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摘 要 在开展渔业生产时,为了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必须做好安全生产中的关键性因素分析。基于此,通过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并分析数据资料中的各项生产安全因素,提炼出关键性致命因素。为了提高安全生产因素,相关部门必须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优化生产资源分配和优化安全管理3个方面做好渔业生产安全因素的控制工作,从而促进渔业发展,减少从业人员的事故伤亡。
关键词 渔业;安全生产;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6.060
渔业产业是第一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第一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对渔业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渔业产业是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为有效减少渔业生产中的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必须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关键性因素的分析工作,并且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1 渔业安全生产现状
根据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编制的《中国渔业船舶安全分析报告(1994—2015)》(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的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虽然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然而与同时期的发达国家渔业产业相比依然较高;此外,同时期渔业产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也远远高于其他产业行业,其中比工矿商贸等行业高出约59倍。《报告》中详细记录了渔业产业从业人员的死亡事故,其类型和人数分别为:落水1 831人、风灾1 289人、摔倒638人、碰撞556人、物体打击532人、起网393人、淹溺385人、陆上事故364人。以落水事故中的受伤人数为例进行分析,在可獲得的数据统计资料中,落水事故又分渔船事故引起和非渔船事故引起的受伤事故,其中:渔船事故引起的类型和人数分别为沉没248人、倾覆115人、碰撞92人、其他13人,非渔船引起的安全事故包括不慎失足受伤1 733人、绳索网具缠绕引起的受伤事故468人、风浪引起的受伤事故159人、其他因素引起的受伤事故5人。从统计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渔业安全生产出现的安全事故人数多、安全事故的类型多,且引起危险的因素较为复杂。如果不对引起渔业生产安全的关键性致命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对策,那么我国渔业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将难以得到保证,渔业产业也因此难以发展。
2 渔业安全生产关键性致命因素分析
2.1 人为因素
渔业从业人员是进行渔业生产的主体,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渔业生产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我国《海上安全交通法》对渔业从业人员提出的素养要求是,只有持有相应从业证书的渔业从业人员才可进入该行业工作,并且要求职务船员是业务骨干,普通船员必须在职务船员的指导下才能进行生产,然而当前这一法律的执行力度却明显不足,其原因主要有3个。1)我国渔业产业从业人数不断增多,但是获取证书并拥有丰富渔业产业生产经验的从业人员并不多。在渔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大量业务水准不足、从业经验不丰富的人员也进入了该行业领域。另外,一些地区的渔业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下海渔民基本在50岁以上,且文化水平多在初中以下,因此让渔民通过计算机上机考试获得证书的难度较大。渔业产业作为一种高危行业,当渔业产业从业人员素养不足时,便易发生安全事故[1]。2)我国的法律存在一些漏洞,导致法律执行力度不足,部分渔业从业人员钻法律漏洞,冒险从事渔业生产。3)部分渔业从业人员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在生产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也许不会在作业中遇到危险。
2.2 工具因素
渔业从业人员在航行和作业生产时,需要合理使用工具,譬如航行时需使用雷达、AIS防碰撞终端;作业时渔业从业人员要依靠渔船、网具等工具。这些工具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渔业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报告》数据显示,因生产工具导致的安全事故人数较多。如果在从事渔业生产时,渔业从业人员不能够合理使用安全的作业工具,就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2.3 管理因素
渔业产业是危险系数较高的产业,在海上生产作业时会受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如风浪、气候以及恶劣的环境条件等,因此必须优化渔业产业管理,使渔业产业得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2]。如果不加强渔业监管,渔业从业人员不按管理部门的要求和操作规程开展生产,就会增加生产时的危险系数,加上其他气象、环境条件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危险因子将会层层叠加,从而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 克服关键性致命因素的措施
3.1 提高渔业人员的素养
