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设计之都核心区:设计+的创意蓝图

2019-12-25 07:01师毅张闻素
中关村 2019年12期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设计北京

师毅 张闻素

设计是符号,创意是灵魂;创意设计不仅展现城市的底蕴和脉络肌理,亦呈现着国家竞争力的思维逻辑。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可以说创造力也是生产力。

在我国,创意设计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步成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水平程度影响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迭代转型和产业升级。

对于我国而言,创意设计有着历史悠久的深厚底蕴。目前该领域的产业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

北京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是历经金、元、明、清四朝的古城。据考究,北京从建设之初就是设计出来的,一条中轴线把北京分为东、西两半,左祖右稷,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强大的设计基因和悠久的文化创意是北京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已有德国柏林、英国爱丁堡、 法国里昂、美国圣达菲、中国北京、深圳、上海等246个成员城市。北京作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重要成员,传承了北京创意设计的“融合”特质,坚持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与金融创新等紧密结合,并逐步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集合联动全国甚至全球创意资源的创意经济高地。

西城区以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丰富、珍贵的文化遗存成为北京“设计之都”核心区,其地标建筑北京设计之都大厦就提纲挈领式地完整呈现了创意设计领域的产业链、生态圈,成为北京市甚至引领全国创意设计产业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最近《中关村》杂志走进北京设计之都大厦进行调研并深度采访了核心管理层,由此洞见了创意设计产业对于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以及北京市作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重要成员的来龙去脉、知识图谱和累累硕果,更重要的是挖掘他们多年以来在此领域默默耕耘、不断突破、不断积累的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的过程和情景再现。

“设计之都”成为北京新名片

“设计之都”设立于2004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办的“创意城市网络”中的一部分,致力于发挥全球创意产业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促进世界各城市之间在创意产业发展、专业知识培训、知识共享和建立创意产品国际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设计之都”提供了综合性评定一座城市创意与文化环境的标准,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说明一座城市的创意和设计能够带动、影响到它的品质,彰显特有魅力。

北京具有建设“设计之都”的强大资源基础,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有故宫、天坛、长城等6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作为中国高校最多的城市,拥有北大、清华等80多所高校并且最早开设设计专业教学,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2万多家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还拥有47座公共图书馆、156座博物馆和84家影剧院、6座广播电视台和占全国总量40%以上的245家出版社,以及居中国首位的千万级互联网用户,同时也是全球前10名的国际会议城市。

2012年,北京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鲜明特征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设计之都”,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举措。其中北京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北京设计的最大亮点,同时也为设计发挥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作用提供充足的资源,并为北京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了新动能。

聯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格塔丘·安吉达在北京“设计之都”授牌仪式上说,北京将主流文化纳入发展战略的道路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目标相一致的,作为设计和当代创造的国际平台,北京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是该网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机遇,将对该网络及其所有成员做出重要且持久的贡献。

西城区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及历史文化街区面积均为北京之最,恭王府、北海、白塔寺……是皇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区,其历史发展脉络、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积淀资源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城区作为“设计之都”核心区的地位与其多年以来的产业发展密不可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早在多年之前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并以此中心在2006年创建了DRC并发起了中国设计“红星奖”,2009年发起了设计交易市场项目。2010年我国首家“中国设计交易市场”落户西城。这些都是北京申报“世界设计之都”的特色亮点和重要内容之一。这一切便是水到渠成地奠定了北京“设计之都”荣誉的落地,未来以此重要内容而延展开来。

北京迈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设计之都”步伐

“设计之都”不仅仅是国际荣誉,而且亦是北京市关于产业落地发展的战略工具和重要抓手,更是我国科技创新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表达。作为“设计之都”核心区,西城区与北京市政府、市科委的合作模式亦是关于运营“设计之都”的责任担纲、组织机制创新实践和管理模式变革。

北京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确立了北京设计在全球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也意味着北京市创意设计产业正式融入了空前发展繁荣的历史洪流,创意设计产业将逐渐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动能、新引擎。

