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程度补语“爆”和“炸”的语义韵辨析及其形成路径

2019-12-25 07:00刘星宇
文教资料 2019年29期
关键词:流行语

刘星宇

摘    要: “Adj+爆了”“Adj+炸了”作为新兴的程度表达,理性意义相似,但基于语料库的考察发现,其共现语境中的语义韵存在一定的差别,“爆”更偏向于消极语境,“炸”更偏向于积极和中性语境。本文从两重隐喻关联的认知心理角度和社会交往心理角度对“爆炸家族”的产生和泛化作出解释,进一步指出这类新兴极度程度构式在搭配上可能存在从单音节到双音节、从消极义到积极义、从纯口语到书面形式的口语体的发展传播路径。

关键词: 流行语    “Adj+爆/炸”    极性程度补语    语义韵

“弱爆了”这一用法源自视频网站AcFun,最早于2011年1月7日始在互联网上流行的一种标题的命名方式。2016年起,网络上开始流行“Adj+炸了”这类特殊的“炸”字短语。“弱爆了”和“酥(苏)炸了”具有相似性,“爆”和“炸”在理性意义上是同义词,在用法上基本相似①,传统上是作谓语,在这类新兴构式中可以作极性程度补语。

前人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网络新词产生背景的描写和对语用环境的归纳,在此基础上笔者的研究目标有两个:一是基于BCC语料库和AntConc3.2.4的语料分析结果,辨析新兴构式“Adj+爆/炸了”的语义韵区别;二是参考认知语义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探讨这一类极性程度补语的形成机制。

一、基于语料库的统计分析

“爆”和“炸”理性意义相似,在做补语时,都表主观评价,有极度夸张的意味,但是“弱爆了”消极词,“苏炸了”褒义词,这和具体的共现搭配有关。本节基于语料库,考察“爆”与“炸”在作极性程度补语的构式中是否存在语义韵差别。

(一)极性程度补语“炸”的共现搭配

初步观察索引行后,我们归纳出作极性补语的“炸”的类链接有两个:“a+炸了”和“a+成炸”。

在BCC语料库中,输入关键词“a+炸了”,在“多领域”中得到检索行82条,在“文学”类检索到40条,在“报刊”类得到2条,在“微博”类检索到144条,“科技”类和“古汉语”类均为0条。又输入关键词“a+成炸”,得到语料41条。剔除由于语料库自身分词错误而造成的偏误与重复之后,使用语料库自带的统计,得到表1(因篇幅所限,只截取Rank前20)。

表1    极性程度补语“炸”的共现型例统计表

(二)极性程度补语“爆”的共现搭配

在BCC语料库中以“adj+爆了”为关键词,搜索到“爆”的语料,统计结果如表2(因篇幅所限,只截取Rank前20)。

表2    极性程度补语“爆”的共现型例统计表

(三)“爆”与“炸”语义韵辨析

观察索引行,“adj+爆了”和“adj+炸了”中的形容词按语义主要可分为三小类:对人的外貌性格评价,如“帅气、美、丑、乖、幽默”;对人的身心感受评价,如“开心、舒服、疼”;对环境和事件的评价,如“冷、热、贵、俗”。

按照语义韵的情感倾向将这些搭配分为“积极”“消极”“中性”②三类,统计结果如表3。

表3    “adj+炸了”的语义韵倾向统计

以同样的方法得到表4。

表4    “adj+爆了”的语义韵倾向统计

比较表3与表4,发现有些搭配是通用的,比如“可爱爆/炸了”“弱爆/炸了”(虽然二者都通用,但是使用的频次不一样)。总体看,能用“爆”的几乎都能用“炸”代替,虽然在BCC语料库中存在一些可以和“爆”搭配,没有对应“炸”字的实例,比如语料库中有“划算爆了”,没有对应的“划算炸了”实例,但语感上认可这种说法的存在。但是,能用“炸”的不一定都能用“爆”,有些只能用“炸”比如“气炸了”“*气爆了”。

从语义韵看,和“炸”搭配的词,积极意义占到一半以上。和“爆”搭配的词消极意义的占比高达91%,其中“弱爆了”占总数量的87%。除去“弱爆了”外,“adj+爆”的消极意义的占比仍比“adj+炸”要多。所以,“爆”比“炸”在搭配具有消极意义的评价词上更具有原型意义。

此外,从语体环境看,这些语料大多来自于微博,属于非正式语体,与之同现的有很多故意为之的错别字、火星文,达到轻松诙谐的效果。“弱爆了”是该构式最典型的表达,即使是出现在报刊等书面媒介中往往也是一种口语化的主观评价,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结合韵律搭配看,“爆”和“炸”搭配的形容词既有单音节又有双音节,其中单音节评价性词大多带有消极语义,双音节评价词大多带有积极语义。结合这类流行语产生先后,这类新兴极性程度补语在搭配上可能存在从单音节到双音节,从消极义到积极义,从纯口语到书面形式口语体的发展路径,下文将作出进一步论证。

