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业员工心理问题对于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当对其加以关注。文章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探索了企业员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最后提出了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从而保证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员工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管理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的工作生活压力持续增加,这就导致很多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心理健康的员工不仅工作积极性较高,而且管理配合度也相对较高,这对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管理的规范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员工一旦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员工的情绪,从而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工作氛围,不利于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对企业员工心理问题进行探析。
一、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对于减少员工心理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主要体现在以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顺利开展。员工是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要素,而员工的心理健康情况对企业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对国内外的企业安全事故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很多安全事故的起因都是员工心理问题导致的剧烈情绪波动。其次,有助于促进企业顺利发展。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资源,因此企业应当对员工的心理问题给与关注,并且采取措施维护员工的心理健康,使其能够保持理性、积极的心态来开展工作,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再次,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企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应当承担必要的经济责任外,还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管理,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企业员工心理问题探析
(一)压力问题
压力其实就是所谓的应激,当人类个体长期面对造成其情绪紧张、人际关系紧张的源头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从而是自己出现一些心理、生理方面的变化。企业员工心理压力的形成因素有两个,包括外源因素和内源因素,外源因素主要是工作、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造成的压力,内源因素主要是由于员工本身的心理素质较差造成的[2]。压力问题是企业员工普遍存在的一项心理问题,当压力超过员工的心理承受力时,员工就会出现紧张、焦躁、厌烦等情绪,从而出现逃避工作、对个人发展失去信心等情况,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丧失工作能力。在压力的影響下,员工容易出现缺勤、离职的情况,同时生产事故发生率也会相对增加,并且在企业中形成不健康的工作氛围,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二)人际关系问题
企业是有多名员工构成的,而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必然需要进行相应的人际交往,包括与同事、上司、下属、客户等人之间的交往,而部分员工由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足,从而产生一些沟通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组织气氛,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还会对其服务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从而不利于其品牌形象的建立。当前,很多企业员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害怕与人深入交往,甚至不想交往,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相关心理问题的出现。员工的需求是多样性的,除了物质方面外,他们还有安全、情感、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需求,但是部分企业员工生活枯燥乏味,工作之外很少参加一些社会交往活动,其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很容易导致相应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家庭问题
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帮助员工获得精神方面的放松,进而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是部分员工由于家庭矛盾问题频繁,或者发生比较严重的家庭变故,遭遇家庭危机等,从而心理压力倍增,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干预或排解,就非常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另外,很多企业员工背井离乡,独自在外工作,无法给与孩子、父母、丈夫或妻子良好的照料,一旦家庭出现任何不好的变故,必然会引发其内疚、自责等心理,进而导致其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3]。而这些心理问题又会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甚至出现安全生产事故。
(四)心理危机问题
心理危机问题主要出现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当企业面临破产倒闭,或出现裁员、并购等方面的问题时,员工极易出现心理危机问题,员工在遭遇空难、自然灾害等灾难事件时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问题。员工的心理危机问题很容易在企业内部造成弥散性恐慌,影响企业的整体工作氛围。在企业出现裁员问题时,被裁人员需要承受相应的心理压力,而那些没有被裁的员工同样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对企业和工作的满意度会降低,同时极易出现不安全感,对企业的信任度也相对降低,这些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裁员过程中的沟通也会为其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其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对其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三、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策略
(一)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教育
企业应当积极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有助于促进员工心理素质的提升,并且帮助员工及时排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员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员工培训计划当中,使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教育主要针对企业员工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来开展,并且帮助员工提升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掌握压力管理、心态调整等的正确方法,使其能够有效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其次,邀请心理专家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员工潜藏的一些心理问题,并且探索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从而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状态。再次,企业应当增加在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方面的投入,并且制定完善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并且保障这些制度能够得到顺利的落实,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实施员工心理健康计划
员工心理健康计划就是邀请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为员工、员工直系亲属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心理指导和培训,以此来保证员工及其相关家属的心理健康,保证员工能够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提升其工作绩效并营造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员工心理健康计划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压力管理、心理危机处理,以及由家庭和情感问题、职业发展问题等造成的相应心理问题。员工心理健康计划的实施有助于员工排解心理压力,改善企业工作氛围,提升生产管理效率,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改善其家庭关系、人际交往关系等,对其个人发展非常有利。
(三)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氛围
良好的企业环境氛围也有利于员工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减少其心理问题的发生。首先,企业应当为员工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会感受到安全舒适,心理状态也会相对较好。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团队建设、培训、生涯规划等方式来进行软环境的改善,这样有利于员工建立工作信心,心理素质也会有所提高。其次,企业应当及时发现员工家庭存在的一些困难或问题,并且积极帮助员工维护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这样也有利于保证其心理健康情况。再次,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比如在进行制度改革时应当适当考虑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建立相应的劳动保障制度,保证各项企业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合理性,这样也有利于减少员工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
四、职业健康和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近些年来,在职业健康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在逐渐增多,并且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比如,在工作压力研究方面,学术界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且对工作压力的主要前因变量进行了研究,并且指出角色模糊、角色冲突所导致的压力是工作压力的主要前因变量。有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角度出发,构建了工作压力的相关理论模型。在工作与家庭关系的研究方面,指出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由于家庭原因而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工作,因此在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有针对性的开展,从而保证其效果。
综上所述,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有助于企业利用合适的管理手段,对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干预,保证员工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且持续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员工个人发展,以及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可以采用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员工心理健康计划、营造良好的企业環境氛围等方式来开展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从而帮助员工减少相应的心理问题,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军玲.建筑企业员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9(02):15.
[2] 朱胜果.国有企业新入职员工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08):206.
作者简介:王立强(1974.10- ),男,河北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卫星通讯和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