科技设计综合平台:涵盖12大类42中类报务平台体系,以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视觉设计、设计技术支撑为特色,以设计交易、品牌推广、国际交流、投资融资为重点,以党建工会服务、政策研究、财务法务、人才服务为基础,线上线下相结合,突破空间局限聚合社会资源;重点合作500家企业、服务辐射1500余家、服务辐射3.5万人、年活动量达100余场。

构造产业链协同平台:瞄准人才和空间,围绕设计产业链、生态链招商,打造核心区样板间;大厦以高附加值、高技术、高资源、低工作人员数量、低能耗的“三高两低”为准入标准,吸纳具备平台服务和生态属性的企业入驻,以共建平台的方式加快构建产业链。

设计交易服务平台:建立“交易撮合+信用评估+知识产权运营+金融服务”的设计数字产权交易“第四方平台”,以“交易生态”为诉求。已整合中国移动、腾讯、京东、汉能、哈木、挪威artisan、英国摩飞、意大利smeg、法国乐上、姬龙雪及丹麦小鸟科技等500余家国际品牌商、约5万余款新品,已开展新品首发创新消费系列活动15场次,发布国内外科技设计新品2000余款。

全球创新智慧融媒体中心平台:对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以城市为地标打造全球发布大厦;以传播载体建立设计产品渠道中心;建立媒资交互与创新舆情监测平台,形成“多点、双向、互联”的设计创新国际媒体传播体系。目前,一期已联动全球16个国家22个城市63家媒体。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红星奖”、意大利文化协会、WDW世界设计周围网络及北京国际设计周、UI中国、美国环境体验设计协会等国际机构,联合举办国际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圆桌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创意2030国际会议”、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博览会等20余场活动。

工业设计服务方面,创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发起设立的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化服务机构——中科创享和脉点科技,以及工业设计龙头企业洛可可、注视者、橙色云、智加設计等共建,为地方政府及各类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的创新全流程服务,为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通最后环节。

建筑设计服务方面,建筑·生态设计国际创新中心:聚焦建筑与生态创新设计全产业链服务,聚合100+设计院、1000+服务企业,联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及行业龙头企业传景行、新纪元、印心国际、中航天等共建,提供从前期策划、产业集成、规划设计到项目实施落地和运营各阶段的全案服务,旨在整合国内外建筑设计、生态设计资源,打造设计产业示范中心,并深入智慧城市领域运用虚拟现实、地理信息、高性能图形计算、城市信息建模等领先技术,建设三维可视化与虚拟仿真专业服务平台。

设计技术服务方面,设计+智慧生活生态服务中心:在设计技术服务方面,与中科创享、海尔优家、心智悦等设计生态链服务企业深度合作,共建设计+智慧生活生态服务平台,通过打造“智慧家居生态体验中心”,提供浸入式智慧生态圈体现;与盛唐威讯、艺狗等合作建立基于5G应用的设计数字版权区块链平台,是为企业、设计师提供版权存证、交易、维权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深度融合5G技术、区块链加密技术实现数字版权保护,为设计和文创作者提供作品时戳发布、区块链版权存证、版权登记、版权授权、版权监控等一系列版权解决方案及数字版权存续大数据分析服务,利用智能合约实现链上数据安全透明,且具有交易的可持续性。

以创意激活经济,以设计拉动产业。新时代的城市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人的创意活动正在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创意经济也将成为城市生成与发展最重要的内生动力。 面对北京城市建设,我们需要回到原点,回到城市运行的内在逻辑去思考,就要以人的需求和尺度去思考城市功能构成和城市形态,从而吸引有创意的人聚集到城市区域用创意推动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充满活力。

创意设计助力创新创业与产业升级,北京市科委、西城区,委区合作创建的平台企业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弹奏着的配合默契的交响曲,正在成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系统中的最强音和代表作,亦成为中国文化自信并与科技创新同举并重的城市发展新名片。

请进来,走出去。随着北京“设计之都”建设不断汇聚全球创意作品和国内外设计大师,中国亦因此正在成为创意设计高地。西城区作为“设计之都”核心区承载着城市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增加着人们的获得感、满意感、安全感、舒适感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设计北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评审对旅游地有何影响?
甜甜圈
月满中秋
大树
宇宙
北京的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韩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的研究报告:重新认识知识、学习与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母语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