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 患者中的应用

2019-12-25 01:12孙桂英吴晓芬杨丽春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1期
关键词:普外科糖尿病

孙桂英 吴晓芬 杨丽春

[摘要] 目的 分析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76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2019年1月,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在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围术期接受行为转变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行为转变护理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维持患者血糖水平的平稳,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普外科;糖尿病;行为转变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a)-0123-02

于普外科疾病治疗中,手术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合理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1]。但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往往会伴有其他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为糖尿病,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则会使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且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愈合差、感染的症状[2]。因此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对合并糖尿病的普外科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以便控制其血糖平稳,加快病情的康复速度[3]。该文对2017年12月—2019年1月间选取的普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行为转变护理模式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普外科手术治疗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年龄为44~78岁,平均年龄(60.96±5.82)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观察组:年龄为46~79岁,平均年龄(61.84±5.89)岁;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

對照组在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措施为向患者积极讲解疾病的多种知识,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保持合理的运动。

观察组在围术期接受行为转变护理模式护理干预,护理措施:①术前的健康教育。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地了解患者糖尿病的病程、治疗措施等资料,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对患者开展合理的健康教育,全面、系统地讲解关于糖尿病的控制、治疗措施,并讲解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对维持血糖平稳的重要性,通过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变患者的行为,并树立患者的信念,在护理后能够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自我检测方法;在健康教育时要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对手术治疗充满信心。

②手术前和手术后的饮食、运动干预阶段。通过对患者糖尿病病情的了解,结合患者的手术方案,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首先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糖尿病患者不能摄入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因此患者的饮食要保持无糖,促使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平稳;运动干预:患者在运动时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在运动时若身体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当患者接受一定时间的运动和饮食干预后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了解,并根据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计划进行调整,以使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得到改善。

③在手术前的血糖护理。在实施手术治疗前,给予患者合理的降血糖药物,并要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待血糖水平接近正常值且稳定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手术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和血糖水平的变化;在监测患者血糖水平时不要过度追求血糖水平的正常,可以允许血糖水平稍微升高,防止术中低血糖的出现。

④术后的基础护理。在手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血糖水平的监测,防止术后出现酮症酸中毒或者低血糖等症状;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定时的监测,若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较大,则需要多进行测量几次,合理地调整胰岛素用量;由于糖尿病患者在术后的感染几率较大,因此要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净卫生,定期地消毒,勤换床单和被褥;加强对手术切口部位的观察,对患者更换敷料时要按照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的出现;患者在术后多会出现疼痛现象,这时患者机体会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拮抗激素,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这时要给予患者合理的止痛,防止血糖水平波动较大。

⑤出院护理。患者在出院时,要给予患者合理的健康指导,使其保持合理的生活,防止血糖波动较大;嘱咐患者定期接受病情复查。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糖水平,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护理满意度和血糖水平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通过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普外科内收治的患者逐年增多,这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压力等因素有关[4]。普外科作为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其主要承担着治疗乳腺疾病、颈部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腹壁疾病、胃肠疾病、肛管直肠疾病、肝胆胰脾疾病等多种疾病,而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时,多会采取合理的手术治疗,以帮助患者快速有效的改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5]。

对于普外科的患者,其多会合并多种疾病,这会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6]。普外科手术治疗且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会对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持续的损伤,因此会进一步加重普外科患者的病情。普外科患者在合并糖尿病时,同样会影响其手术的治疗,患者血糖水平不稳定,则易出现术后感染现象,并且影响手术切口愈合[7]。

为了减少糖尿病对普外科手术的影响,在围术期需要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维持血糖水平的平稳。该次研究对普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行为转变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情况以及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首先要给予患者合理的健康教育,使其对糖尿病和手术治疗有全面的认知,然后给予患者实施饮食干预、运动干预,促使患者血糖的平稳,在术后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卫生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感染,促进手术切口的愈合,提升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

该文研究得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普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行为转变护理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维持患者血糖水平的平稳,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史延丽.围术期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肝胆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2):3219-3221.

[2]  李琳琳,刘华荣.阑尾炎并糖尿病高龄患者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措施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4):126-127.

[3]  王岩,杨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腹外科手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4):148-149.

[4]  张慧琴.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國民康医学,2018,30(24):124-125.

[5]  钱国红,张晓坤,马莉,等.20例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134-135.

[6]  周秀燕,谢娜雯,林明凤,等.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6):109-110.

[7]  张艳丽,吕艳玲,孙永峰,等.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糖尿病天地,2019,16(1):293,295.

(收稿日期:2019-08-04)

猜你喜欢
普外科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