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燕 王慧 叶雅玲
[摘要] 目的 评价体检科护士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68)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68)采取体检科护士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和日常行为改善程度、自觉体检率。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末次随访时,检测两组患者的FPG和2 hPG,观察组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和日常行为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觉体检率94.12%,现在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重视体检科护士护理干预,可有效平衡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规范日常行为习惯,自觉定期体检,具有研究意义。
[关键词] 体检科护士;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a)-0113-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饮食结构变化,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趋向年轻化[1]。糖尿病主要症状是病理检查机体内血糖水平过高,但是常会伴有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等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2]。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的治疗除了正确用药,还需要患者配合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锻炼进行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因此患者在进行身体检查时,体检科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系统科学的健康宣传教育[3]。该次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糖尿病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体验科护士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体检的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精神疾病或存在认知障碍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或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5.6±15.7)岁;病程1~5年,平均(2.9±1.2)年;病情分类:Ⅰ型糖尿病15例,2型糖尿病53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6.8±15.5)岁;病程1~6年,平均(3.2±1.8)年;病情分类:Ⅰ型糖尿病14例,2型糖尿病5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体检科护士综合护理模式,具体做法如下:①在体检中心内悬挂宣传教育海报,海报内容根据季节变化,同时合理布置体检中心,看起来要干净、清洁、美观,令人感觉舒服,在橱窗、宣传栏张贴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标语,最大限度地发挥宣教的影响。②为保证给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专业、更高质量的健康知识,定期安排体检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礼仪培训,并实施考核制度,提高体检中心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高素质的健康宣教团队服务患者。③体检前,护理人员以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和饱满的热情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要重点宣讲,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的糖尿病知识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使体检前后的流程导向和咨询服务更优化。④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性格特点制定合适的体检方案,避免误诊、漏诊的不良事件发生。需要空腹檢查的事项要提要告知患者,同时在检查后叮嘱患者及时饮食,防止低血糖。⑤体检科护士给每个患者发放由体检中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汇编的与糖尿病有关的小册子,引导患者认真学习小册子上关于糖尿病预防及控制的内容,详细解答患者的疑惑,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引导患者学习简单的中医保健操,例如踢腿运动、扩胸运动等,定期组织患者交流会,通过交流学习,了解最新的糖尿病知识和日常保健方法,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⑥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可配合中医食疗,例如百合玉竹老鸭汤、罗汉果猪肺汤、粉葛银鱼豆腐汤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3个月,末次随访时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抽取5 mL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标准为血糖值≤7.0 mmol/L,餐后 2 h血糖标准为血糖值≤11.0 mmol/L;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疾病认识程度和日常行为改善程度,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效果越好;对比两组患者的自觉体检率,自觉体检率=自觉体检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涉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日常行为改善程度均应用(x±s)描述,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自觉体检率应用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血糖水平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观察组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日常行为改善程度对比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疾病认识程度和日常行为改善程度进行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兩组患者自觉体检情况对比结果
随访过程中,对照组患者自觉体检44例,需通知体检11例,拒绝体检13例,自觉体检率64.71%;观察组患者自觉体检64例,需通知体检3例,拒绝体检1例,自觉体检率94.12%,观察组患者对体检的自觉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阶段,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糖尿病的治疗,除了给予正确服药,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善也至关重要,常规的护理已经不满足患者的需求,在患者体检时由体检科护士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不仅是生理护理、心理护理,更重要是予患者全面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4]。首先给患者创造一种舒适的健康教育环境,体检中心需保持干净、卫生、整洁,在体检中心的橱窗、宣传栏上张贴各种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患者可以随时了解疾病的发展状况及预防方法。体检科护士需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礼仪培训,并进行考核,以保证可以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患者可以得到更全面更科学的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更好地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其次在体检前先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文化程度及性格特点制定合适的体检方案,同时告知患者体检流程,既缩短了患者等待检查的时间也避免了误诊、漏诊等不良事件发生,对于有特别其他要求的体检项目要提前告知患者,例如需空腹检查或需憋尿检查等。认真详细地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使患者以身心轻松的状态接受体检[5]。在随访过程中,应时刻不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提醒患者及其家属日常注意事项。给患者免费发放与糖尿病相关的健康宣传小册子,引导患者及其家属认真学习,对于患者的疑问给予详细解答,同时肯定良好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习惯配合适当的锻炼在糖尿病预防和控制上的积极作用,提醒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查血糖。组织医患座谈会或患者之间的交流会,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6-7]。该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控制较好,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日常行为规范程度、自觉体检率都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重视体检科护士护理干预,可有效平衡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规范日常行为习惯,自觉定期体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冬洁.掌测量法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6,6(13):878-879.
[2] 林文,陈宏斌,刘芳.体检科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2):135-136.
[3] 李晓霞.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5):181-182.
[4] 叶秋霞,许巧玲,林宇芳.健康体检科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153-154.
[5] 闫岩.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269-270.
[6] 林琛琛.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36):81-83.
[7] 吴小蓓.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75-176.
(收稿日期: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