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静,乔帆帆,刘 欢,韩 瑞,蔡兴航,王 楠张严磊,唐志书
(1.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陕西 咸阳 712083;2. 秦药特色资源研究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陕西 咸阳 712083;3. 陕西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中药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同时也是中医药事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物质基础[1]。中药资源普查可为摸清中药资源分布本底情况、有效合理利用和保护中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是中药资源得以长久保存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性调查工作[2~3]。目前距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1983-1987)已过去三十余年,中药资源尤其是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均以发生了变化[4]。因此,为了调查摸清全国现有中药资源现状,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于2011年开始逐步展开[5]。在此基础上,陕西佳县作为全省第二批正式普查县于2018年全面开始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中段西岸,榆林市东南,毛乌素沙地的东南缘,地处北纬37°41′47″~38°23′34″、东经110°0′45″~110°45′10″之间。佳县东与山西临县隔黄河相望,西与米脂县接壤,南同吴堡县、绥德县山水相连,北和神木县、榆阳区毗邻,总面积2 028 km2,下辖11镇5乡653个行政村[6]。佳县属于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平均海拔664 m,平均气温10℃,无霜期159 d,年降水量395 mm。全县各地地理地貌特征差异明显,分别为北部的毛乌素沙漠区、西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和东部的沿黄石头山区,是典型的纯农业县。佳县在中国植被区系划分上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交界区域,主要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灌丛和温带禾草[7],经济作物以马铃薯和小杂粮如绿豆、红豆、扁豆等为主,大枣种植面积约合5.33万hm2,占整个佳县国土面积的1/4左右,被誉为“中国红枣之乡”。
此次佳县中药资源普查时间为2018年4月22日至2019年4月5日,共分8次展开,包括对早春开花植物、冬季开花植物和传统中医药知识等的调查,野外工作累计49 d,内业工作共54 d。调查范围为佳县佳芦镇、坑镇、乌镇、通镇、方塌镇、刘国具镇和朱家坬镇。
佳县普查队采用文献查阅法以《中国植物志》、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陕西省佳县工作总结报告、《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陕西省重点调查品种目录》和《中国中药杂志》等为依据[8],确定普查一般品种及重点品种目录、生活类型、药用部位和功效等情况。通过《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技术规范汇编》和《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并结合3S(GPS、GIS、RS)技术对佳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全面普查[9~10]。
1.3.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为一般品种和重点品种调查。一般品种以样线调查为主,在样线两侧3 m范围内记录药用植物种类,拍照留取影像数据并采集植物标本。重点品种以样地调查为主,根据佳县地理生态环境及植被类型,在普查数据库系统中随机生成代表性区域样地(1 km×1 km)、地理边界和坐标,将数据库生成的信息导入数据采集器(PDA)并在GPS导航下进入样地进行实地调查[11]。本次普查共生成3类代表性区域,分别为草丛(1.08 km2)、草原(282.77 km2)和灌丛(176.74 km2);随机生成样地数44个,草丛3个,草原25个,灌丛16个。在样地内随机设置选取5套样方(10 m×10 m),每套样方的间距不小于200 m,样方内同时设置6个样方套,分别包括:1个10 m×10 m样方用于记录调查乔木,1个5 m×5 m样方用于记录调查灌木,4个2 m×2 m样方用于记录调查草本植物(图1)。
图1 样方套设置示意
1.3.2 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栽培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一般品种样线调查同时进行,并结合民间访谈法,主要对药农栽培的品种、年限、面积等进行调查。
1.3.3 药材流通和市场调查 药材的市场流通情况通过实地走访佳县中药材公司,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所和5个乡镇农贸集市进行,主要调查当地大宗习用药材的采购、流通和使用情况。
