 2016年“一带一路”覆盖省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从图1 中投入和产出情况来看,18 个省市中仅有广东、浙江、上海、辽宁4 个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其余14 个省市的增长速度滞后于其固定资产投入。这反映“一带一路”覆盖省市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产出比较低,产业效率普遍不高。
目前尚未有完全统一的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参照绝大多数地区的划分标准,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八大核心产业,分别是艺术品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文化休闲旅游业、动漫游戏业、文化创意业、广告设计服务业、文化会展业等。由表2 可见,“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福建省八大核心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总体持续上涨,其中艺术品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以及文化休闲旅游业等产业规模较大,居于主导地位。但从增长速度来看,八大核心行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00%,其中动漫游戏业、文化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休闲旅游业、广告设计服务业等增速明显,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8.00%,新兴文化业态对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表2 2013—2016年福建省八大主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亿元)
从微观层次来说,企业是直接进行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2016年福建省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单位数为2 880 个,2016年年末从业人员为414 160 人,资产总计2 419 亿元,营业收入为3 436 亿元。对比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福建省文化创意企业数量逐渐增加,但规模以上单位数量较少,企业规模以中小微型为主,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增加,整个产业吸引更多人才进入。
对比“一带一路”覆盖的18 个省市分地区规模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情况 (见表3),2016年福建省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单位数排名第三,位居广东、浙江之后。年末从业人员为414 160 人,资产总计为2 419 亿元,营业收入为3 436 亿元,均位居第四,排在广东、上海、浙江之后。从创意产品出口情况来看,得益于沿海地理优势,福建省创意产品出口位居第四。与广东、上海、浙江相比,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在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数量、从业人员等方面与沪浙差距并非太大,但在资产总计以及营业收入相差悬殊,这仍然反映出福建省主力文化创意企业规模不大,竞争实力有待增强。从18 省市发展情况来看,区域间的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更具优势。东部沿海地区省份文化创意企业数量多,从业人员数量多,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以及创意产品出口等方面较西部、北部地区高。
近年来福建省出台了多项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了有利的环境。2013—2016年间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问题。
根据宏观竞争力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增长速度超过地区生产总值,产业实力增强。但从投入产出比来看,产业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不相匹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各大省市纷纷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扶持,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但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产出效率不容乐观,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其次,地区间的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省市与西部、北部等地区差距悬殊。“一带一路”目的之一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让中国西部地区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实现我国地区平衡发展。
就中观竞争力情况而言,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间发展不均衡。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势头强劲,但产业增加值较小,总体规模小,如文化会展业和动漫游戏业年均增长均超过20.00%,但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贡献有限。而主力产业如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影视业等行业发展速度放缓,仍停留在原先的文化业态,创新活力的缺失,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调整产业结构成当务之急。
行业中主力型的企业不仅具备很强的市场优势和竞争力,也会有效带动产业资源的整合,对中小企业形成示范效应。福建省着力培育了一批潜力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如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厦门文广集团等。但相比粤浙沪等地区,福建省具有行业领导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数量并不多,上市公司数量更少,整体经营规模偏小,不利于文化企业的集中创新和规模生产,会阻碍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显而易见,“一带一路” 倡议给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巨大发展契机,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与结构,打造创新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
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具有无边界性特点,可以通过“跨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充足、融合与合作共赢。要改变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结构性失衡,就必须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科技、金融、贸易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文化+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融合新业态。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应密切关注科技创新动态,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应用。将文化和创意元素融入传统产业,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新活力,打造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增长源。
政府层面上,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逐步优化政策环境,完善配套服务,出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资金、税收、投融资等优惠政策与措施。
要充分利用地区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福建省文化底蕴深厚,各地市根据自身文化优势,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群,如福州漆器、珠宝、寿山石等工艺美术产业,莆田木雕、油画等工艺美术产业,厦门动漫游戏、旅游产业,泉州德化陶瓷、安溪藤铁,武夷山旅游等。要不断塑造更多具有福建符号的文化品牌,以创新和科技为核心,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内容与创意。
福建省文化创意企业数量多、规模过小,资源重复配置浪费会导致产业规模效益低下。因此,要对产业内具备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企业进行政策性引导,给予良好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着力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重点企业。鼓励福建省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文化创意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在境内外上市。
福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定位于推动与港澳台合作,发挥着推进“海丝”文化交流合作,增强文化贸易实效的作用。因此,在独特的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下,福建省应该挖掘海丝文化、妈祖文化、闽台文化等资源,打造能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人民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品“走出去”,提高文化创意市场开放度,同时也借助文化贸易为“一带一路”注入活力,全方位推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贸易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