二、极性程度补语“爆”与“炸”的认知解释

“爆”和“炸”的典型用法是做谓语动词,描述一种客观的物理化学变化,比如“轮胎爆了”“炸弹炸了”。为什么很多年轻人第一次听说“弱爆了”这个看似奇怪的组合就能迅速理解其含义并纷纷效仿,促使“adj+爆了”及后来“adj+炸了”这类极度夸張的程度表达的广泛传播?以下笔者将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关联理论出发做出尝试性解释。

(一)“爆炸”的生理与情感隐喻基础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七种基本情感:厌恶、幸福、悲伤、愤怒、恐惧、惊讶、感兴趣等。情感概念具有身体基础,每一情感对应的生理情况与这一情感如何概念化有着极大关系。有实证研究(Ekman, Levenson & Friesen1983)证明,与愤怒相对应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就是皮肤温度上升和心率加快(作为内部压力的经验)。“愤怒”在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中是根据“温度上升、内部压力”来隐喻的,比如汉语用“一团怒火”“肺要气炸了”等表示愤怒的情感,英语中以“I am about to explode”(直译为“我要爆炸了”)“brust with anger”(直译为“破裂与愤怒”)和“flare up”(直译为“骤然燃烧”)等描述愤怒的感情。由此,可以很轻松地解释“肺气炸了”“头疼炸了”这类与生理现象具有一致性的表达。人类愤怒时会感到身体发热,气喘不上来,大力吸气,肺内气压升高,头脑缺氧发懵,整个人仿佛在膨胀状态,马上就要裂开,在汉语中,“炸”比“裂”更突出瞬时性,强调气流冲破肺的力度。

“气炸了”是一种基于生理象似的隐喻,是“adj+炸了”构式的典型用法,这一用法早已有之,虽然不能直接解释“可爱炸了”这类新型表达,但可以看作是这类新兴表达的认知基础。

(二)“爆炸”隐喻虚化为极性程度

“adj+爆/炸了”这一构式的产生原因和爆炸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象似,爆炸的发生往往是受到外力的作用,或是挤压,或是引燃,或是内部膨胀。当内部压力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发生爆炸,这种极端的情况与人们想要表达自己无法言喻的极端情感非常相似。“爆/炸”在这一构式中意义已经虚化,只表达一种极端的程度,作为极性程度补语。大量形容词都可以进入“adj+爆/炸了”这一构式,不拘是原型性的“气炸了”,“弱爆了”“蠢炸了”也可以表达极度蔑视、极度生气的情绪。不拘是带有消极情绪的“气炸了”,“可爱炸了、开心炸了、萌炸了”也可以大量进入。

另一个口语中常用的极性程度补语“adj+死了”,也有从实到虚,从消极用法到积极用法的发展过程。据此,可以认为“adj+爆/炸了”这一新兴构式是在更抽象的“adj+极性程度词+了”认知图式的基础上,选用贴合的表达极端情感的词“爆炸”实现的。这类构式从原型到大量泛化都经历了虚化的过程。

(三)“爆炸家族”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

近几年活跃在年轻人口语中的不仅有“adj+爆/炸了”构式,还有很多其他和“爆”“炸”相关的构式,比如“少女心炸裂”“我要炸了”“我要原地爆炸了”“就喜欢看你炸毛的样子”“狂拽酷炫吊炸天”,甚至最新流行的“我要吹爆XX”(表示极度夸赞)等,我们可以统称为“爆炸家族”。“爆炸家族”作为极性程度补语的流行说明,年轻人喜欢用“爆炸”释放压力,或者夸张地表达自己极度喜爱、极度赞叹、极度愤怒、极度蔑视等情感。这充分体现了年轻人对语言“表现力”(Expressiveness)的追求。

除了“爆炸家族”这类极性程度补语之外,近几年还有类似于“adj+化了,热化了、萌化了”“adj+成+N,累成狗”这种极具表现力的程度补语,但因为其对核心词的选择有较多的局限,能产性不如“爆炸家族”,所以流行的广度不够。不只是汉语,英语口语中以前常用于夸赞的“很好(good)”现在在口语中表达夸赞的程度较低,相当于以前的“一般(not bad)”,极度夸赞“棒极了(Great, Fabulous)”现在常用于之前使用“good”的场景。这种程度义在使用中的磨损还和社交心理有关,夸张的程度表达不仅能宣泄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博得更多的同情与关照。

