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背景下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9-12-26 09:04赵丹青
物流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岗位物流

赵丹青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30)

1 引言

2016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标志着智慧物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建立先进、共享、高效、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设定了目标。2017年国务院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智能物流的发展以及智能化物流设备的运用。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连接,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拓宽了发展空间。5G 技术革命的到来,将使物流的各个环节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新的行业变革不仅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全面升级,对物流从业者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仓储、理货、分拣等基础性物流岗位的需求正逐步被人工智能方式所取代,使得物流企业对基础性岗位的需求大幅下降,而物流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

目前,智慧物流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领域,涉及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文献较少。开放大学以在职成人为主要对象,具有学习时间灵活、教学方式多样化等优点。本文旨在分析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人才需求趋势,针对湖北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及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培养适应时代新发展、行业新动态、市场新需求的复合型智慧物流人才。

2 智慧物流背景下的物流人才需求

智慧物流人才有别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物流人才,应能满足智慧物流的运行和管理要求,既懂物流管理、通工程技术,又会技能操作。把握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思路,分析智慧物流的特点及人才需求是构建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最基础和关键的工作。

2.1 智慧物流的特点及功能

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功能单一、管理粗放的物流模式,智慧物流是整合资源需要、物流需求升级、智能技术成熟等因素影响下的必然结果。智慧物流的本质是在供需平衡的前提下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为需求方提供最佳的服务。智慧物流基于物联网的感知层、通信层和应用层的三层架构之上,能够快速识别物品、实现最佳配送路径并及时了解货物状态,对物流过程各环节进行定位追溯[1]。自动感知、自我判断、智慧决策、自动执行、深度协同、智慧学习是智慧物流的六大基本特点[2]。智慧物流不仅能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支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还为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等国家战略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物流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下,物流大数据、物流互联网、物流云服务、人工智能等应用以及协同共享模式成为了智慧物流发展的新趋势[3]。

2.2 智慧物流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

智慧物流时代,信息技术引领物流产业结构转型,推动物流人才需求发生改变,企业对物流人才的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2.2.1 基础性岗位人员将向技术性岗位转移。我国的物流业一直以来被视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原先依靠大量人力资源投入的物流发展模式将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物流业的需要,智能化技术和自动化装备将成为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长期应对方式。当前,无人驾驶机、车联网、自动化货架、末端配送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物流各环节正在部分或全部实现自动化,仓储、运输、配送、客服等简单重复性劳动岗位将逐渐被替代。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会从基础性岗位向技术性岗位转移,智能设备的操作、智慧仓储的管理、无人仓储作业的管理、智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方面将会产生更多的岗位需求,这就要求智慧物流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2.2.2 高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既懂物流基础业务又掌握物流一线岗位技术操作和现代化物流运作规律,还熟悉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兴技术应用的高素养复合型人才在如今的物流市场人才需求中尤为稀缺[1]。高素养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物流基础专业知识,还需熟悉生产过程,能熟练运用物流管理系统、操作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流程优化控制,并能够对智能物流设备进行日常维护[5]。在综合素质方面还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大数据思维等物流人才必备素养。因此,需要根据人才需求趋势重构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培养适应智慧物流市场需求的高素养复合型人才。

3 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3.1 发展现状

湖北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6年,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掌握扎实的管理知识和方法,熟悉物流需求分析、物流运作管理、物流流程控制且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物流应用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其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通识课、综合实践六大模块。培养的学生就业方向为物流业、制造业、流通业的操作人员和管理运营人员。学生毕业可获得物流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基本职业素养,能运用专业知识胜任采购、储运、配送、货运代理、信息服务等操作和管理工作。物流管理专业与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相比,报读人数较少。根据湖北开放大学各专业在籍人数表(2016-2019)可知:湖北共有27个教学点有物流管理专业在籍学生,其中有20 个教学点的在籍人数小于10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申请学位人数少,学位通过率低。

3.2 物流管理专业现有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

3.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我国有466 所本科院校及787 所高职院校都开办了物流管理专业[6],开放大学作为成人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与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有所区别,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突出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目前,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仍然停留在培养传统的仓储、分拣、运输等领域的物流人才,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适应智慧物流市场的人才需求。