在开展渔业生产时,只有提高渔业产业从业人员的素养,才能发挥其安全生产的主动能动性,主动克服人为因素带来的危险。当前在开展渔业生产时,要从以下3个方面控制人为因素。1)要依照法律法规,要求每个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渔业产业从业人员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应当是渔业从业人员能够开展生产的最低衡量底线。正因为渔业产业的生产危险系数太高,所以必须保证从业人员具有职业水平,以免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应用专业的技术应对生产活动。2)在渔业生产中,每艘渔船要落实安全责任人,除了船长是渔船上的第一安全责任人,还要在进行渔业生产活动时安排专人负责督促指导每一名船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切实承担起安全保障责任[3]。3)对于遵守安全生产的从业人员,要予以表彰及奖励。如果一艘渔船多年未发生事故,一名渔业从业人员长期遵守法律法规,重视安全生产,应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渔业从业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让他们以后持续这种工作态度,还可以让船长和船员在工作中更加遵纪守法、重视安全生产,进而形成自己的口碑,有利于他们继续从事这个行业。
3.2 整合现有的渔业生产资源
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已经规定了开展渔业生产时,需要配备相应的生产工具,避免从业人员在生产时遇到风险。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渔船在航行和生产作业时配备的工具有时是不足的,或者没有达到生产的标准。当渔业生产资源不能满足行业从业发展时,便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为了避免渔船在开展渔业生产时,因生产资源未达到要求而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相关部门要从以下4个方面重整生产资源。
1)完善法律法规。应从法规上给予行业制约,让从业人员了解到,必须配备标准的生产工具才能开展生产,否则就属于违法作业,必须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2)加强执法力度,查处渔业生产中违法行为。部分渔业从业人员在开展生产时,可能会钻法律法规的漏洞,抱着侥幸心理,为此相应的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渔船证书和船员证书配备不到位、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不到位、值班瞭望不到位以及超员、超载、超高、超航区和超抗风力航行生产的违法违规的行为,并要做到查处一例,依法依规处置一例,如果相关的执法部门没有做好执法工作,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加强渔业信息化建设。引导渔用信息化、智能化产品生产厂家对渔船上的安全终端设备进行整合,形成适合渔船安装的安全设备。目前渔船上安装了各种信息化安全设备终端,如智能AIS防碰撞终端、北斗卫星定位终端、海上卫星宽带终端、卫星电视、摄录监控终端、GPS卫星导航终端、渔用对讲机和雷达等。这些设备放在渔船驾驶室,不仅会造成信号互相干扰,还会受海上、渔船上环境影响,设备故障率较高。因此需要引导厂家对上述渔用信息化安全终端设备进行优化,合理整合安全生产资源,形成集导航、避碰、监管和助渔功能于一身的终端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率,发挥渔业信息化建设的强大效能,有效保障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应用市场力量,让从业人员优胜劣汰。相关部门要运用表彰和奖励、处罚及其他的执法手段,让从事渔业行业的单位、从业人员形成口碑,对他们实行优胜劣汰,当单位和从业人员发现自己违法需要承担极大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时,他们便会遵守法律规定,不再抱着侥幸心理从业。
3.3 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管理
渔业管理部门要促进渔业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控制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从而减少渔业生产的安全事故。相关部门要做好以下3方面的工作。
3.3.1 改变经营模式
实行公司化管理,改变目前群众渔业以单船为作业单位、各自为战的生产经营模式。渔业公司要制定详细的生产规程,并将其纳入到渔业生产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只有让每一艘渔船,每一个渔业生产从业个人都了解如何进行安全生产,才能共同做好安全因素的控制工作。
3.3.2 建立评价奖惩机制
要将安全生产的管理纳入到单位及个人管理的评价中,对于坚持安全生产的单位及个人要给予奖励,对于违反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惩罚,使整个行业形成优胜劣汰的氛围。
3.3.3 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
通過对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的教育宣传,使单位及个人了解到控制安全因素的方法及重要性。
4 结语
渔业产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引发渔业产业生产安全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且因素和因素之间又会产生复合反应,造成渔业产业生产危险系数更高、从业人员伤亡更多。要强化渔业安全生产,就必须了解引发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并做好关键因素的控制工作。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让渔业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帆.试论如何做好渔船管理及渔业安全生产工作[J].农家参谋,2019(4):259.
[2] 孙琴霞,衣服田,王璐,等.对渔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几点思考[J].水产科技情报,2009(4):187-188.
[3] 吴军.泰兴市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和存在问题[J].水产养殖,2015(11):52-53.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