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燕, 唐莉萍, 王东霞, 卢双莲, 陈雪梅
(江苏省南京市中心医院, 1. 护理部; 2. 老年科, 江苏 南京, 210008;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医院, 3. 神经内科, 江苏 南京, 211000)
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脑内直径为40~200 μm的小动脉、小静脉、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发生病变,包括脑白质疏松、腔隙性脑梗死及脑微出血等病变[1], 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相关研究[3]显示, CSVD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且这种不良情绪会对病情康复及预后造成严重影响[4]。本研究观察CSVD病变后焦虑、抑郁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本研究纳入2017年5月—2019年5月接受治疗的120例CSVD患者,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将其中存在焦虑、抑郁的4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60~88岁,平均(75.90±8.28)岁。以上患者均行头颅MRI或CT检查且至少符合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脑微出血或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中的某一种疾病。排除标准: 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合并癫痫、帕金森等能影响认知功能的疾病; 精神异常及不能配合者; 酗酒或滥用药物者; 脑肿瘤或有严重肝、肾功能受损患者。另外选取同入院的非CSVD患者4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60~87岁,平均(75.11±6.11)岁。所有入组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遵医嘱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开窗通风,为患者营造良好病房环境,鼓励病友多交流以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噪音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保证患者身心舒畅、愉悦[5]。② 心理护理: 通过心理引导让患者积极主动说出内心感受和想法,然后对其加以正确引导[6]。安慰开导患者,鼓励患者接受和面对现实,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多与患者交谈,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情绪。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加强与患者沟通和交流[7]。帮助患者取得家属支持,感受到家人关爱以缓解其担忧、害怕、不安等不良情绪[8]。③ 手指操训练: 手指操选共包括4节动作。第一节搓手,双手掌对搓1 min; 第二节拍手,双掌拍击1 min; 第三节双手接触变换,两手五指相对,以大拇指为中心,其余四指交叉轮流转动触摸大拇指,反复练习[9]; 第四节锤子、剪刀、布手势互换,每日2次,每次20 min。手指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安神、消除疲劳、减轻精神负担、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
参照HAMA以及HAMD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10]。HAMA量表共包括14个症状评估项目,每个症状评分为0~4分,共5个级别。其中0分代表无症状,1分代表轻度焦虑,2分代表中等焦虑,3分代表重度焦虑,4分代表极重度焦虑,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11]。HAMD量表共包括24个症状评估项目,每个症状评分0~4分,共分为5个级别。其中0分代表无症状, 1分代表轻度抑郁症状, 2分代表中度抑郁症状, 3分代表重度抑郁症状, 4分代表极重度抑郁症状[12]。
护理干预前, 2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HAMA护理前护理后HAMD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n=45)17.82±5.6015.77±4.8715.13 ±5.8013.02±4.00研究组(n=45)17.88±5.8512.88±3.51∗#15.42± 5.1010.48±2.77∗#
HAMA: 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D: 汉密顿抑郁量表。与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CSVD患者大多数伴有焦虑、抑郁状况,主要表现为紧张、烦躁、易怒、易疲劳、食欲下降、体质量减轻、睡眠障碍等,对患者生存质量有着严重影响[13-14]。由于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于预后及术后恢复影响较大,因此对CSVD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干预,是根据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技术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方法,能够根据患者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15-17]。研究组45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其中难以入睡、易醒、紧张、易怒、易疲劳、口干、易出汗等焦虑症状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说明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SV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18-20]。
综上所述,对CSVD患者予以早期评估并积极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