3.2.2 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教材内容陈旧。随着智慧物流的发展和新岗位的出现,传统的一些物流岗位被淘汰,需要结合智慧物流企业的用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现有的课程体系明显滞后于智慧物流产业发展,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实训课比重偏低,不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部分教材内容陈旧,例如《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选用2009年版本,内容偏难,实用性不强;《物流学概论》选用2007年版本,知识体系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智慧物流相关的教材也未被采用。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设计,现代化案例较少,学生学习效果欠佳。

3.2.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作业,大多数学生的专业见习难以落实、实践报告流于形式,教师也只能提供书面化的实践指导,难以把实践环节跟学生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各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不一,大多数教学点校缺乏实训基地、模拟软件教室等,或者实训基地与实际脱节,远程实训指导更是难以实现。

3.2.4 师资力量匮乏。开放教育物流专业教师部分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而来,部分是一毕业就走上了教学岗位,接受的是传统物流管理教育,缺乏行业内工作经历和企业培训经验,对智慧物流相关技术及智慧物流市场发展趋势了解不够,在导学过程中教学案例单一,教学思维固化。在智慧物流大环境下,既懂理论知识又懂技术应用的双师型教师尤其缺乏,导致开放教育的教学环节及教学资源建设脱离实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运用所学知识服务职业生涯发展。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

4.1 更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面向市场、立足实践、不断更新,在培养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价值理念的引导,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转变为既掌握物流常规业务运作、熟悉物流系统运营,又能满足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下的岗位需求,同时还具备大数据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协同共享能力,能够实现自我成长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4.2 优化课程体系

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应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在兼顾传统六大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实现专业课程建设与职业能力的对接[7],在职业核心课程中增加模拟仿真、大数据分析、智慧仓储、智慧物流技术应用、智能设备维护与管理等课程,例如:《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联网技术基础》等。要选择贴合智慧物发展、适应在职成人的学习能力的教材,或与业内专家合作开发适应开放教学的智慧物流教材。在学习资源的建设上打造智慧物流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4.3 构建体现开放大学特色的教学模式

开放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不能采取全程式、标准化的教学模式,而需要在教学平台和交流平台上打造柔性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职业化、模块化的课程,实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开放性、适应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在教育信息化、校园数字化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和新媒体软件实现随时随地的教学互动、教学测评和资源建设,构建开放、高效、精准的教学模式。

4.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智慧物流环境下的高素养复合型人才离不开大量的实践教学,这就需要加大在智能硬件与软件应用上的投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等途径,整合教学资源,建立智慧物流实训室或引入综合实训平台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在设备认知、流程设计、实际操作三个层面全面助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构建多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8]。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注重师生的双向沟通,完善学习平台综合实践课程的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完善的企业实践指导,实现专业学习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无缝衔接。湖北开放大学可以跟省内龙头企业、相关的高职院校共同成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联盟,形成校企联手、共育共享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4.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开放教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和学习伙伴,应该紧跟智慧物流发展带来的知识体系更新和教学改革。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创新能力是决定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物流管理专业专职教师应积极参加行业协会活动、培训和企业实践,学习先进智慧物流技术,提升教学能力和指导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引进业内优秀物流技术专家与管理人才加入教学团队,参与课程设置和资源建设,提供实训指导,与专职教师共同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学校也应加大对教师的奖励机制,培养一批紧跟行业发展、教学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队伍,为特色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保障。

5 总结

智慧物流时代的到来,给处于转型、提质期的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远程教育有学习时间灵活、教学手段多样、教学资源丰富等特点,如果能在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充分结合智慧物流市场需求,建立多位一体的实践培养机制,将培养出既熟悉物流业务运作,又满足新兴技术下的岗位需求,还具备开放思维的高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开大学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结合开放教育的教学特点和学习对象的需求进行充分地论证。本文以湖北开放大学为例,指出了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中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滞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匮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但对于课程考核形式、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资源改革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岗位物流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数读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