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文化国内外比较研究

2019-12-26 09:12李朝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志愿公民精神

李朝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1 国内关于志愿文化的研究

学者们的研究,从对志愿的相关基本概念的讨论,到志愿服务的历史沿革,再到详尽的案例实证分析,以及将国内外的志愿服务的对比研究,对志愿服务的功能、意义、方法等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论证研究,就现阶段的志愿服务相关问题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为该文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志愿文化方兴未艾,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还不充分,志愿文化的发掘、维护、弘扬等工作还需要几代理论工作者不懈地努力。在对志愿服务的研究方面,理论成果无疑是丰富的,其中有概念的辨析,有历史的梳理,有价值功能的研究,有实证案例的分析,有国内外现状的对比,还有的学者提出了问题和对策,为志愿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参考。

1.1 相关概念辨析

1.1.1 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一个被大家熟知的概念,志愿精神应当做广义的理解,以个人发展的角度,在“为己”与“利他”之间找寻平衡点,进而在志愿服务中升华自我的道德境界,形成更纯粹的志愿精神,如此螺旋上升、不断进步,以此为最终价值指向的志愿精神是一种不受利益驱动和法律约束,以服务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道德体验,体现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积极态度,其核心理念就“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1.1.2 志愿文化

在我国,志愿文化的研究历史并不长,受关注的程度也不如志愿精神或志愿服务高,自2013年以后,志愿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多数学者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志愿文化的概念,但是在对志愿服务的研究过程中,已经体现出了志愿文化的理念,志愿文化的概念呼之欲出,抑或说已经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这一变化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从个人志愿精神的凸显,到组织团体志愿服务的带动,再到全社会对志愿活动的广泛关注,志愿文化得到了确证。

现阶段我国的志愿文化,本意是帮助他人使受助人能够自立自强,但在许多志愿者和受助人不断宣传、体验下,已经发展成帮助他人自我也得到帮助。吸引了更多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志愿文化在我国已经形成并发挥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目前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志愿文化的概念,即志愿文化就是志愿服务不断扩大影响范围,以致在社会上形成能够影响人们认可志愿服务、形成志愿服务理念、进行志愿服务活动、选择志愿服务生活的文化潮流。另外明确了我国志愿文化的文化基因来源既有西方志愿文化的影响,也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塑造,在此我们不去讨论成分占比的问题,而是要对已经明确的各种文化进行辩证看待、批判理解,如此才能通过把志愿文化研究好、发扬好,增强我国整体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1.2 国内外志愿服务相关问题对比研究

国内外比较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不少学者对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的志愿文化进行了广泛研究和译介,这对于我国的志愿文化建构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关注。还有学者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寻找我国志愿文化发展与国外的差异等。

数量较多的是对国外志愿文化的译介,特别是关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等介绍,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一种福利社会,从国情和文化等各个角度来看都非常适合志愿文化的生长。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外,学者们还十分关注我国自身的志愿文化发展建构,发现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避免了文化失语的窘境。徐帅、颜吾佴在“中西方志愿服务传统的比较”一文中就提出“中西方志愿服务传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认为我国在当代志愿服务发展中,应注意借鉴中西方志愿服务传统中有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因素,推动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4]。除了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外,谭建光、周宏峰指出“中国志愿服务与外国特别是欧美国家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差异,就是党和政府在推动这一事业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5]。我国志愿文化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确实存在着不同,特别是党和政府在其中发挥出的核心作用是任何一个地方的政府无法做到的,这也回答了志愿服务是不是被强制的、政治化的活动,答案显然不是,而是在党和政府大力推动下、公民自主意愿选择下进行的活动。

2 国外研究现状

2.1 志愿文化的形成背景

学者普遍认为志愿服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但是志愿服务文化的历史传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百年以前,他们认为志愿服务文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流行,其内在本质上的文化因素就是基督教等的宗教伦理信仰,外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这两点鼓励人们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既增加了上帝的荣光,也促进了政治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西方国家志愿服务文化形成具有独特的背景,除了宗教和制度外,西方经受的两次世界大战、多次金融危机等,也是形成西方志愿文化的直接因素,促使人们不得不互相帮助、共渡难关。

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教义在西方世界广泛传播,使得在此思想影响下的社会公民能够广泛接受并奉行助人为乐、自强互助的生活理念,同时适应了资本主义以自由平等为原则的发展方式,把给予和获得放在相同的道德层面去考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托克维尔把美国乡村社会中的各种民间社团组织及其活动放置在美国人的历史传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中加以考察,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就强调了平等精神对于志愿文化形成的作用,“对于平等的渴求和激情,只会产生一种本能爱好,就是鼓励所有人都强大并受到尊敬”[6]。志愿文化体现为协调平等主体间关系的宽容精神,体现为对公民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充分尊重。另外,托克维尔也指出具有公民精神的人们在主观上应该具有的自觉思考、 自我反省和自我决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志愿文化。

2.2 志愿文化有助于公民德性的养成

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志愿文化有鲜明的价值指向,有助于培育公民的平等意识,营造社会的和谐氛围,获得个人对善的追求的一种精神满足。这其中涉及伦理学上对价值的考量,即志愿文化是否存在利他主义倾向,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罗伯特·帕特南就认为志愿精神本身是人们追求纯粹的善而在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不是必须利他的行为,他说:“志愿精神的指向首先就是培育人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意识。牺牲一切纯粹的个人和私人目的持续地认同和追求共同的善。当然,这种公益精神并不必须是利他主义的。”[7]但是,不论是否强调利他性,志愿服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出了帮助他人、 互相帮助的和谐社会文化氛围,学者都看到了志愿服务文化所体现出的志愿精神在培育公民精神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样的,该文也更关注志愿服务文化对公民德性的培养。比如欧美国家很多都能够根据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制订详尽的志愿行动计划,明确把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此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提升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2.3 志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政治民主

克服国家合法性危机的出路就在于让自发的、非政治化的社会有机体健康发展起来。J. Roelofs 指出,在资本主义体制中,志愿服务部门既倡导社会改革,又尽力维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些部门透过资金分配、服务传递、公众教育和科学研究等,促进了公民参与,加速了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转化,成为资本主义生存与发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保护层。在西方国家志愿组织作为公民自愿的集合体,通过合法的渠道参政议政、 监督政府,就能够作为社会与国家相互沟通的中介,制约政府的权力,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推进民主发展,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改善政府形象,从而提高政府的合法性。因而朱莉·费希尔认为NGO(非政府组织) 缓和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它的发展不仅是NGO 自身数量和能力上的发展,也是NGO 与政府关系的发展,其结果是增强了政府的能力。”

政府对志愿服务文化的构建不仅起到了强化政府合法性的作用,另外志愿文化对一国的“文化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使关怀公共利益和互助成为一种公民的习惯,使利他主义成为慈善组织制度化实践的基本要素。公民的意愿可以通过志愿组织进行放大,让更多人听到,政府所倡导的社会公德等社会主流价值观,也可以通过志愿文化的构建,通过志愿组织,进行广泛的传播,从西方的经验可以看出,志愿文化与政治的民主、 社会的和谐也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可以作为我国未来构建志愿文化的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志愿公民精神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以志愿,致青春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