总体来看,以“爆炸”为代表的汉语新兴程度补语经历了从生理感受到心理感受,再从具体极限感受虚化为极性程度评价的两次隐喻,并在使用中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和相关现象一起得到承认和扩展。

三、新兴极性程度构式的发展传播路径

本节主要从语言内部的发展和语言外部的传播两方面说明这个问题。

(一)新兴极性程度构式的发展路径

上节已经提到,这类极性程度构式从原型到泛化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具体到虚化,由消极用法到积极用法的发展路径,这里,我们将在单双音节、语体色彩等细节上再做出一些说明。从统计来看,进入“adj+爆/炸”构式的形容词有单音节也有双音节,从发展的先后来看,应该经历了单音节口语词到双音节口语词,再到双音节书面词的顺序。“弱爆了”产生最早,数量最多,如果我们将其看作原型中的典型例子,那么做出这样的分析。“弱”在评价中带有贬义,“蠢”“丑”与之类似,都是单音节贬义评价性形容词,很容易进行替换,成为最早一批替换形容词。“差劲”同样是贬义,“差劲爆了”的接受度似乎不如“差爆了”高,但是因为其口语性较强,与该构式的口语性强匹配,所以“差劲爆了”可以进入。更进一步,由于新兴构式诞生之初的容忍度很强,且处于发展中,“可爱”“开心”这些感情强烈、通用度高的双音节积极词也可以进入其中。最后进入的是“威武”这类口语中不常用的双音节书面词汇,在调查中这类词数量是最少的。

(二)新兴极性程度构式的传播路径

汉语像所有语言一样,有夸张表达人的某种主观感受到极限的需要,并且不同时期,伴随着不同的媒介,不同社会团体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总体看,这类新兴构式的发展路径如下:“弱爆了”“屌炸了”这类短语首先出现在年轻人对体育比赛,或者电子竞技比赛中选手或战术的评价中,这种表达一开始就出现在“弹幕”中,带有比较激烈的主观感情,往往口语性强,在同一社会团体中传播能力也较强。很快,这类流行语由于跟传统表示程度的词或短语相比更加新颖,而且形象生动,满足人们对语言表现力的追求。从评价性程度副词中脱颖而出,通过网络社交迅速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然而,这类构式真正进入“暴涨”时期是得益于网络新媒体人的青睐,在新闻标题中使用这一格式,满足新闻传媒夺人眼球的需要。在全民上网的时代,大家见到这样创新的表达后觉得既能贴切地表达极度的主观感受,又能赶时髦,纷纷效仿,越传越广。这一格式由于全民接受度大大提高,甚至可以从网络进入线下语言生活,在纸媒等印刷品标题中屡见不鲜。

四、结语

“Adj+爆了”“Adj+炸了”作为新兴的程度表达,理性意义相似,但基于语料库的考察发现,其共现语境中的语义韵存在一定的差别,“爆”更偏向于消极语境,“炸”更偏向于积极和中性语境。笔者从两重隐喻关联的心理对这一类构式产生做出认知解释,并从社会心理角度对“爆炸家族”的泛化作出说明。最后指出这类新兴极度程度构式在搭配上可能存在从单音节到双音节,从消极义到积极义,从纯口语到书面形式的口语体的发展传播路径。

此外,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网络语言的表现力。网络作为新的媒介方式对人们的语言生活影响超过从前,这类网络语言看似“有话不好好说”,但其中的语言价值引人思考。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应该秉持动态语言观,才能对语言生活有丰富而充分的认识,才能推动语言生活和谐发展。

注释:

①《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爆”的释义如下:动词,①猛然破裂或迸出,爆炸、豆荚爆了②出人意料地出现,突然发生,爆冷门,爆出特大丑闻。《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炸”的释义如下:动词:①物体突然破裂,热水瓶炸了②用炸药轰炸,炸碉堡③因愤怒而激烈发作,气炸了④因受惊吓而四处逃窜,炸市,炸窝。

②其实这里所谓的“中性”主要是从词的字面义划分的,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语义倾向。

参考文献:

[1]房甜甜.网络流行语“弱爆了”的语义及成因[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03):131-132.

[2][美]乔治·莱考夫,著.李葆嘉,章婷,邱雪政,译.女人、火与危险的事物——范畴揭示人类的心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7.

[3][美]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著.何文忠,译.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4]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03):70-80.

[5]荀恩东,饶高琦,肖晓悦,臧娇娇.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语料库语言学,2016,3(01):93-109,118.

[6]中國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本研究得到北京语言大学校级创新基金项目支持,项目编号:18Ycx023。

猜你喜欢
流行语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流行语,考试作文中可用否
巧借 流行语
用古诗文翻译2017年流行语
当网络流行语遇上文言文
流行语试译:
语言交际中的流行语现象:评《当代流行语研究》
“你懂的”:作为话语标记语的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