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帅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 116000)
在整个饮食结构中,主食地位的演变犹如一条从无到有、从相对到绝对,又从绝对到相对、从有到无的弧形轨道。先秦饮食文化中的主食,正处在这一弧线的上升部分[1]。这种“弧形轨道”体现在不同谷物于不同时期在主食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升与降。下文将列举七种谷物来简要说明东周时期的主食变化。
东周时期,稻和粱的产量虽然有限但地位较高,是贵族的“专宠”,二者在文献中常常连用。《吕氏春秋·乐成》有:“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其中“斥卤”有盐碱地之意,即邺地长官命当地农民用大水漫灌盐碱地,稀释土壤中盐碱成分后种植稻、粱这两种作物。此外,金文中亦有粱稻连用的例子,如西周晚期《史免簠》中载:“史免作旅匡,从王征行,用盛稻粱”。
粱“是周人在种粟的基础上,选择优良品种而培育出来的”[2],绝非我们现在所说的“高粱”。《左传》哀公十三年载:“粱则无矣,粗则有之。”粱与粗谷相对应,说明粱在春秋时期应是细粮,数量有限且较为珍贵。《国语·齐语》:“……九妃、六嫔,陈妾数百,食必粱肉,衣必文绣。”齐桓公在指斥先君襄公的无德之政时,提到每餐必有粱肉,以数落襄公的奢侈,亦见粱在春秋时期的珍贵。而战国时期亦是如此,《战国策·齐策》载鲁仲连谓孟尝君曰:“君之厩马百乘,无不被绣衣而食菽粟者,岂有骐麟騄耳哉?后宫十妃,皆衣缟纻,食梁肉,岂有毛廧、西施哉?”鲁仲连将菽粟与粱肉相对比来突出孟尝君之富有,可见粱在当时齐王室,乃至整个东周时期都实属高档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粱在楚国种植情况较为普遍。《楚辞·大招》载:“五谷六仞,设菰粱只。 ”《楚辞·招魂》亦载:“稻粢穱麦,挐黄粱些。”中原地区的珍贵谷物频繁出现在楚人的餐桌,其产量可见一斑。
稻是我国先民于长江流域培育出来的最早的谷物品种。《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了在古扬州、荆州、青州等地适宜种植稻谷的相关情况。
春秋时期,稻在长江流域种植较广。《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载吴王败走后,行至秦余杭山,数日无食饮,“腹馁口饥,顾得生稻而食之,伏地而饮水”。吴王在无食可进的情况下,唯能进食野地中的生稻,可见春秋末年稻在吴地(今江苏地区)种植面积广,产量高。而《史记·货殖列传》亦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长江流域一带是著名的稻渔之乡。而相比之下,稻在黄河流域种植范围相对狭小,产量十分有限,故稻在北方地区则享有较高规格的“礼遇”。《礼记·曲礼下》云:“凡祭宗庙之礼……稻曰嘉蔬。”稻有“嘉蔬”之美称,足见其地位之高。《左传》僖公三十年载:“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歜,白黑、形盐”,其中“白”就是稻,稻出现于僖公招待周王使臣的宴席之上,可以看出稻在北方地区的地位之高。
然水稻并非南方地区的专有谷物,《诗·鲁颂·閟宫》云:“有稻有秬”,《诗·豳风·七月》 亦云:“十月获稻”,鲁国在今山东西南部地区,豳地在今河西地区、陕西省彬县一带,二者均为北方地区,说明北方人民也在尝试种植水稻,且取得一定成效。
战国时期,稻的种植范围被进一步扩大。《战国策·东周策》载:“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张琦曰:“河、洛二水,西周皆居上流,然非可壅以专利者,当是陂堰之水,蓄以灌溉者也”[3]。可见位于河洛之水下游的洛阳地区,也成了产稻区,水稻种植业开始向中原蔓延。
从春秋发展至战国,水稻种植业由南方地区逐步拓展至我国东部、中原一带,水稻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在贵族阶层中,仍属珍贵谷物品种,多用于祭祀及宴飨场合。
东周时期,黍和稷是最为普遍的谷物。《本草纲目》载:“稷与黍,一类而二种也,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由此可知两种作物实为同类,且常常连用,如《礼记·郊特牲》中载:“祭黍稷加肺,祭齐加明水”。然二者在珍贵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别。《论语·微子》载丈人半路请子路到家中吃饭时“杀鸡为黍而食之”,表明黍于春秋时期可用作接待宾客之主食,其地位不言而喻。《说文》云:“稷,齐也,五谷之长也”,此云“五谷之长”,实就其普遍性而言之。稷出现更早,对稷的栽培技术较为成熟,故其产量十分可观。据《礼记·玉藻》记载,贵族在忌日通常食用“稷食菜羹”,说明在春秋中前期,稷不及黍贵重。
据《说文》所载“黍,禾属而黏者是也”,《礼记·曲礼上》中有“饭黍毋以箸”,黏食宜当用匕,推敲出黍极有可能即当今黏米的一种,口感较好,且被食用后能够给予人较强的饱腹感,颇受先民的青睐。另据《孟子·告子下》所载孟子言:“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北方貉国自然条件恶劣,其地粮食作物较少,唯黍可在那里生长,也侧面反映出黍生命力之顽强。
