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CI设计研究及发展对策

2019-12-25 01:14边建平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校

边建平

摘   要:大学形象和内涵对彰显国家教育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将围绕高校CI设计,探讨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和发展对策,体现大学独特的价值,使学校在社会公众中留下良好印象。

关键词:高校;企业识别系统;高校形象识别系统

随着“双一流”概念的提出,新一轮的高校竞争又一次悄然开始。在提升教学、学科质量的同时,学校外部形象的独特设计与维持也成为高校面临的新变革。历来名牌大学,即使不提名字,人们也会通过其特有的标识符号将其从众多大学中辨识出来,如北大的博雅塔、清华的二校门、复旦大学的双子楼……除了标致性建筑物,还有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服、吉祥物等,这些都将学校形象转化为直观的、可感的意义符号,属于高校形象识别系统(University Identity System,UIS)。

1    理论起源

UIS源自于企业形象战略(Corpomte Identity,CI)系统,又称企业识别系统。学者王景云认为,大学形象识别系统是指一所大学借助于直观的标识、符号 、规章、活动和内在的精神、品质等,对与大学形象有关的办学理念、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并通过全方位统一传播,塑造富有独特大学个性,展示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的大学形象工程。

借鉴企业识别系统,UIS由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以和视觉识别系统共同组成。3大系统共同阐释了高校自身独特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形象。

高等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引入了CI理论,通过一系列系统、规范的视觉设计,最终将高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文化予以传达,从而确立大学的品格与特色。实践证明:视觉形象的凝练,并通过长期的实施与推广,对于提升高校对外形象的传播力和知名度、美誉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時,也起到了凝聚师生员工思想、强化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的作用。

2    内涵分析

2.1  高校理念识别

与企业相类似,大学的办学理念彰显了大学的灵魂,体现了大学精神。作为UIS的核心和依据,大学理念还体现了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和校风、学风及价值取向,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大学的价值追求。比如,内蒙古师范大学于1984年将校训定为“献身、求实、团结、奋进”,这便是典型的理念识别。这一理念识别,在宏观层面决定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形象特点,确立了其在教育行业中的独特品格。所以,大学品牌形象的确立必须要依赖于高校理念识别(University Mind Identity,UMI)的设计定位,它是一种寻求差异性的策划设计行为[1]。

2.2  高校行为识别

作为高校内部管理和对外交往上的一种规范性行为准则,高校理所应当要有自己的思想方式、做事方式和行为准则,即高校的行为识别。在实际应用中,高校总是以理念识别为中心,将办学特点、管理制度以及师生行为规范以行为识别的方式体现出来,如大学章程、组织架构、管理体制、师生行为规范等。高校行为识别(University Behavior Identity,UBI)是理念识别的具体反映,因为大学的定位、理念以及未来发展目标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方式实现[2]。当前内蒙古师范大学已建立了相对体系的师生行为规范,并且在实行过程中,将教育监督与检查严密贯彻。但行为规章仅为制度调控,要想完全落实于体制内人群的行为生活中,更需要加强人们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可通过加强宣传、人际行为影响、举行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学校理念与规章的了解与认同。

2.3  高校视觉识别

视觉识别是大学理念外在的形象表现形式,大学品牌形象的树立和传播必然要通过一套完整、清晰的视觉符号结构准确传达。同时,通过高校视觉识别(University Visual Identity,UVI)系统的视觉传达,将大学的精神、理念等抽象概念进行形象设计,之后通过大学的制度管理与师生的行为共同塑造大学形象,从而给社会公众留下深刻的大学品牌印象。可以说,高校视觉识别其实就是公众对大学最为直观的感受,当前,内蒙古师范大学视觉识别系统已初步设计完成,但在具体落地的过程中,在标识色彩规范、标准色的应用规范、标识的组合规范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可见,实施高等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就是要让高校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3要素达到高度统一,并通过各要素的整合、系统推广及管理,使公众和社会广泛认同与关注一所大学的理念与精神文化特征,同时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建设,对外提高大学的知名度,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的社会影响力与竞争力[3]。

鉴于学校的理念识别系统是学校设立初期便已确立好的,行为识别系统则更多体现在学校的政策规章上,在此重点对第3点UVI视觉识别系统的不足进行补充,并根据CI模式发展具体落实提出建议。

3    具体应用及建议

高校形象识别系统是现代大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伴随着高等教育转型和竞争的日益加剧,高校千方百计地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扩大知名度,以此来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个性化、系统化的高校品牌形象战略制定与研究成了广大高校不二的选择。

