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梦”语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019-12-26 03:20习红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0期
关键词:中国梦信仰马克思主义

习红丽

(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吉林吉林 132011)

“中国梦”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及语言习惯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通过应用互联网,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大量信息,其中不仅包括有益信息,也充斥着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暴力、色情等消极的内容,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与信仰的丧失。“中国梦”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显著提高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效的提高,也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支持。

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大学生群体实施科学的信仰教育,其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理论原理、社会原理、道德规范及方法论等,让大学生可以正确理解、深入认识这些理论,并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提高到情感认同的高度,进而更加信服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更加尊崇,同时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的为,通过对大学生的行为实践进行引导,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力量切实显示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使大学生能够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价值引导。新时期,国家、政府、社会及高等院校应通力合作,积极践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并充分发挥信仰教育的作用,才能使大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做出更好的贡献。

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因素

2.1 国内环境的复杂性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定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新兴思想文化不断涌现,同时外来思想文化也不断增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叉、碰撞。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巨大变化,“公有”“集体”思想逐渐被弱化,在信仰方面也逐渐出现了虚无、功利化、精神迷茫的倾向,与此同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倾向日趋严重,不仅给我国社会风气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大量信息,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良好的模式,也为大学生的生活、娱乐等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是,大学生身处于“象牙塔”之中,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判断力、选择力尚未发展成熟,因此极易在庞杂的信息包裹之下丧失方向,被虚假的、负面的信息所蒙蔽,从而降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程度。

2.2 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养成

对大学生来说,其信仰教育主要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也是信仰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阵地。学校教育对信仰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课方面,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及教育功能。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获取效果,只有确保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发展、紧跟时事政策,才能有效实现以教促学;否则便会给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热情及行动力造成严重的影响。

3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中国梦”的联系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为理论支撑,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所确立的共产主义终极理想所追求的阶段化目标与过程实践,是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新时期的奋斗目标。从逻辑关系方面来看,作为新时期精神旗帜的“中国梦”,将国家与民族的梦与个人的理想联系起来,实现了个人理想与共产主义信仰也就是社会理想之间的高度统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也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要求。从现实角度考虑,“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内涵,实现“中国梦”,需要汇聚广泛的力量,而大学生便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需要坚定的信仰作为精神指导,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现实情况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了新的要求。从实践性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为“中国梦”,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更好的凝聚力与号召力,“中国梦”采取通俗的语言形成了非常强的目标感,可以激发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4 “中国梦”语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4.1 “中国梦”语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的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与“中国梦”的坚定信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具备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只有将中国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中国梦”当作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通过借助“中国梦”通俗的话语,可以增强大学生群体这一中坚力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认同。

对党的领导的信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情感认同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梦”的实现,是党的建设过程中的一项新的伟大工程,全党必须要自觉坚定党性原则,消除一切损害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的因素,敢于刮骨疗毒、勇于直面问题,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政治领导力、社会号召力、群众组织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应将上述内容作为主要内容,要对大学生的政治视野进行开拓,提高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即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情感认同与信任,实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率与效果的提高。总而言之,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纳入“中国梦”,是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4.2 “中国梦”语境下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第一,高校思政教育中,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必须不断对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学生具有喜新猎奇、思想活跃的个性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中国梦”的相关知识,并适当添加一定的时事内容、时事政策,同时灵活采取角色扮演、现实模拟等新兴教学方法,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提供接触时事政治、探究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良好机会,促进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及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提高,进而使大学生在面临现阶段的复杂思想环境的时候,可以保有定力,对腐朽的、落后的思想进行批判,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程度。

第二,应当发挥榜样的力量,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为榜样,引导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水平的提高。党员干部便是典型的代表,其言行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信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党员干部必须牢牢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进行忠实践行,才能起到表率的作用,提高大学生追求思想进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愿。

4.3 “中国梦”增强国际话语权,提高大学生的信仰自信

只有提高大学生的信仰自信,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鉴定程度,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同时,只有提高大学生的信仰自信,才能使大学生自觉抵制落后思想、腐朽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好的贡献。“中国梦”是和平发展的梦,实现“中国梦”,不仅可以造福中国人民,还可以造福世界人民。在发扬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中国的国家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国声音越来越有力,这对于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信仰地位、提高信仰自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可以实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环境的优化,在主旋律的长期潜移默化下,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大学生能够自觉抵御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新时期,必须加强对“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的重视,积极探索“中国梦”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间的共同点,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有机融入“中国梦”,实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的丰富,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信仰自信,让大学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助力。

猜你喜欢
中国梦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