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液体培养基最适碳源氮源优化研究

2019-12-25 01:23刘华晶赵妍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9期

刘华晶 赵妍

摘 要 以羊肚菌东农羊B为研究材料,通过基础碳源、补充碳源、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而探讨羊肚菌生长的最适液体发酵环境。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 g·L-1、红糖20 g·L-1、NH4NO3 3 g·L-1、KH2PO4 3 g·L-1、MgSO4 2 g·L-1、维生素B1 20 mg·L-1;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6 ℃,每100 mL培养基接种7 mm×

7 mm菌块,摇床转速140 r·min-1,接种后静置2 d,选用菌龄为7 d的菌种。培养7 d后菌丝干重达17.3 g·L-1。

关键词 羊肚菌;液体培养;菌丝体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S646.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6.068

羊肚菌(Morchella spp.)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

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wae)羊肚菌属(Morchella)[1],是一类名贵的食药用真菌。羊肚菌子实体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多、含量高,还含有硒和多糖类物质,具有抗癌和增加人体免疫力的功效,作为一种食疗价值较高的食用菌享誉海内外。

目前,羊肚菌液体培养的最优培养方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定,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结果。韩融冰等[2]

以玉米粉1.0%、黄豆粉0.5%、MgSO4 0.05%、KH2PO4 0.1%、K2HPO4 0.1%,pH自然条件发酵羊肚菌菌丝提取多糖效果最好。熊亚等[3]以麸皮、葡萄糖、麦芽汁和玉米粉作为碳源加入,氮源选择黄豆粉和酵母粉,温度20~24 ℃,转速为140~200 r·min-1。

碳源、氮源是菌丝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质,本研究在考虑生产成本基础上通过碳源、氮源的单因素筛选出最适配方,进而明确羊肚菌摇瓶培养的最优条件,以利于生产中的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选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编号16791,菌株名东农羊B的羊肚菌为试验材料。

1.2 培养条件

基础固体培养基为CPDA培养基,液体培养的基本条件为:温度26 ℃,培养皿培养7 d的菌株接种,每100 mL

培养基接种量为7 mm×7 mm,pH值为7,接种后静置

48 h,摇床转速140 r·min-1。

1.3 液体培养基碳源的确定

分别以马铃薯200 g、可溶性淀粉40 g、麦粒200 g、麦麸200 g加入1 000 mL培养基,筛选基础碳源。分别以白糖、红糖、麦芽糖、葡萄糖各20 g加入CPDA培养基,筛选补充碳源。培养基加入250 mL的锥形瓶内,每瓶装100 mL液体并灭菌。在基本培养条件下培养7 d,收集菌丝球无菌水清洗2~3遍,每次3 min,50 ℃温箱烘干至恒重。

1.4 液体培养基氮源的确定

分别以蛋白胨、酵母膏、牛肉膏、硝酸铵、尿素各3 g作为CPDA培养基补充氮源,培养条件与1.2相同。

1.5 液体培养生长曲线测定

将本研究筛选出的最优碳源、氮源添加到CPDA培养基中,接种后26 ℃温箱静置2 d,140 r·min-1摇床培养8 d,每隔24 h对菌丝生物量进行测定,绘制生长曲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碳源的影响

从图1可看出,马铃薯作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佳,菌丝生物量是4.07 g·L-1;在麦粒作碳源时略差,为

3.12 g·L-1;可溶性淀粉以及麦麸作碳源时效果较差,分别为3.12 g·L-1和2.28 g·L-1。由图2可知,羊肚菌能更好地利用红糖,菌丝生物量达到9.84 g·L-1,其次为白糖和葡萄糖,分别是6.88 g·L-1和9.84 g·L-1,麦芽糖最差只有

4.92 g·L-1。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成本问题,选择添加红糖20 g、马铃薯200 g作为最佳碳源组合。

2.2 氮源的影响

由图3可知,5種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别不大,硝酸铵效果最好,菌丝生物量为5.71 g·L-1,酵母膏、蛋白胨、牛肉膏分别为5.50 g·L-1、5.23 g·L-1、4.77 g·L-1,尿素对于菌丝的效果最不理想,菌丝生物量只有2.98 g·L-1。

由此可知,羊肚菌液体培养的最优氮源硝酸铵为3 g·L-1。

2.3 羊肚菌液体培养生长曲线

以马铃薯200 g·L-1、红糖20 g·L-1、NH4NO3 3 g·L-1、KH2PO4 3 g·L-1、MgSO4 2 g·L-1、维生素B1 20 mg·L-1为最优配方,绘制生长曲线,如图4所示。图4表明,0~2 d

时,菌种需适应新的生长环境,从而生长缓慢,形成的菌丝球小而略微透明,培养基呈棕红色,此时成为延滞期;随着进入对数生长期(2~5 d),第3 d有明显的菌丝球形成,菌丝逐渐适应环境并快速繁殖,菌丝球变大,颜色成乳白色,培养基颜色逐渐变浅;接着是稳定期(5~7 d),菌丝生长速度平缓,菌丝球数量处于平衡阶段,在第7 d时菌丝生物量可达到顶峰,有17.3 g·L-1;最后进入衰亡期(7 d以后),第8 d起部分的菌丝球初步老化,菌丝表现出自溶现象,菌丝生物量开始缓慢减少,培养基颜色加深变浑浊。可见发酵生产菌丝的周期最佳天数为7 d。

3 结论与讨论

红糖是一种适合羊肚菌生长的碳源,除碳源外红糖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在提供营养的同时可以缩短发酵的延迟期。从氮源的筛选来看,氮源种类对于羊肚菌液体培养菌丝生成量的影响很大,硝酸铵的效果明显强于蛋白胨和酵母膏。故选用硝酸铵作为液体培养的氮源。

综合上述试验可得出,羊肚菌的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 g·L-1、红糖20 g·L-1、NH4NO3 3 g·L-1、KH2PO4 3 g·L-1、MgSO4 2 g·L-1、维生素B1 20 mg·L-1,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6 ℃、菌龄7 d、接种后静置2 d、摇床转速140 r·min-1,培养7 d得到的菌丝最大生物量为17.3 g·L-1。

参考文献:

[1] 范冬茹,范瑞红,马珂,等.木醋液对羊肚菌液体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J].食用菌,2019,41(5):21-22,26.

[2] 韩融冰,赵玉卉,路等学,等.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北方园艺,2018(23):150-155.

[3] 熊亚,李敏杰.羊肚菌菌丝体基础培养基的优化[J].中国酿造,2013,32(2):114-118.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