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杰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文昌 571321)
学一门语言就是学一门文化,教语言也是在教文化。大部分人认为要学好一门外语,只要学好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就可以了。然而正是这样的观点导致了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过度地重视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文化这个重要元素在语言运用上的作用,无法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2010年,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在其颁布的《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德语教学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又要重视对德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加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和商贸爆炸化的时代,各国交流频繁化已是常态,语言的交际功能越加凸显,跨文化交际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在大学德语教学中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把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中,做到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并举,以满足时代快速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要。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又相互渗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文化内涵或现象都可以通过语言反映出来。在语言学上,语言是一套有规律的声音符号系统,在文化学里,语言是记录文化信息的符号系统,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语言为文化服务,想要了解某民族的文化,就必须先学习这个民族的语言。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即作为交际工具,不仅会随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变化,还会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呈现不同的特点。
同样,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在语言教学中亦是如此,更不能忽视。学生在语言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所学目标语国家的文化问题,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必定会面对文化因素。
相比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高职德语专业学生在高考之前从未接触过德语这门语言的熏陶,加上全国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3年学制限制,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德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单一,大部分都是诸如《基础德语》《德语精读》《德语语法》等注重语言基础技能培养的课程,开设德国国情文化相关课程的可以说少之又少,有些开设的也只是把德国国情文化课放在选修课或第二课堂中开设。过多专注于纯语言性质教学课程的开设不但不符合现代德语课程教学中的要求,而且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多元化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判断外语教学是否达标,文化教学是关键。在德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发音纯正,语法规则掌握熟练透彻,一旦身处真实的语言环境进行交际时,却表现得不知所措,这完全是因为对德语国家文化知识知之甚少而导致的交际障碍。长期重语言,轻文化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保持对德语学习的兴趣,还弱化了学生用德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在德语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现实语言教学中缺乏对文化知识的输入,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对应的文化知识导入。根据胡文仲先生所说:人们通常把文化分为两类:一类包括历史、人物、事件、经济、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哲学、科技成就等集中反映人类文明的各方面,有人称之为大写C文化,或是狭义的文化;另一类则包括与一个民族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的生活方式,例如:饮食起居、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社会传统、生活方式等,有人称之为小写C文化,又或称为广义的文化。目前的外语学习教材都采取主题章节式编排,教师在讲授正式内容前可先结合文化分类找寻好与主题或章节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然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或方法进行导入。以笔者所在院校使用的 《新编大学德语 (第二版)》系列教材为例,在讲授第二册中Maerchen und Geschichten(童话与故事)这个单元内容前,教师可以导入德国童话作家Brueder Grimm(格林兄弟)的童话故事作品或Deutsche Maerchenstrasse(德国的童话之路)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让学生对德国儿童文学有个大概的了解,也有利于后面的主课文Der Wolf und die sieben Geisslein《狼和七只小山羊》的学习。当然,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并不是以文化为中心,它只是对语言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过多的文化导入反而会阻碍学生学习,所以文化导入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度适量地进行导入。
语言的基础是词汇,文化对语言的影响首先也是体现在词汇上,能较为精确地反映文化差异。在教授德语词汇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词的变位,词的搭配结构,一定要深刻挖掘这个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置身于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这个词,比较中德不同的文化。只有全面理解了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由此产生的词汇差异。比如,“Schlange”这个名词在讲解时不要只是介绍它代表“蛇”这层含义,还要介绍德国人经常用“(in der)Schlange stehen”来在口语中表达“排队”这层延伸含义,因为德语中把许多人排队等候时的情形比作像一条蛇伸展时的状态。可以想象,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个词背后的这层含义,就可能因为理解错误(直接理解为“站在蛇中”)造成交际上的尴尬,甚至闹出笑话。德语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它们在社会变化和人们不断的使用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只有正确理解了词汇的内涵,才能正确运用词汇,用所学语言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在教材文本和各类阅读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信息为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要正确解读这些文化信息,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帮助。在德语阅读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在阅读一段话或一个句子时,词汇意思都知道,也明白其语法结构,但就是不明白整个句子或段落的意思,究其原因还是跟对其涉及的文化背景不够了解。如 “Die Deutschen sind richtige Sonnenanbeter,das muss man wissen.”这句话,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需要了解德国人把晒太阳看作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变得健康经常喜欢在太阳底下把皮肤晒得黝黑这个背景知识,不要简单地字面理解为“要知道,德国人是不折不扣的太阳崇拜者”,而是应理解为“要知道,德国人是非常喜欢晒太阳的”这层意思。
听力训练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听力内容往往包括所学目的语国家的国情文化、社会风俗、人文风情、教育、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内容。在德语听力教学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当听力内容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某方面事件时,便容易听懂理解。但是,遇到不熟悉的时,即使简单,也未必能真正听懂理解。追根溯源,除了学生自身听力水平有限外,关键因素还是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德汉两种语言来自不同的民族和社会背景,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运用和理解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碰撞或交融。以下面这道听力题为例:Sie sind von Ihrem deutschen Freund um19.30 Uhr zum Abendessen eingeladen.Wann sollen Sie kommen?A)Lieber etwas zu frueh als zu spaet.B)Um 20.00 Uhr.C)5 Minuten,hoechstens 10 Minuten nach der verabredeten Zeit zu kommen.D)Puenktlich um 19.30 Uhr,auf keinen Fall spaet.题目和选项的意思不难理解,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被邀请到德国人家里吃饭要晚到5~10 min。很大一部分学生基于去赴约通常要早到的常规思维选择了A(宁愿早到也比晚到好),还有一部分认为德国人严谨守时选择了D(准时在19:30到,绝不能迟到)。这道题考查的是德国人的社交礼仪文化,到德国人家里做客吃饭,不要早到,要比预约时间晚到5~10 min这样最合适。在德国人看来,客人的来访用餐是重要的事情,需要多点时间准备,如果客人提前来,就会让主人手忙脚乱,显得对客人不尊重。要是学生提前对这点文化知识有所了解,这道题就不会这么费解了。可见,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学生正确理解所学语言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渗透,才能提高语言学习中的文化解读能力。
网络云端化的发展,为语言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广阔无限的资源。教师应把这些资源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使其充分应用于德语课堂教学中,如经常播放一些反映德语国家文化的优秀影视作品,让学生在视听中感受德语国家文化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在德语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文化教学放在和语言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做到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相互融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好语言知识技能,还能积累德语国家丰富的文化知识,帮助提高对中德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从而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