3.1  CI设计的地域性

在设计时,应注重设计具有高校地域文化特色的UVI。作为大学最直观的形象标志,UVI是区分各个高校最简单的方式。地域文化表现为一个地区人民在长久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生活方式、行为举止、娱乐活动等,是UVI核心的内容。许多高校的VI设计都将地域文化考虑在内,如新疆大学在校徽设计中将布达拉宫与雪山作为主体设计,并且将维吾尔语纳入设计内容中;西藏大学将校徽用藏语进行形象设计,色彩设计上以西藏的土黄色与蓝色为背景,镂空刻上具有庄重感的梵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而内蒙古自治区最为著名的就是其浓郁的蒙古族文化,这是其他高校所没有的地域区别,因此,内蒙古师范大学的UVI设计(见图1),特别注重蒙古族元素的运用。当前校徽设计已体现了这一特点,校徽主体造型将蒙古文字“教师”图形化为钥匙形态。蒙古文字代表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内蒙古区域特色概念;蒙古文字“教师”体现学校的师范性;钥匙图形喻意“教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主体图形内涵直观地传递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核心信息,体现学校的地区民族特色以及师范属性,标志整体内涵明确、寓意深刻,视觉集中、个性独特。此外,标志整体为圆形,蒙、汉、英3种文字环绕,体现学校严谨的教学氛围、各民族师生团结进取的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办学发展思路。标志标准颜色为绿色,象征着内蒙古大草原,喻意着生命、希望和活力。

内蒙古师范大学对VI的设计却略显平淡,其地处和林格尔县,相对当地的其他学校,在地表设计上还有更多创意空间。当前在建的图书馆、校园书店等相对都是比较现代、偏西化的设计,可以在当前设计中增加蒙古族元素的设计,如增加外部墙绘。除了整体建筑风格的设计,还可在细节部分加强民族元素设计,比如教学楼的门牌设计运用蒙古族纹饰进行装饰,重要的会议场所运用车轮元素对座椅的扶手、椅腿进项设计,特别是作为校园交通工具的“小黄”,可以在其车头部位结合内蒙古“马”元素进行设计。而在室外设计中,当前的校园环境整体缺少文化气息,内师大坐落于曾经的鲜卑古都盛乐城,其著名的鲜卑壁畫和诸多文物都可以成为校园设计中的标志物,也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区别于当地其他高校的重要方式。

3.2  CI设计的独特性

UCI的设计除了要与全国的大学进行区别,更重要的是与同地区学校进行差异化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区别于内蒙其他学校的最大特色是其主体是一所偏重文科研究、培养教师的专业院校,其CBI的设计,除了增强师范活动的开展,还应注重整体学生的德育、思想教育与美育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当前学校内开展的诸多教学培养活动只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授课能力,但是对于学生授课时对新兴科技的使用、PPT的美观度与设计以及综合素质等技能的培训等缺乏相对较少的专业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地区差异,对教学认知存在滞后。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水涨船高,网络直播课程成为线下教师资源最大的竞争对手,师范生将面临比传统就业市场更高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对新兴教育技术的熟练使用以及口才表达能力,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在日益变化的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重视师范生的培养而忽视非师范生的培养,也不意味着将所有学生培养为一板一眼的教师形象,而是在重视学生个人文化知识培养的同时,将学生锻炼为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领导能力的“四有”人才,凭借学生的能力素养,行为举止、社会表现,树立起内蒙古师范大学的CI独特性。

3.3  CI设计的时代性

当前建立在互联网体系下,高校建立CI的品牌形式也越来越多元。随着“90后”“00后”逐渐步入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齿轮,不少机构形象“画风大变”,从高校间微博传情到新闻联播怼怼金句,通过互联网媒体与大众互动,原本形象呆板的“政府机关”“高等学府”“官方媒体”也变得生动形象、接地气,成为大众追捧的明星。

基于这一发展趋势,高校在建立CI体系过程中,也要重视与年轻人接轨,运用青少年喜爱的媒体形式,走下高台,建立属于高校特有的“MI”设定。如诸多高校在B站、微博等媒体进行直播互动,在拉近与青少年距离的同时,传递出各个高校的CI形象[4]。

4    结语

树立高校独特的UCI是品牌建立的关键步骤,也是高校间区别化竞争的有力表现。如今,高校间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在教学内容、环境设计、学生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展示,以竞争更好的生源与教学资源。内蒙古师范大学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设计出具有地域性、独特性与时代性的高校新兴CI形象。

[参考文献]

[1]刘坚.高等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及其与校园文化的关系谫论[J].高教论坛,2014(7):103-106.

[2]张广付,张婉静.高校校园文化视觉形象设计应用探讨[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73-75.

[3]范子珍,戴瑞.视觉识别系统(VIS)在高校文化形象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57.

[4]邱娜,朱丹.校园文化形象识别系统的意义及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66.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