西周及春秋前期,黍被当作一种嘉谷,常为贵族祭祀之用。《管子·轻重乙》载夏末秋始之时乃黍熟之时,天子以黍祀于太祖,并称“黍者,谷之美者也”。关于“黍乃谷之美者”解释最为清楚的当属钱穆先生,他认为:“黍为美品,然而亦仅是较美于稷耳,待其后农业日进,嘉种嗣兴,稻、粱、麦诸品并盛,其为食皆美于黍,而后黍之为食遂亦不见为美品,然其事当在孔子前后,以及春秋之中晚期,若论春秋初年以前则中国古代农业固只以黍稷为主,实并无五谷并茂之事也”[4]。
随着时代的发展,稻、麦逐渐取代了黍的主食地位[5]。《韩非子·外储说》中记有春秋末年鲁哀公宴请孔丘一事。在宴席之上,孔丘“先饭黍而后啖桃”遭到左右侍从的嘲笑,哀公纠正孔子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此言在哀公看来黍贱桃贵,故以黍拭桃。可见在当时统治阶层眼中,黍已非珍贵谷物。另《越绝书·越绝卷第四》中记载春秋末年越国有关农作谷物等级的记录,其中就有“乙货之户曰黍,为中物”,表明黍为次一级谷物。从上述两则春秋末年材料的分析可知,春秋末年,黍在贵族阶层中的地位下降,已不作为主要饭食频繁出现于餐桌之上。
稷当属我国境内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6],周人始祖称“后稷”,或与稷关系密切。关于稷的考证,自古以来诸学者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春秋时期,晋、楚、齐、秦等国争相逐鹿中原;战国时期,经商鞅变法后,霸居西方的强秦铁骑逐渐蚕食六国领土,走上“履至尊而至六合”之路。秦昭襄王时期,秦国领土已深入中原腹地,面积大于当时六国领土之总和,因此“秦国谷物种植情况对战国末年具有一定代表性”[7],而秦国国内以麦、禾为主要农作物。
麦是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五谷之一。因先秦时期水利灌溉网络尚未十分发达,且夏季多雨时期为收割之际,这就严重影响了麦的收成,所以麦在先秦人民日常饮食生活中并未占据主导地位。正是基于这一点,加之麦子成熟期正值其他谷物的生长期,各国处于相对少粮的状态,麦子在此时则变得尤为珍贵,因此在春秋时期,时常发生诸侯国间抢夺麦子的事情。《左传》文公十七年载襄仲出使齐国回国后,言:“臣闻齐人将食鲁之麦。”齐国对鲁国即将收割的麦子心怀不轨,打算抢夺鲁国的麦子;哀公十七年亦载:“楚既宁,将取陈麦……使帅师取陈麦,陈人御,败”,楚国地处长江流域以南,麦产量非常低,故发动战争抢夺陈麦。《汉书·食货志》言:“《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物以稀为贵,麦在春秋时期相对稀少。
战国末期,麦的种植技术逐渐被推广开来。《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篇载:“有禀叔(菽)、麦,当出未出,即出禾以当叔(菽)、麦,叔(菽)、麦贾(价)贱禾贵,其论可(何)殹(也)?”麦的价格开始低于禾,说明麦子的收成较春秋时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禾在春秋时期往往被用作谷物之总名,常与其他作物相提而论。《左传》襄公三十年载郑“聚禾粟,缮城郭”,“禾粟”即泛指粮食作物[8]。 又《广雅·释草》言:“粢黍稻其采谓之禾”。然有时也作为特定的谷物出现,《左传》隐公三年载郑祭足夺取成周之禾,杨伯峻认为“禾有两义,一为百谷之通名,一为稷类谷物之专名,此盖第二义。 ”[9]
在西周及春秋前期,被列入九谷之一的麻,是当时人们的主食之一。《礼记·月令》有孟秋、仲秋之月,天子“食麻与犬”,高高在上的周天子,将麻子与狗肉搭配起来吃。同时,麻作为食物也被用于王朝事宜之中。《周礼·天官·笾人》:“笾人掌四笾之实,朝事之笾,其实麷、蕡、白、黑。”郑司农言“麻曰蕡”。但随着谷物种类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口感并不好的麻逐渐被淘汰,而逐渐被列入中药范畴之中。战国时期医书《黄帝内经·灵枢》载:“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麻开始作为药引使用,而非作为贵族日常进食之物。
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麻的用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始作为制作粗布衣裳的原材料。《礼记·曲礼上》论及居丧之礼时云“七十唯衰麻在身”,麻用来制作丧服。《管子·牧民》有“养桑麻育六畜”《孟子·梁惠王上》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此类桑麻都用于制作布衣。此外,齐思和在《毛诗谷名考》中还提到麻之茎秆部位可被用作火把,有照明之效。[10]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当时贵族饮食喜好的转变,不同谷物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改变。
首先,就整体而言,“钱穆先生认为,西周以前,中国农业文化初启,种植以黍稷为主,而自春秋以下至战国,农作物始渐渐转变为以粟(粱)麦为主”。[11]黍稷等古老作物依然存在,但小麦等作物凭借其产量高、口感好等优势,逐渐为人们所青睐。
其次,春秋战国交替之际,粱、稻两种作物的种植范围开始向北方拓展,但主要还是生长于自然条件更佳的南方地区。虽粱与稻的产量大幅提高,但对于贵族来说仍是较为珍贵的粮食作物。
最后,麦与禾均凭其优质的口感及加工潜力,一跃成为战国时代贵族的新宠儿。而麻这种粗质地粮食,食物功能逐渐淡化,其他功能开始被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