本次佳县中药资源普查累计工作103 d(野外和内业),共实地调查佳县县域内7个乡镇,54个行政村,17位药农和7家商户;样线调查里程500余公里,样地调查28个共140个样方套;采集植物标本1 340份,装订蜡叶标本847份,收集种质资源29份,上交药材19种。通过对已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统计(图2),发现佳县现有野生药用植物289种,隶属于69科222属,其总科、属、种数分别占全国植物总科(383科)、属(2309属)、种(11146种)数的18.01%、9.61%和2.59%;占陕西省总科(241科)、属(994属)、种(2271种)数的28.63%、22.33%和12.72%。
以科别划分,物种最多的前5个科分别为菊科(39种)、豆科(26种)、蔷薇科(23种)、禾本科(18种)和唇形科(14种),各科百分比见图3a。多年生草本为佳县现有植物主要生活类型共123种,其次为一年生草本、灌木、乔木、藤本和蕨类,各类生活型百分比见图3b。按入药部位来划分,全草类药材占整个普查物种的1/3左右,种子和果实类药材占1/4左右,其次为根及根茎类(21%)、叶类(9%)和花类(8%)见图3c。现有普查物种中共有双子叶被子植物249种,单子叶被子植物31种,裸子植物8种和蕨类1种,各分类百分比见图3d。
图2 佳县野生药用植物与陕西省和全国数量比较
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重点品种目录为依据,此次佳县普查共发现重点品种64种,涉及23个科,占全部发现品种(289种)的22.15%,其中蕴藏量较大的重点品种有远志、萹蓄、播娘蒿、独行菜、野胡萝卜、地黄和酸枣等。具体品种目录略。
普查队在进行野外踏查的过程中对佳县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和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了访问调查,发现佳县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大量种植黄芪、甘草和远志等药材,其中黄芪的种植面积一度超过0.33万hm2。
图3 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统计
近20 a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佳县农业产业的重心偏向于种植枣树和小杂粮,农户种植药材的积极性不足,种植的药材品种越来越少,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缩小。目前佳县县域内有零星的黄芪、山药和天麻的种植,面积分别在200 hm2、33 hm2和13.33 hm2左右。重点品种中远志的分布面积较大,山沟、路旁、土坡各类坬、畔、峁和塬均有分布,其中一部分为农户开荒后撒播种植,但大部分属于野生,农闲时采挖收获。
通过对佳县药材公司、县中医医院中药房和各乡镇集贸市场药材商人的走访调查发现,目前佳县流通量最大的药材品种为大枣,年收购量在20万t左右,但大枣多为食用,药房和乡镇医院等机构一年的用量不超过10 t。重点品种中以黄芪和远志的流通量最大,2017年黄芪产量约为300 t,主要运送至临近的子洲县进行加工炮制,变为饮片后销往全国,品质良好的个子则直接销往上海等地;远志产量据估算在60~100 t左右,主要由村镇一级的药材商零散收购。
从目前陕西佳县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所获得的结果看来,深处黄土高原沟壑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区的佳县,其中药资源种类较为丰富多样,药用植物多成散片斑块状分布,除大枣、远志等种类外,整体蕴藏量不大。佳县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上报药材包括植物药、化石、动物药和矿物药共100余种,其中植物药85种。本次调查发现药用植物289种,较上一次普查种类上有大幅度的增加,分析发现,很多品种如鸢尾、小叶女贞、苹果、石榴等并不是当地原生植物,而是作为园艺、绿化品种或经济作物在这三十余年间陆续引种至此。佳县野生药用植物具有明显的优势科,其中菊科植物有39种,排名前5的科(菊科、豆科、蔷薇科、禾本科和唇形科)的植物种类数占所有发现种类数的42%。本次佳县中药资源普查时间紧任务重,目前有8个规定的样地尚未完成调查,同时普查中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①某些代表性植被区域的信息未更新,重点样地生成于农田、果树林等人工区域内导致无法选择样方;②某些样地无法到达,作为替换的样地数量太少;③普查前期需提前选择重点品种,主观性强,对于资源较少的地区易造成样方内无重点品种的现象。
近几年佳县政府在加强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当地居民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伐木开荒和漫山放牧的现象有所减少,这可能是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增加的重要原因。佳县枣树分布面积极广,农民大多务枣,为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政府层面积极引导,大力宣传国家中医药政策,提高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另外,应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提高适生中药材品种如黄芪、远志等的栽培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